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金早年诗歌表达对弱小者的同情,关注丧家的小孩,抒发对压迫者的愤恨与反抗,探寻理想与光明,具有直面现实、人生、世界的眼光与胸怀,这与巴金的其他作品形成"互文"关系。巴金早年诗歌以明心见性的方式,非常直观地展示出巴金的人生追求与情感基调,这为理解他的其他作品与他的性格气质提供了富有意义的注脚。需要更多地关注巴金早年诗歌的意义与价值,以完整呈现一个丰富、伟大、悲悯的巴金。  相似文献   

2.
巴金自诉,其“作品只能说是一个年轻人的热情的自白和控诉”,强烈的主观热情和政治批判态度,使他不太注重民俗风貌的描写,以致于李健吾认为,“不长于描写”的巴金,只能“用叙事抵补描写的缺陷”,因此有学者提出:“要研究四川文学与巴蜀文化,选择巴金也不太合适”.但是追求“创作与生活的一致”,力求“真实”地表现出自己亲历社会人生,巴金的创作必然会表现自己所处的区域人生状貌和生存形态,体现出特定生活环境及文化背景的模塑影响,他的作品必然地要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巴蜀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毕淑敏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人生,是因为具有追求,具有那种动态的美,才变得让人眷恋,让人怀念。” 巴金说过:“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到老、到死,都朝着一个方向走,这是人生之目标,不管我们会不会走,或者我们在中途走入了迷径,看错了方向,而那人生之目标就是这丰富的内涵,不分成败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巴金后期代表作<憩园>中的寒儿是最受作者偏爱的人物,作为配角,他影响并改变了整部小说的风格,足以说明他是理解全书的一个关键,然而这一人物形象的价值一直为研究者所忽视.在这一人物身上,巴金投下了自己童年的记忆和身影,并开始了过往经历的反思,体现了中年巴金的心态变化和对人生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季珊珊 《文教资料》2012,(27):57-59
巴金先生的《寒夜》道出了抗战时期国统区没背景和地位的小知识分子的人生的悲凉。女主人公曾树生的人生选择值得我们探讨,其人生选择的悲剧性不仅仅是她个人性格所导致,时代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可以称为是个人主义与时代的双重悲剧。个性解放始终是思想启蒙后历代女性所追求的目标。作为女性我们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从而追求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相似文献   

6.
梦和泪     
梦是人生的一部分。惯于把梦当作人生的一部分来描写的,有两位大作家,一位叫冰心,一位叫巴金。前者爱做美梦,后者爱做噩梦。不管怎么说,人们由他们描写梦的文章里,知道了许多事和人;这些事和人曾经令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昼夜激动,思绪万千,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现了20世纪中国人的探索追求、苦难历程和爱憎情怀。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结构的隐喻和象征的"家",在巴金的小说文本中关于"家"的书写显示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独具特色的艺术思考和审美追求。作者是以家庭为窗口来透视社会人生,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家庭文化所承载的家族制度文化的重新审视,深刻展示了传统伦理制度与现代观念的冲突,提出了极具文化价值的社会命题。  相似文献   

8.
巴金影响了一代人。我从小就受巴金作品中人物的影响,他作品里描写封建家庭走向新的社会以及追求民主、自由的青年,当时给我很大触动。由于巴金作品的青年特色,其作品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他影响了一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青年。  相似文献   

9.
《灭亡》是巴金的处女作。是巴金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①后的第一声“追求光明的呼号”。②这部小说在《小说月报》连载后,立即引起读者与评论界的注意,被誉为“现代文坛不可多得的佳作”③成为当时影响很大的畅销书,曾重版十余次。 但是,由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评论界对巴金及其作品褒贬不一,而贬的意见似乎更多,所以《灭亡》这部小说素被斥为“无政府主义的狂热”之作,几乎遭到被全面否定的厄运,至今仍缺乏辩证的和历史的全面评价;连巴金自己新编选的十卷本《巴  相似文献   

10.
当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巴金在谈到他的创作道路和创作经验时,总是一再强调:“我不是文学家”。是在一九三二年九月写的《我的自剖》中,巴金就说过:“我不是一个艺术家,同时也不想做一个艺术家”。在同年十月写的《<电椅>代序》中,他又说:“我不是一个文学家,也不想把小说当作名山盛业。”一直到一九八○年四月在日本东京朝日讲堂讲演会上的讲话《文学生活五十年》中,他仍然说:“我不是文学家”。这决不是巴金的自谦和他对艺术的否定,而是反映了他的卓越的艺术追求。这种艺术追求既回响着“五四”开辟的我国新文学运动的主旋律,又  相似文献   

11.
读了近百篇“走近巴金,阅读巴金”的征文,很感动。感动不是源于文字的流畅、构思技巧的圆熟,也不是对巴金一生的介绍,而是在崇敬、怀念之中蕴含的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的思索。近百篇文章中,较多的笔墨是花在对自己所了解的巴金的创作,以及巴金作品中所包含的人格魅力的阐述上。正是这些阐述,表现了小作者们  相似文献   

12.
潘金莲的人生追求很直白也很简单:既然生而为人,就应该像人那样活着,享有人生的欢乐与权利.这种追求,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最低最基本的正当的人生追求,但是在她那个时代和道德背景下,像她那样身份和地位的市井妇女,可以说只能成为一个悲惨的道德祭品.  相似文献   

13.
巴金一生,共创作了二十部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十五本短篇小说集和三十余本散文集,翻译过二十余部外国思想文化论著和文学作品,总计一千余万字.其文学活动历经了大半个世纪.研究巴金的创作特色,为文学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并从中了解二十世纪的社会历史状貌和社会人生心态,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巴金前期小说创作中体现出一种青年文化心态,这种青年文化心态表现在作品思想内容的激进、时代青年群像的塑造和激情四射的叙述风格。写青年、为青年而写的文化追求与创作态度,奠定了巴金前期小说创作的内容与基调。巴金前期小说激流般的创作风格是巴金作为创作主体对时代情绪的激情描述与言说。  相似文献   

15.
读巴金的散文《灯》,我最突出的感受是,在巴金的内心世界里,充斥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力量,一种是沉重广大的黑暗势力,另一种是对光明和理想的执拗追求。这两种力量对比悬殊,前者要比后者强大得多,后者虽然微小,但它显得那样耀眼、有力。在二者的对立和调和中,恰好显示了巴金既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更是一个充满热情的理想主义者;显示了巴金作为一个进步的、革命的青年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他相信反动的、黑暗的势力终究会消亡,相信进步的、革命的力量一定会由小变大、获得胜利。一个人、特别是一个青年,只要坚信自己…  相似文献   

16.
无政府主义改变了巴金的人生。被无政府主义折服是在家庭社会这两方面因素的合力影响下造成的,巴金经历了幼年的人道主义到青年纯粹的无政府主义再到中年对无政府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研究的过程,它体现在巴金早期的文学作品中,展现了巴金作品中的无政府主义思想蕴含及其审美价值。在20世纪初的文坛上,巴金凭借着真城、朴素、"无技巧"的艺术创作特色,征服了无数青少年躁动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揭露和批判封建家庭的罪恶是巴金家庭题材小说创作的总主题。然而早年的家庭生活经历和后来的人生经验使巴金对“家”产生了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渗透在巴金的创作中,使他的小说呈现出复杂的面貌和深刻的矛盾:即对于传统宗法制度显在的批判和潜在的眷念,从中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自我两重性的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18.
巴金有过短暂的留法学习,法国文学影响了巴金的创作,然而大多情形下,巴金并没有表现出文学学科的自觉、理论的探索,他以独立的方式理解卢梭、雨果、左拉、罗曼·罗兰.左拉及其<萌芽>对巴金一个阶段的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巴金的创作方向,然而巴金并没有对左拉的自然主义表现很大的兴趣.罗曼·罗兰的大革命戏剧对巴金认识法国大革命发挥了一些影响,巴金虽则喜欢罗曼·罗兰的大革命戏剧,然而对法国大革命问题,巴金以安那其主义视角作的认识与罗曼·罗兰创作的表现意旨甚是有别.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正处于一个转变定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对其进行调适和引导,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当代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上存在庸俗追求、层次混乱、缺乏奋斗精神等问题,必须发挥思想政治课主渠道作用,帮助其实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塑造.  相似文献   

2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消费主义文化开始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青年人的价值观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造成很多人理想信念的缺失.巴金是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贯穿他的一生,巴金的理想主义是超越了时代的,对我们当下这个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时代有重要启示意义.通过对巴金理想主义的解读使当代青年更好地了解巴金的理想主义,呼吁当代青年对理想主义的重视,以期让巴金理想主义为当代青年价值目标建构树立一个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