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峰 《兰台世界》2014,(5):105-106
南宋画家马一角在画风上的最大特点便是“善藏”。而本文首先对他及其“善藏”画风作个概述;其次讲他在画中的“善藏”艺术;再次论述他在画作构图上的“善藏”之风;最后讲他以少胜多,小中见大的“善藏”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论调曾经一度在知识分子中颇为流行。这种论调叫做“先专后红”论。据我看,这种论调的持有者之中,至少有这样一种人,在他们看来,所谓“先专后红”也者,实际上是想把“专”作为“红”的资本,而把“红”作为“专”的装饰。你很难说这种人的主要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他只不过是想把这“专”与“红”当作两笔赌注,用来在他所想象的人生的赌场上押宝;他既不想真的“专”,也不想真的“红”,他无非是想用这两者互相辅助,作为他攀登他的“进身之阶”的两把拐杖而已。丁玲的“一本书主义”和艾青的“国际声望”,不就是被她或他当作资本和装饰的吗?然而这些据说是由于她或他带着其固有的荣誉参加了共产党而使党增加  相似文献   

3.
编辑其实也是一种多重身份的人。在出版社,他是编辑,以编书为己任;为了编好书,他得买书、读书,这时他又成了读者,他要写点书评,读书札记,乃至洋洋论文,他就成了作者;如果,他要去听听营业员和读者的声音,抓一点“信息反馈”,帮助书店做些卖书的工作,那么,他又成了营业员了。这四重身份,被“书”一以贯之,最终当然还是编辑的本来面目。但是,每变换一重身份,对“书”的观察就换了一种角度,对书”的感受和体会就会出现变化,变得更“立体化”、“多样化”。这比单纯以编辑身份  相似文献   

4.
他曾推动了一个城市的转型,造福一方;也曾只手撑天,改造一省的警务体制;他有独断专行的性格,“喜欢来硬的”;也有风光摄影这样的雅好,甚至得过全国金奖。作为河南的“外来户”,秦玉海依靠“胆子大”“敢干”得到赏识、获得重用;然而在“退居二线”后,他又成为十八大后河南省落马的第一位副部级高官  相似文献   

5.
有位曾在国际上获奖的发明家,他的成果推广以后,为国家创造了几百万元的财富。他所在单位分配他两间住房,作为奖励。一家大报在报道中,说是给了他“重奖’。不少读者对这个“重”字不禁议论开了:“别说是在国际上获奖的发明家,为国家创造了那么多财富;就是普通居民,无所建树,分两间住房,也算不上什么‘重奖’。”  相似文献   

6.
“与”,“及”是从文言釆的,口语里很少说;“同”流行于华中一带,带一点方言色彩。在普通话里,“跟”用得最多,但是文章里最常见的是“和”. “和、跟、同、与”都有两种作用。比较:(1)水仙和腊梅都开了。(2)他和我说话呢!在前一句里,“水仙”和“腊梅”的地位是平等的,“和”字的作用在于把这两个并列的成分连接起来,这个“和”是连词。在后一句里,“他”和“我”的地位不平等,“他”是“主”,是说话的人,  相似文献   

7.
放下“孩子王”的粉笔,又握起TAxI的方向盘——他依旧洒脱自如;被归入“丑星”之列,被戏称为“花爷儿”——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准则。这就是谢园。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三原报》青年记者冯麦诚两年来集报3000种。 貌不出众、语不惊人的冯麦诚自染上“集报”嗜好,人们发现他自行车上多挂了一个自制大布口袋,只要遇见“宠物”报纸即纳入囊中大布口袋;洗澡堂里别人丢弃的湿淋淋字迹清晰的报纸是他掌上明珠;破烂收购站,几百份创刊号报纸被他高价“返购”回来;  相似文献   

9.
有位曾在国际上获奖的发明家,他的成果推广以后,为国家创造了几百万元的财富。他所在单位分配他两间住房,作为奖励。一家大报在报道中,说是给了他“重奖”。不少读者对这个“重”字不禁议论开了: “别说是在国际上获奖的发明家,为国家创造了那么多财富;就是普通居民,无所建树,分两间住房,也算不上什么‘重奖’。”“在他本单位,也许算‘重奖’,但在发行全国的报纸上称‘重奖’,就欠妥了……”显然,这条消息的宣传效果被上述评论冲淡了。要是“奖”字前面不加“重”字,就不会有上面那些议论了。在我们家乡,人们把对事物的本来面貌说到十分以上,称“超说”;说到十分,称“满说”;说个八九分,称“欠说”。从人们承受心理来看,对“超说”是反感的,对“满说”是有保留的,对“欠说”是容易接受的。上述报道中的“重”字,就有“超说”之嫌。而在我们的许多报道中,“超说”远未绝迹,“满说”普遍存在,“欠说”却遭冷落。例如,在“努力”前加“非常”,“优秀”前加“特别”,“科学”前加“十分”……几乎到处可见,好象不加副词或形容词,就  相似文献   

10.
相当时期以来,人们谈论在新时期新闻单位如何凝聚采编队伍时,都谈到只有解决“三子”问题,即房子、票子(高工资、高奖金)、位子(职务、职称)。似乎“三子”一解决,一切迎刃而解,人们就会安心,积极地工作了。 后来,人们发现,问题似乎并不如此简单。有的人到新闻单位工作,显露了才华,单位为了拢住他,不让他跳槽外流,虽然他参加工作才10年左右,“三子”都为他解决了。评了副高职称,提为处级干部,位子有了;工资奖金挂上钩,票子有了;按其职务分给二室一厅住宅,房子有了。可他仍然跳槽了,最后外流到国外去了。为什么?因为,彼山更比此山高,别的单位可以给更优惠的“子”,而你总不能无限度  相似文献   

11.
<正>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湖北青年才俊,著名的“咸宁三杰”之一。他为妻子写的“情诗”被《新华日报》全文刊发,写给妻子和父亲的信,被周恩来在工作会议上亲自向大家宣读。他会写诗,但不是诗人;他是书生,却铮铮铁骨。他究竟是谁?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他的文采。他为妻子写的诗句,温婉细腻。黑夜阻着黎明,只影吊着单形谁抚我痛苦的伤痕?!我热血似潮水的奔腾…………呵!姑娘,去秋握别后,再不见你的倩影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主张文章写不出时不硬写;但同时他又说他的文章常常是“挤”出来的。他形容这个“挤”字,有一段极好的文字在《“题未定”草(一——三)》中:“笔,是有点古怪的,它有编辑先生一样‘挤’的本领。袖手坐着,想打盹,笔一在手,面前放一张稿子纸,就往往会莫明奇妙的写出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一天,听到一位青年兴致勃勃地念一幅草书对联,上联是“无情岁月增中减”,“无”字他念错了,别人纠正了,“岁”字他不认识,别人告诉了;接着他很快地念出了下联:“有味诗  相似文献   

14.
一天,听到一位青年兴致勃勃地念一幅草书对联,上联是“无情岁月增中减”,“无”字他念错了,别人纠正了,“岁”字他不认识,别人告诉了;接着他很快地念出了下联:“有味诗  相似文献   

15.
美国头号“屏幕警察”,神探亨特的扮演者,弗雷德·德赖尔的心情极为不佳。作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S)“亨特”剧组的主角及合伙制片人,弗雷德每天要工作18小时——从拍片、改动剧本,审听剧情直到后期制作,他样样都得参与。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时常困扰他,那就是常有人问他与女搭档的关系是否欠佳。这位44岁的“屏幕警察”对此十分沮丧,说:“我不得不再次对此加以否认”。迄今为止,他已在各种场合多次否认他与前两任女搭档不和的传闻。“麦考尔”的扮演者斯蒂芬妮·克雷默从1984年“亨特”一开拍,就与弗雷德合作,二人直到去年才解除搭档关系;“亨特”的第二任女助手达兰尼·弗吕格尔只与他合拍了12集,便于去年12月离开了剧组。人们自然关心达兰尼的继任者劳伦·莱思与弗雷德配戏是否不  相似文献   

16.
需要用一大段的篇幅,才可能较完整地写下孙家栋的头衔。在学术上,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如果结合当今中国科学领域最炙手可热的名词如“北斗…‘嫦娥”,那他是北斗导航卫星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也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如果提及荣誉,他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吴佩孚的人生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既有他个人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原因,吴氏的一生是与近代清末民国的历史相重叠的,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他的人生是多元多变的,他曾是一代枭雄,在跌宕起伏的北洋时代一度崇尚武力,数度驰骋沙场,从首战大沽至大战胜奉,几乎每战必参。同时他又出身秀才,知书晓礼,行举有度,是出了名的“儒将”;他站位直系,为主效命,曾经配合曹银残酷镇压过工人罢工,但在五四时期的学生与军阀对峙中他又选站在军阀的对立面,对学生运动表示理解和支持,并反对签约;他不仅反对把中国固有之领土——青岛,割占给日本,同时他又反对同室操戈,主张一致对外;他一生戎马倥偬,为了其崇尚的“武力统一”,不惜穷兵黩武,对中华家园有过深深的侵害;但在“九一八事变”,尤其是“七七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华主要矛盾的背景下,他又爱国不渝,一再拒绝日伪的诱降。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一个学者,长期在美国大学商学院任正教授;他重视正当的程序,大力推介“议事规则”;他又是一个专栏作家,著述甚丰;但最根本的,他是一个CIO——具有专业风范的银行首席信息官。  相似文献   

19.
我有位朋友,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浏览报纸。一日,陪他到报摊挑选报纸,有的他爱不释手,有的他扔到一边。我问他为什么讨厌那几份报?他说:“这几份报‘看人下菜碟’,太势利眼!”我是搞新闻的,很有兴趣听他对“势利眼”的解释。他边走边罗列了“势利眼”的种种表现。我归纳起来,主要“症状”是:一曰嫌贫爱富。对财大气粗的企业,腰缠万贯的大款,左一篇通讯,右一篇专访,篇幅长似“床单”;而对困难企业和下岗职工,则连一个“豆腐块”也舍不得。二曰  相似文献   

20.
<正>郭在福“玩”瓷器20余年,经他之手的历代瓷器精品数万件,被誉为“瓷器王”。他在福州东方古玩城经营的“郭氏古玩堂”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郭在福现被聘为《东方收藏》电视栏目的特别顾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