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蔡丽 《辽宁教育》2006,(2):54-55
强迫性注意力转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强迫性行为,特别是在青春期的学生中发生较多.它是处于强迫症与强迫状态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主要表现在不能有意识地或不可控地将自己的主动注意集中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去,并常常被一些不想注意到的事情所干扰,总想方设法欲摆脱这一痛苦,却又怎么也摆脱不掉.……  相似文献   

2.
强迫性注意力转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强迫性行为,特别是在青春期的学生中发生较多。它是处于强迫症与强迫状态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主要表现在不能有意识地或不可控地将自己的主动注意集中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去,并常常被一些不想注意到的事情所干扰,总想方设法欲摆脱这一痛苦,却又怎么也摆脱不掉。1994年皮连生教授提出智力的知识观,强调用知识解释人的智力,并将知识分为3类,分别为关于“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关于“怎么办”的程序性知识和对内进行监督、指导和调控思维活动的策略性知识。金洪源教授又在该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用知识解释…  相似文献   

3.
何立中 《职教论坛》2002,(24):60-6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残缺和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在逐渐增多,如何做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职高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就成为我们探讨的一个课题。心理强迫意念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来自心理上某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主要表现在:强迫性愿望,强迫性怀疑,对立性强迫思维等等,明知自己行为不正常,可控制不住摆脱不了,精神上感到莫名其妙的压抑或痛苦。有些父母离异的学生就有这种问题,他们总想摆脱自卑又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强迫自己去作不切实际的努力。笔者认为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会导致学生形成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宁静     
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  相似文献   

5.
学习是否快乐,决不仅仅是学习自身的学习兴趣与态度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赖以进行的客观基础与实践路径问题。因而,重建学习平台与学习方式,对于摆脱基于效率与竞争的强迫性、排斥性品质的传统学习模式,建立一种富有主动性、探究性、反思性品质的快乐学习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过渡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逐渐变得喜欢独来独往;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很多事情采取批判的态度。喜欢模仿,看到一些行为,自认为是“酷”是有个性的表现,便盲目模仿。  相似文献   

7.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Obsessive—Compulsiveneursis),是指被迫无奈地反复出现的不合理的观念、意向或行为,患者力图控制,但又无力摆脱,以致产生内心冲突,并伴随强烈的心理焦虑的一种神经性障碍。 据研究,强迫症发病年龄多在16~30岁之间,而且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城市多于农村。其  相似文献   

8.
自理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逐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经常做。如让孩子自己吃饭、喝水,自己洗手、洗脸,自己大小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收拾玩具、整理图书等等。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学会自理,终生受益1.自理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新生儿吃喝拉撒睡都需要大人的护理。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经验的丰富,孩子产生强烈的“我自己来”的愿望,他们试图摆脱大人的帮助,反对大人对他们的干涉,迫切要求表现自己,做自己力所…  相似文献   

9.
不少同学给阿星姐写信诉苦,说自己老是怀疑一件事情没有做好,反复频繁地去做。例如,手脏了,洗干净是件好事,但是有的人时时都觉得自己的手很脏,频繁地洗手,而且不洗手就觉得好像少了什么似的,无法摆脱,焦虑、抑郁随之而来。其实这是一种心里障碍,叫强迫症。其表现形式多样,如怀疑门未锁灯未关,要反复检查数次(强迫疑虑);走在路上数树木,数电线杆(强迫计数);对过去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回忆(强迫回忆);反复洗手、洗碗筷、洗衣等(强迫行为)。这些人对人对事要求过分严格,常担心发生意外。严格要求不是坏事,也不影响日常生活、社交活动。但严格到…  相似文献   

10.
思念     
每个人都会有无尽的思念,思念是我们的一种生活状态,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人生的终极情感。我们常常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或生气或愉悦或痛苦或快乐,但是这些事情最终都会成为我们的回忆,有的事情会不由自主地从回忆之中悄悄地爬升到思念的境界,把我们的情绪固化在思维的天堂,成为我们情感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那一年,我13岁。我家在一年前从北佛罗里达搬到南加利佛尼亚。那时候,我是以一种报复的心理对待青春期的。我的性格很暴躁很反叛,对父母所说的每一件事都持一种逆反的态度,一点也不尊重他们,尤其是当我不得不照他们的意思去做的时候。像其他许多十几岁的青少年一样,我挣扎着奋斗着,极力摆脱那些与我理想中的世界有冲突的事情。我认为自己是个“无需指点的才华横溢的”才子,拒绝任何形式的关怀。实际上,我对即使是只提到“爱”这个字也感到很愤怒。一天晚上,在经历了一个特别难熬的白天之后,我怒气冲冲地跑回家,狠狠地甩上房门…  相似文献   

12.
周国平先生曾谈过,“目前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不鼓励天性和个性,有时还会扼杀天性和个性,过分注重知识本身,又过于强调那些实用的东西。”“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来说,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感到读书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从心灵的活泼到智力的运用都要有一种快感,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和需要,特别忌讳用强迫性学习剥夺学习的享受性质。”  相似文献   

13.
周国平先生曾谈过,“目前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不鼓励天性和个性,有时还会扼杀天性和个性,过分注重知识本身,又过于强调那些实用的东西。”“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来说,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感到读书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从心灵的活泼到智力的运用都要有一种快感,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和需要,特别忌讳用强迫性学习剥夺学习的享受性质。”教育是门大学问,因为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  相似文献   

14.
瑕的一点     
暑假,终于摆脱了许多烦心的事情,也终于可以与几个让我头疼的孩子暂时"拜拜",感觉自己简直就是初春吮足了雨露的草木,尽情地舒展着身腰。  相似文献   

15.
《小读者》2011,(3):69-69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你是不是准备好了呢?面对开学,20招教你摆脱开学心理恐惧症! 1.对于过去失败或未做的事情不要有内疚感。 2.提醒自己为重要的事情留出时间。 3.尽量早睡早起。 4.不要长时间地看电视或无目的地阅读报刊。  相似文献   

16.
火种     
世上有两种人。 一种是生来就对一切都不起劲的,他们活着就是为过日子,至于为什么要过日子,他们是不去理解、不去追究的。 另一种是对一些事情很认真,很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浪费的人。然而,他们之中却只有一部分人能够认真地去完善自己,而另一部分却始终拿不出力量来。  相似文献   

17.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过渡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逐渐变得喜欢独来独往;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很多事情采取批判的态度.喜欢模仿,看到一些行为,自认为是"酷"是有个性的表现,便盲目模仿.  相似文献   

18.
应该摆脱“微言大义”的纠缠汤国来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课堂上过多地做了些背离语文教学目的,背离学生语文能力习得规律的无关紧要的事情。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片断“微言大义”的索解,即为其中之这其中有两种情况表现得尤为突...  相似文献   

19.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总是把孩子当成老母鸡翅膀保护下的小鸡,那么等孩子长大了,他们非但不能成为勇敢的人,反而会成为一代娇懦的弱者。现代家长应该尽早地让孩子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责任感。春节乘火车外出,对面的座位是一对夫妇带着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父母一...  相似文献   

20.
正视现实     
正视现实姚建年“你为什么要回来?”虽然回国已有一年有余,但是这个问题还是经常被人问起,其实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并不难,简单地说,就是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做些事情。我相信绝大多数留学生身在异乡为异客,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自己祖国强大才会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