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的基本主题。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少地方政府及学校都提出了“打造学校品牌”的口号。应审慎对待品牌概念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如果全盘照搬企业中的品牌概念,会给学校发展带来不良后果。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提升学校品质应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努力方向。学校品质是“学校品位”和“学校质量”的统一,核心是从师生的视角来发展和提升学校。“学校品位”主要体现在“学校文化”“学校课程”和“学校建筑”上,“学校质量”可视为由“学生学习质量”和“师生校园生活质量”构成。要强化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课程教学的深度变革,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彰显学校建筑的“场所精神”,通过这些策略来有效提升学校品质。  相似文献   

2.
学校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家长、学校管理实践工作者和学校管理理论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家长之所以关注学校品牌,是因为他们对“好学校”存在着强烈的渴望,认为只有“好学校”才可能实现世俗的成功;学校管理实践工作者之所以关注学校品牌,是因为部分学校管理者对教育的内心追求以及应对学校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所需;学校管理理论工作者之所以关注学校品牌,是因为“学校品牌设计与策划”已经成为“显学”.但在这种貌似繁荣的景象背后,也存在着某些隐忧:“品牌打造”一词的背后可能意味着“短期行为”与“炒作”;某些教育咨询机构主导下的学校品牌的“策划”可能意味着学校品牌策划变成了对学校的“过度包装”和“过度美容”,更严重的是有些学校品牌其实是“被策划”;凡宣传学校品牌,必言学生升入好学校、教师获奖和学校荣誉,必言设备与“大楼”.基于上述种种考虑,笔者认为,对如此炙热的学校品牌问题作出"冷思考"也许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路露 《辽宁教育》2005,(6):15-16
市场经济大潮使中小学不得不面对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源市场的竞争。随着生源高峰一过,人们的教育消费更加理性,办学的规范更加制度化,很多没有确立起品牌的学校将会在重新“洗牌”中被淘汰出局。可口可乐公司的CEO骄傲地说:“即使可口可乐失去一切,只要我们保有这个品牌,便会重新拥有一切。”学校的品牌意识同样重要。那么,如何树立起中学学校的品牌呢?基于对CIS这一成功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我认为中学也应该把CIS战略应用于学校形象建设之中,使学校具有更加鲜明的形象符号。这将更加有利于学校建立起特有的品牌形象,从而在…  相似文献   

4.
从“重点中学”到“优质教育品牌学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点学校”与“优质教育品牌学校”是两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重点学校”,反映的是学校在政府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中的地位,是一种典型的行政干预的结果。而“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反映的是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社会和人民群众中享有的地位,社会与人民群众选择的结果。“重点学校”向“优质教育品牌学校”转型,就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科研,是一些学校“打造”学校“品牌”的一条谋略,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些中小学搞教育科研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更多地是把教育科研视为打造学校品牌,树立学校形象的一条谋略。他们把兴趣和精力用于课题申报,若课题申报获准立项,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教育》2004,(2):72-73
有人把“天时、地利、人和”作为创建品牌学校的决定性因素,其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仅有三者是不够的,即使能够创建品牌,很多情况下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一个知名的教育品牌是长期沉淀的结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努力过程,更是一个综合各种因素的整体推进的过程,因此,需要进行精心的策划,借用“3 1”的社会学理论,品牌学校是“天时、地利、人和 策划”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品牌”一词来源于产品,英语品牌“brand”一词意思为“打上烙印”,用以区分不同生产者的产品或劳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品牌的出现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但对于学校这个特殊群体,学校品牌又被赋予特殊的内涵。学校品牌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公众认可的,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意义的一种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8.
杨兴国 《教育导刊》2009,(10):61-62
学校品牌是学校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凝聚在学校名称中的、体现学校教育服务水平的社会认可与美誉程度。我们学校乘荔湾区政府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实施“三品工程”的东风,将学校更名为“康有为纪念小学”,争创品牌学校,充分利用、整合康有为这一文化资源,确立了“有为教育”理念,明确了培养目标:培养“想为”、“能为”、“有为”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9.
“特色学校”和“教育品牌”的理论研究和学校实践渐成热点,但理论研究的众说纷纭和学校实践的五花八门一直困绕着教育界许多人士。笔者认为之所以叫“特色学校”,之所以称之为“教育品牌”就是有别于其他学校。“别”在什么呢?别在主客观矛盾上。特色学校、教育品牌“有别”于  相似文献   

10.
学校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章立制”是最基本的学校管理行为之一。然而,何为“制度”?学校究竟应当怎样“建章立制”?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作了一些调研和思考,形成了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学校管理、打造品牌文化是当今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只要找准学校发展的坐标,把握机遇,坚守自我,勇敢前行,“曲径当然通幽处”。  相似文献   

12.
梁好 《教育文汇》2014,(19):17-18
当下,“创特色品牌,办特色教育”是一句比较流行的口号,学校管理者往往将“打造特色品牌”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与动力,以此推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一校一品”,也成为诸多学校追求的目标。诚然,特色教育的理念确实让相当一部分学校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精品学校、特色学校。然而,我们同时应当看到,  相似文献   

13.
论学校品牌传播的负效应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品牌的传播可能带来“跳蚤效应”、“蝴蝶效应”、“北风效应”等与传播目的相悖的负效应。面对这些负效应,学校品牌传播应当进行革新,如进行新媒体传播、会展传播等;应当搞好传播策划,优化人际传播,进行精细化传播;应当以核心价值为关键,以消费者价值为基点,进行权益型传播。  相似文献   

14.
何树彬 《教师博览》2003,(10):12-12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学校的规模越大越好。然而规模扩大就一定带来规模效应吗?最近美国的教育者开始反思学校的“理想规模”,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小型学校(学生数小于或等于350人)  相似文献   

15.
为创建一所有特色、出效益、学生和家长都满意的小学,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幸福学校理念的指导下,该校坚持走“品牌化”建设之路,努力把学校办成师生的幸福家园.秉持“让每个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理念,该校逐渐形成了三大品牌,即“道德自律,工作自励”的教师品牌,“健康成长,学有特长”的学生品牌,“一呼百应,用心配合”的家长品牌.到目前为止,该校正在向“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有鲜明特点的城区小学”办学目标迈近.  相似文献   

16.
1992年,棠湖中学确立了“塑绿色心灵,建绿色学校”为学校特色的办学目标。1999年2月被评为成都市首批绿色学校。2000年11月被评为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2004年3月1日,成为中国与瑞典合作的“环境小硕士”项目在我省唯一的试点学校,我校8名优秀学生成为首批“环境小硕士”。“绿色学校”成了我校享誉省内外的一个品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7.
“学校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管理的一个新概念,也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理念。教育分宏观层面和微观基础,学校是教育的微观基础,因而具有与教育不同的属性。“学校服务”是学校的产品,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不一定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市场可以是“学校服务”的调节器。政府要通过调控“学校服务”来保证教育的公平,学校要经营好各自的“学校服务”品牌,还要构建在“学校服务”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 近年来,不少学校已经或正在着手制定学校章程。那么,究竟什么是学校章程?如何制定比较规范的学校章程?这两个问题正在成为广大校长日益关注的热点。以笔者之见,学校章程是学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教育方针和政策制定的学校一级的“法规”。它反映了时代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反映了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以及办学特色。它是学校教职工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定时期内指导学校办学的纲领性文件。一、学校章程是学校文化传承的载体教育界有一句“名言”:“校长是学校…  相似文献   

19.
新优质学校是我国地方省份多年探索形成的学校成长样态之一,近来成为国家教育政策话语。新优质学校的新内涵在于“标准有根”“标准多元”“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新优质学校建设的新动力在于凝聚内力,从品牌辐射、抱团取暖、内生变革、城乡共建等多点发力,形成丰富多样的形态;新优质学校的推进本质上是加快办学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在学校发展规划力、课程领导力、课堂教学变革力以及共同治理对话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要想引领学校发展,打造品牌学校,就要不断发现师生工作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个“问题”校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