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4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变“!”说起 1991年2月14日,农历大年三十,宜昌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欢乐除夕夜》特别节目,从晚6点开始到初一早6点结束。内容分室外活动类(《除夕社会新闻大赛》,每逢正点播出,军事游戏《代号——羊年特别行动》),现场活动类(《家庭怪味歌赛》《马羊联手知识赛》《成语接力棒》《答非所问》等),家庭活动类(《电话点歌台》《场外谜语》等)。尽管节目内容,提前一周就以传单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每天还在服务节目中反复播出,但大  相似文献   
2.
对记者诱惑力最大的应是什么?在理论上似乎只有一个答案:新闻价值。但在现实中,答案可就多了。“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会上泡……”之类的顺口溜,就勾画出了当今某些记者的兴奋点。现在,又多了一个——“成天围着开业跑”。开业,不过是企业开张,几乎天天有,很难讲有多大新闻价值。过去,开业之类的请帖到了记者手里,往往都是朝广告部一扔。现在不同了,有的  相似文献   
3.
“多从正面报道”——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听得最多的一句话。的确,我们的事业,虽然碰到不少困难和挫折,总是在发展,在前进。多从正面报道,反映了我们事业的本质和主流,能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坚定对未来的信心。向新闻工作者提出“多从正面报道”的要求,其真理性是无可置疑的。但多年来,在按这一要求报道的实践中我感到有的同志、特别是负责“把关”的同志,对“多从正面报道”的“多”字,在理解上似乎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4.
“多从正面报道”——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听得最多的一句话。的确,我们的事业,虽然碰到不少困难和挫折,总是在发展,在前进。多从正面报道,反映了我们事业的本质和主流,能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坚定对未来的信心。向新闻工作者提出“多从正面报道”的要求,其真理性是无可置疑的。但多年来,在按这一要求报道的实践中我感到有的同志,特别是负责“把关”的同志,对“多从正面报道”的“多”字,在理解上似乎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5.
长春卷烟厂厂长岩石,因该厂1984年人均收益创全省第一,获得了市政府发给的奖金一千元和科技成果奖一百元。他一拿到奖金,就想捐献给有困难的职工和托儿所的孩子们,但直到1985年5月中旬才把钱献出来。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事隔半年之久才捐献时,他说:当时,班子其他成员也得到了奖金,他们工资都不太高,不能因为自己把奖金献出来,而给他们造成压力。事过半年,岩厂长估算其他人的奖金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才把自己的奖金献出  相似文献   
6.
有位曾在国际上获奖的发明家,他的成果推广以后,为国家创造了几百万元的财富。他所在单位分配他两间住房,作为奖励。一家大报在报道中,说是给了他“重奖”。不少读者对这个“重”字不禁议论开了: “别说是在国际上获奖的发明家,为国家创造了那么多财富;就是普通居民,无所建树,分两间住房,也算不上什么‘重奖’。”“在他本单位,也许算‘重奖’,但在发行全国的报纸上称‘重奖’,就欠妥了……”显然,这条消息的宣传效果被上述评论冲淡了。要是“奖”字前面不加“重”字,就不会有上面那些议论了。在我们家乡,人们把对事物的本来面貌说到十分以上,称“超说”;说到十分,称“满说”;说个八九分,称“欠说”。从人们承受心理来看,对“超说”是反感的,对“满说”是有保留的,对“欠说”是容易接受的。上述报道中的“重”字,就有“超说”之嫌。而在我们的许多报道中,“超说”远未绝迹,“满说”普遍存在,“欠说”却遭冷落。例如,在“努力”前加“非常”,“优秀”前加“特别”,“科学”前加“十分”……几乎到处可见,好象不加副词或形容词,就  相似文献   
7.
对记者诱惑力最大的应是什么?在理论上似乎只有一个答案:新闻价值。但在现实中,答案可就多了。“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会上泡……”之类的顺口溜,就勾画出了当今某些记者的兴奋点。现在,又多了一个——“成天围着开业跑”。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界,“造声势”是个很流行的字眼。年初,“造”夺取开门红的“声势”;五月,“造”劳动竞赛的“声势”;九月,“造”迎国庆,献辱礼的“声势”;年末,“造”争取超额完成任务,为来年作  相似文献   
9.
6月4日,上海文汇报二版刊登了一则简讯,题为《市五届消运会筹委会组成》。“消运会”,这是一个什么组织?细看内容,“消运会”一词前后出现两次,仍然弄不清它是什么组织的简称。 6月23日人民日报三版,有一则《闻喜县纠正“农转非”中的歪风》的报道,刚看题目,不少人,特别是一些青年和学生,不懂“农转非”是啥意思,看过正文,才知道是“农业人口转非农业人口”的简称。亏得作者在文中揭  相似文献   
10.
“评论味”     
湖北日报一版《楚天论坛》的编辑,在一次来信中谈到,他们的论坛,要追求“评论味”。虽然他信中未阐明何谓“评论味”,但已使我感到新鲜。多年来,报刊上议论如何写好新闻作品时,多提“散文味”、“诗歌味”、“杂文味”,尤其提到写评论时,强调“杂文味”;提到杂文时,才讲到要防止“评论味”。“评论味”似乎不怎么受青睐。《楚天论坛》的编者却把“评论味”作为一种追求,效果如何,自有待实践会作出评价,但我对他们的追求,先要投赞成票。众所周知,评论是新闻家族中的一员,和重大新闻是孪生姐妹。要说“评论味”的话,首先,它姓“新”,注重时效性。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一闭幕,人民日报就发了社论《为经济发展上新台阶而奋斗》。三峡工程在人代会上通过,人民日报发了《贺三峡工程列入十年规划》的社论。这些评论都及时揭示了重大新闻的意义,给人以启迪、激励,发挥了新闻评论的特有作用。如果这些评论不是和重大新闻同时发,而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