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酷比科技     
《少年科学》2013,(1):20-21
细菌艺术家酷艺术创作可不仅仅是人类的专利。在科学家的指导下,细菌也开始从事"视觉艺术"了。你瞧,这位微生物学家手拿的作品可是完完全全由细菌"绘制"的哦!原来,他把荧光蛋白转入大肠杆菌中,再把这些细菌放在培养皿中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科学家有意识地通过紫外光照射,使一部分细菌中途"夭折",而那些顽强存活下来的细菌便形成了一幅幅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
近期,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NDM-1在英美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这种细菌其实是一种特殊的酶,它能够进入大多数细菌的DNA线粒体中存活,从而使细菌产生广泛的耐药性。其实耐药型的细菌并非新事物,它们一直存在并且随着人类滥用抗生素而进化出强大的耐药性,在这场特殊的博弈中,人类是"超级细菌"的幕后推手。  相似文献   

3.
人类是朋友 细菌无处不在.细菌不仅存在于每个人生活所在的环境,更在人体内扎下了根.人类的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表面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细菌,形成"正常茵群". 早期的医学家并不认为这些细菌对人体有任何贡献.在他们眼中,这些细菌只是靠消化人体分泌物和食物残渣过活.使用抗生素时通常也把它们杀个一干二净.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些虚弱的患者接受强力抗生素治疗后,病情稍有转机突然又急转直下,出现腹泻和全身中毒等症状,最终死于肠炎.尸体解剖显示,肠子被某些对抗生素天然耐药的细菌侵入,引起致死性的感染,肠道表面却缺乏"正常茵群"应有的足迹.  相似文献   

4.
左袁袁 《大学生》2020,(3):27-27
提到细菌和病毒,很多人都会如临大敌,莫名就觉得这些肉眼看不见的东西非常可怕,它们都有可能致病,对人类很不友好。但其实在大自然中,细菌和病毒更像是敌对关系,而在它们的敌对关系中,人类处在相对安全的位置上。在和朋友、家人谈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出现的疫情,我发现不少人分不清楚病毒和细菌,经常上一句听着对方说"这个病毒真的是太可怕了,好多人被传染",下一句就变成"普通口罩真的不能阻挡细菌吗"。也许是病毒和细菌都有可能导致人体生病,因此很多人把它们放到了一个概念里,那么,细菌和病毒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能为人类造福?你是不是觉得奇怪?不是说细菌也是微生物吗?细菌不是会让我们人类生病的吗?其实,微生物也有好坏之分(细菌也有好有坏)。有许多微生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已经为我们人类做了不少的贡献。比如,发面的馒头、面包、酿造啤酒,都是靠一种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帮忙,你消化不良的时候,医生给你吃“食母生”药片,“食母生”也是由“酵母菌”制作的。有一种叫“霉菌”的微生物,是我们酿造酱、醋、酒、酒酿、豆腐乳等必不可少的帮  相似文献   

6.
以往,人们通常把细菌描绘成可怕的魔鬼。一提起它,大家往往会联想到传播疾病、危害健康的元凶。其实,在细菌大家族里,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危害人类,也有许多有益于人类的细菌。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人造细菌的发展非常快,各国科学家都在试图利用细菌为人类服务。最近,研究人员已经研制出一种对于降解有毒工业化学物"多氯联苯(PCB)"具有独特功效的细菌菌株。从前被人们认为"百害而无一益"的细菌,经过改造后摇身一变,从"环境杀手"变成环境治理的"能手"。然而,这些经过改造的"细菌"真的有用吗?它存在哪些风险呢?  相似文献   

8.
晓芬 《初中生必读》2012,(Z2):70-72
一、耕种行为并非人类的专利,细菌也会播种并收获自己的食物最新的英国《自然》杂志介绍说,美国赖斯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一些盘基网柄菌具有耕种行为。盘基网柄菌是黏菌的一种,虽然名字中带个"菌"字,却并非通常  相似文献   

9.
<正>在植物王国里,有些植物和人类一样,也会患"癌症"。动物患上癌症常常是因为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失去内部控制,从而无限制地增长。植物身上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比如肿瘤,但这些通常是由感染引起的。真菌、细菌、病毒和昆虫的侵扰都能使植物患上"癌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19,(4):45-46
大多数人对"龋齿是不是传染病"这一问题的认识存在严重误区。龋齿是人类最大的传染性疾病,它是一种细菌性疾病,主要致病过程是变形链球菌及其他一些致龋菌在牙齿表面聚集形成牙菌斑,细菌代谢食物产生的酸在牙齿表面长期滞留导致牙齿硬组织脱矿而发生龋坏。  相似文献   

11.
细菌是非常古老的生物,大约出现于37亿年前。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或者与其他生物共生。我们通常认为细菌有害,是威胁我们健康的"杀手",其实则不然,也有很多细菌对人类有益。可以这么说,细菌中有我们的"敌人",也有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科学地认知细菌家族,万不可冤枉了我们的朋友,但也不要放过我们的"敌人"。  相似文献   

12.
一、细菌也惩恶扬善子刚①提起细菌,人们大多有一种厌恶的感觉,认为它是危害健康、危害人类的。其实,细菌有害亦有利。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不少细菌已经在科学家的诱导下弃恶扬善,为民造福。②细菌能够治病。一种新型的保健养生新概念  相似文献   

13.
果蝇和小鼠是生物学家们最喜欢使用的两种实验动物,因为它们的身体结构和行为都足够复杂,基因也已经被研究得非常透彻了。相比之下,细菌的基因组虽然也被研究得很透彻,但细菌太简单了,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它们都没有,研究成果很难推广。比如,果蝇也会像人一样暴饮暴食,变成一个"胖苍蝇"。很早就有科学家利用这一点,用果蝇作为模型动物来研究导致肥胖的遗传因素。其中,一个名为sNPF的神经多肽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由神经细胞分泌的肽分子,这类分子通  相似文献   

14.
<正>以前,人们常把细菌描绘成非常可怕的魔鬼,认为它会传播疾病、危害人类的健康。其实,在细菌大家族里,并非所有的细菌都对人体有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人员正在想方设法地利用它来为人类服务。有许多种细菌能在工农业生产中产生巨大的效益;有的还能为人们治病,对人类还有突出的贡献呢!1细菌除硫上世纪40年代,美国空军最新喷气式飞机的燃料系统接二连三地发生故障,令人惊诧。经维修人员仔细检查,在燃料中发现了不明的"锈物",这是一种附着于箱体的沉淀物。通过反复研究与实验得知,这  相似文献   

15.
成语正用     
害群之马细菌是人类害群之马。〔评改〕《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巳矣。”后用“害群之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细菌不是人类,当然不能说“害群之马”。而且,细菌也有对人类有益的。撇开这一层不说,可以根据上下文改为“细菌是人类的死敌”,或“散布细菌的人是人类害群之马”,意思就明白了。骇人听闻新中国成立后,工农业生产日益发展,革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二十五年呀! 〔评改〕骇:惊吓。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震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坏消息,不能用在好事情上。可以改用“惊天动地”、“惊心动  相似文献   

16.
人造生命     
瞿佳 《少年科学》2008,(4):52-55
近年来,一些科学家正在进行着一项"可怕"的实验——创造人造生命。他们期望将来某一天,人造生命能帮我们干一些"脏活累活",也能抵御疾病,或者"锁住"温室气体,"吃掉"垃圾……可是,大多数人却担心人造生命可能变成"魔鬼细菌",而无法控制。到那时,人类就会大难临头。  相似文献   

17.
细菌无限战     
在人类与细菌之间,有一场已持续了千余年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细菌引发的瘟疫和死亡是纠缠了人类数千年的噩梦,直到抗生素的诞生——人们高兴地宣称:细菌被人类打败了!  相似文献   

18.
人类似乎是大自然中最强大的动物,是他们改变了自然,改变了环境。可谁又能否认,自然、环境也在改变着人类。没有黑夜,人类怎么会想到发明电灯?没有细菌,人类怎么会发明抗生素?没有大自然中的一个个难题,何来人类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大千世界如此,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正>人类大可自诩为地球之王,毕竟我们落脚全球七大洲,把周遭环境改造成想要的模样,还有办法到外太空小住。但是,若以为这样就能在地球当家做主就太天真了。另一群生物也同样能办到这一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事实上,微小的细菌才是真正在幕后操控地球的主角。增加维生素我们也许自认是高智能物种,但对细菌来说,人类不过是理想的住家罢了——人体的每个角落和缝隙都有数十亿的细菌滋生。这点让人很不舒服,不过细菌对人体健康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20.
细菌趣事     
基因工程细菌细菌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字,因为有很多疾病是它们引起的,例如,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破伤风杆菌、肺炎双球菌等致病菌,无疑是对人类有害的。但是,大多数细菌是和人类和平共处的,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