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指出"做"是"教"和"学"的核心。"做中学"用在科学教学中,主要目的是通过"做",即亲身经历探究科学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构建科学知识,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促进儿童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文章就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做中学"开展教学活动的问题,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做中学科学是一种教育思想体系,在"做"中感受科学价值,深化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理念,探究科学创新,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新的内涵,在生物学教学中,广泛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饯行"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最主要的途径,实践证明,也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教学体现“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新的内涵,在生物学教学中,广泛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饯行"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最主要的途径,实践证明,也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做中学”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改革前沿之一,它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做中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间的差异,以教师为支持者和引导者,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亲历对自然现象观察和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科学生活的方式和态度,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笔者将“做中学”理念引入到化学课外实验活动,以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个自由的氛围下、自由的空间里广泛地参与化学实践与科学探究,在“做中学”中求体验,在“做中学”中求发展,在“做中学”中求创新。笔者认为,将“做中学”理念引入化学课外实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此,笔者将自己的一些实践与同行作分享。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这是“做中学”科学教育计划的倡导准则之一。“做中学”的核心是让孩子们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在这里教师要当好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发现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同时发展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自己尝试动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精髓在于:有效地促进儿童主动探索,亲自验证自己想法的学习行动,从而获得意外的惊喜和成功的快乐。也就是说,关键是培养儿童探究的兴趣和态度,如果儿童有了无穷无尽的探究兴趣和态度,知识点的形成那是无边无垠的。"做中学"的特质。笔者去法国考察过,知道"做中学"是法国教育的一个品牌。近年来,我国一些中小学实施的"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在这方面也迈出了探索的步伐。"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特  相似文献   

8.
<正>"做中学"活动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过程,是引导儿童在对问题的研究和破解中达成科学理解的过程。科学教育原则中提出:"为孩子们的探究发现铺路搭桥,促进他们亲历发现过程"。在"做中学"过程中教师该做些什么呢?一、适当地"扶"——帮扶学生选取结构性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就是科学探究的"米"。没有材料,我们的科学探究也就无从开始;没有材料,我们的探究就成了纸上谈兵。"米"的好坏决定了"饭"的质量,好材料是有效科学探究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途径 教师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科技活动或者综合实践话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课堂上通过创设各式各样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同时需要老师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来届大学生在"做中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果我们所有的教师能做到韦钰院士所倡导的"做中学",那么我们的学生所具有的科学探究能力就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科学注重学生兴趣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主导了小学科学的研究方向。做思共生,是探究模式的升华,源于"做中学",即做和思的过程。思是做的目的和保障,做是思的验证和表现,科学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将做与思进行完美结合,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方法,倡导儿童通过动手动脑的方式学习科学。常规的思维训练或学习,被称为可以"离身"的精神训练,而"具身"则是心智,也是一种身体的经验。通过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实现"离身"到"具身"的嬗变,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做中学"是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达成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具有重大价值。"做中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有着鲜明的特点,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注重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和发现。在此基础上,以幼儿玩具做中学的实践研究为途径,在实践中力求让所有的幼儿有机会亲历探究制作玩具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玩具制作的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互动、以生为本的理念应用技术,为落实科学探究利用智能手机的"Smart Tools(智能工具箱)"拓宽科学探究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探讨了"Smart Tools"在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阐述了学生在做中学,利用"Smart Tools"收集证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冯雅静 《早期教育》2011,(11):22-23
从2003年5月至今,我园开展了省级课题中法合作“做中学”项目的研究。“做中学”科学教育理论就是让所有学前儿童有机会以符合其年龄特点,符合其认知需要,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方式,亲历探究自然的过程。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所谓做中学,就是通过让孩子自己在探究自然的奥秘中学会仔细观察,学会动手操作,学会解决问题,使孩子真正走进科学。做中学是培养孩子全面科学素质,引导孩子热爱科学、理解科学、运用科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做中学科学是一种教育思想体系,在“做”中感受科学价值,深化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理念,探究科学创新,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做思共生"科学教学的主脉和源点是"做科学"和"做中学",其重视实践,更重视基于实践的思考,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做思共生"科学教学有理论架构和实践样态,非常值得科学教师关注和学习。  相似文献   

17.
"做中学"科学教育承担着科学启蒙的责任,以培养儿童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操作、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科学中贯彻"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科学奥秘的过程,进行观察、提问、猜测、实验、交流、总结等一系列活动,学会基础性的科学知识,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2011,(Z1):48-51
成果名称:"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申报单位:东南大学团队成员:韦钰、叶兆宁、牛灵江、黎小抗、尹后庆、徐燕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社会的挑战,建设创新性国家,中国教育界和科技界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共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道路。2001年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发起了"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简称"做中学"项目)。这是一项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发展,探索如何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20.
猜想是“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没有猜想,就不会去进行科学验证,没有科学验证,就不能形成对问题的科学解答,最终也就没有科学探究活动。在“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进行多种多样的猜想,增强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兴趣。但是,在实际活动中,幼儿的猜想常常是幼稚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如何不打击幼儿猜想的热情,让幼儿针对问题进行理性的猜想,将幼儿从“胡思乱想”带进“有效猜想”,体验猜想的乐趣,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