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思路 新入园幼儿,总是缠着教师要找妈妈。尤其是晚上离园时,每位家长都急切地想第一个接到自己的宝宝。有的家庭是多名成员同时来接,有的家庭则是今天爸爸妈妈接,明天爷爷奶奶接,后天又是叔叔阿姨接。众多家长陌生的面孔。给教师接待离园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在晚离园环节中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为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取设置情境的方法,让幼儿在其中获得亲身体验,并逐渐促使孩子产生自觉的自护行为.  相似文献   

2.
农村幼儿园幼儿放学的时间一般先于社办厂的下班时间,也先于农民的收工时间。从幼儿园放学至父母下班(收工)回家的这段时间,许多孩子因家中无人而回不了家,结果有的孩子独自去爬山而滚下山坡;有的孩子去池塘边玩水而险出事故。孩子放学后的安全问题使教师和家长操心。我们认为,关心孩子安全,幼儿园和家庭都有责任。我园的做法是: 一、与家长一起做好幼儿放学后的组织工作。对小班幼儿,要求家长在农闲时按规定时间来园接孩子,农忙时由中、大班幼儿随带回家;对家庭有实际困难的幼儿延长在园时间。中、大班幼儿除因天雨道路泥泞难走外一般不接  相似文献   

3.
李芹 《早期教育》2000,(11):7-7
离园的时间到了,家长们往往一窝蜂拥到教室门口。此时,教师应该站在哪个位置?我认为,站在门边最好。 站在门边便于与家长积极交流。家长很想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园表现,可是当他们看到老师离他们那么远,本已到了嘴边的话又会咽下去。此时,你若微笑地站立门边,就创造了双方交流的机会。我们叮以通过简短的谈话,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教师也可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我班外地生居多,要想经常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取得联系难度较大。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把与家长交流的时间安排在幼儿离园时。按照家长来园接孩子时间的先后,我列出两份名单:一份是有接送规律的家长,我们随时可以沟通;另一份是没有接送规律的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天,晚上离园接孩子不带安全接送卡的家长越来越多了。幼儿离园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成了困扰我们教师的主要问题。怎样变家长被动带卡为主动带卡呢?教师虽然每天也提醒那些没带安全卡的家长,但是家长们还是照常按时接走了孩子,第二天仍然不带。可是如果硬性不让带卡的家长接孩子,又怕家长对我们的工作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6.
每年都有一批幼儿要上幼儿园。许多家长都在为孩子做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如买茶杯、洗漱用品以及床上用品等等,却忘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教会孩子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培养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新生入园时,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形:有些幼儿身体不舒服或有病,却不知道告诉老师:有的幼儿没吃饱饭或尿湿了裤子,也不吱声:有的幼儿被别的孩子打了或抓伤了  相似文献   

7.
吴玲 《学前教育》2004,(9):35-35
托班动儿年龄小,刚入园时分离焦虑问题较为严重。看着幼儿的不适应,听着家长对幼儿园活动的不了解,我们很着急。怎样才能让孩子高兴、让家长满意呢?通过分析,我们决定尝试离园开放,即在离园时请家长到班里和孩子一起玩。我们的这一举措实施一段时间后,教师和家长都感到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8.
幼儿每天离园前有一段等待家长来接的时间,一些晚走的孩子往往非常失落。在这里我们搜集整理并设计了一些合适的小游戏,希望孩子在离园的时光里也能快乐,并希望对老师们开展这一时段的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幼儿离园,通常都是父母或祖辈来接孩子,但有时父母或祖辈有事,也会委托他人来接孩子。对于委托他人来接孩子,教师往往不放心,担心孩子出意外。为此,我园制定了填写“委托书”制度,我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幼儿园统一印制“委托书” (委托书附后 ),凡委托他人代接孩子的家长必须事先到本班教师处填写“委托书”,接孩子时,受托人必须在“委托书”上签字后,教师方可放孩子。“委托书”由幼儿园保存。家长在填委托时间时,根据自己的情况既可填某日,也可填某段时间。所以,“委托书”既适用某日委托他人代接…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放学后,孩子们在花园里玩,几个孩子刚才还一块儿玩得好好的,可一会儿就吵闹甚至打斗起来,这时候,有的家长赶快过来把自己的孩子带走,不让他再玩;有的家长则不问青红皂白地责骂自己的孩子;也有的家长骂别人的孩子,护着自己的孩子。其实,这些做法都不取。孩子们在这个年龄,考虑问题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  相似文献   

11.
熊谨 《南昌教育》2006,(6):21-21
每天下午四点半以后是我园家长开始接幼儿同家的时间,很多家长因工作比较忙就会比较晚来接孩子回家。一般在这个时候,我们一直选择安排幼儿集体看图书、看电视、搭积木、听故事等集体活动。这样一来有利于安定幼儿情绪,方便老师进行离园整理,也好让家长看到幼儿安安静静地活动以免教室里乱哄哄的给家长造成不好的印象。但我发现一个现象:经常有孩子在父母来接时会说一句话——“怎么这么晚来接我”或是“你怎么不第一个来接我”。开始,我单纯地认为这是孩子撒娇,也没放在心上,只是一笑而过随意性安慰一下幼儿就算了。  相似文献   

12.
幼儿离园已近两个小时了,忙碌了一天的园长正在家中准备晚餐,突然接到了中一班嘉诚爸爸打来的电话,说孩子回家玩了一会儿,先是喊肚子疼,然后就口吐白沫,不时惊厥.家长特别强调,孩子从小到现在都没这样过,今天回家后也一直没吃什么东西.他问园长幼儿园中午吃的什么,会不会是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3.
入园前做准备,入园时哭闹少今年我接新小班。孩子入园前,我和同班老师一起对每个孩子进行了家访。在家访中我们熟悉着孩子各方面的情况,与孩子建立感情,同时了解家长的需求。我们还带了小标记让幼儿选择,这样幼儿来园后认自己的水杯、毛巾等等就容易多了。家访后,我们将孩子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如哪些  相似文献   

14.
2009年4月13日16:30分,东方红幼儿园规定的家长接孩子离园时间已到。中一班教师王某将幼儿田田交给了来接他的妈妈,但田田不肯回家,哭闹着要去操场上玩滑梯。孰料,田田在玩滑梯时不慎跌落下来,右胳膊摔成骨折。构成了九级伤残。  相似文献   

15.
孩子和同伴交往时,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要不要分享。相信很多家长和我一样,觉得自己的孩子“抠门儿”。而我们这些爱面子的家长往往会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勒令孩子:“把你的汽车给小伙伴玩一会儿,别那么小气。”当孩子用“生命”捍卫自己的玩具时,  相似文献   

16.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在前面跑,家长就在后面跟,还会大声地喊着:“孩子,慢点!别摔着,注意点!”可以说,这样的现象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家长怕孩子摔着,从出发点来讲,是好的,但却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家长保护得越多,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影响越大,孩子失去的机会也就越多。  相似文献   

17.
我园规定,幼儿家长16时15分开始接孩子,可在16时就有家长来园了。家长看离园谈话,等老师放学,不时在窗口张望,甚至还大声谈话,影响了孩子们的情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天下午,在家长还未来园接孩子前,我在活动室门口挂了几本教育类杂志,并在醒目处写上:“家长朋友  相似文献   

18.
每到离园,孩子们总是喜欢把书包扔给家长,即使有自己背着的,家长也会忙着抢过去,唯恐累坏了宝宝。在门口值班时,也常常看到家长急匆匆地跑来,为的是归还孩子忘记的图书……在家长的百  相似文献   

19.
经常发现家长来园接孩子时,带孩子走到门外便停下来为孩子整理服装。这令带班人员十分惭愧,反映了我们保育工作上的粗心,家长的行为是对我们工作的无声批评。及时检查整理孩子的衣着十分必要,是保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保教人员必须尽心尽责,认真仔细。不仅是离园前的检查整理服装,午睡起床后、大小便后及每次活动前后等都要查一查、看一看,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是否整齐到位。有的幼儿由于外套遮盖,看不出裤子没有提上,  相似文献   

20.
幼儿离园,通常都是父母或祖辈来接孩子,但有时父母或祖辈有事,也会委托他人来接孩子。当委托人来接孩子时,教师往往不放心,生怕孩子出意外。为此,我园制定了填写“委托书”制度。 幼儿园统一印制“委托书”(内容附后)。凡委托他人代接孩子的家长,必须事先到本班教师处填写“委托书”。接孩子时,受托人必须在“委托书”上签字后,教师方可放孩子。“委托书”由幼儿园保存。家长在填委托时间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填某日,也可填某段时间,所以,“委托书”既适用于某日委托他人代接孩子,也适用于短期(几天或一段时间)和长期(一学期)委托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