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置身于当代社会的前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是一个具有先知、良知的忧郁者,他自觉地负荷着时代的痛苦,对人类的关怀令作者上下求索。1986年,他推出新作长篇小说《断头台》,在这部小说中,他塑造了一个酷似基督教的“耶稣”形象——阿夫季,但作者笔下的“耶稣”形象失去了重要的宗教因素,“上帝”是新的“上帝”,“耶稣”是当代的“耶稣”,是人类社会善与美的追求者,是真理与正义的探险者与殉难者。  相似文献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主流。人们试图有更快的社会发展速度,但又不可避免陷入“高速——障碍——停滞——变革——高速……”的怪圈,“欲速则不达”时刻都在困绕着人类。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对于社会历史的选择是当代社会的最高问题。也是人类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预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但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却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同马克思早年的有关论断相去甚远。本文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人类为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而开展的最本原的社会活动出发,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存在;实事求是且入情入理地探讨了当代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以及资本主义对其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的本质;从是否顺应人类发展规律和是否实现“三个代表”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惨痛教训;强调了在人类社会发展多样性基础上,取得执政地位的共产党人应如何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由低级向高级前进,以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长期共存且善于与之打交道的必然性。结论是,不管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最终将把资本主义导向其“历史的终结”,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将在全世界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4.
生态美育与“生态人”的造就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当代生态的日益恶化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人的素质发展的失衡。人类要实现“诗意栖居”的生存理想,应当首先将社会普遍存在的“经济人”转变为“生态人”。“生态人”重视人地和谐,拥有可持续发展观,重视生命的过程之美。他们是实现当代人类生态生存理想的高素质人才保证。生态美育在培养“生态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树立审美理想.引导审美生活,是当代生态美育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论儿童观     
论儿童观□姚伟万磊俊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水平的提高,儿童也有了新的形象。今天的儿童观继承了历史上的优秀文化思想传统,融合了当代社会对儿童的要求。现代社会把儿童视为社会的“花朵”、“未来”,儿童在家庭中成为“小皇帝”、“小太阳”,...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深刻把握了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只有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才能减少失误,少走弯路,更加自觉地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7.
论当代教育对于人的独立个性的追求与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培育人的独立个性是当代教育的主导价值追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是人们向往、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历史。人类获得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历程大致需要经历四个历史阶段,即原始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群体人”阶段,封建农业经济和“人的依赖关系”条件下的“阶级人”阶段,现代工业、市场经济和“物的依赖关系”条件下的“独立的个体人”阶段,未来高度发达社会条件下的“个性自由发展的人”的阶段。根据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人的发展规律,当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应是培养独立的社会活动主体或培养人的独立个性。早在  相似文献   

8.
当代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反应和预测,是人们应对“不确定性”的基本策略。反应和预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中,人们做出反应和进行预测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何做出有效反应、进行科学预测?是人们适应瞬息万变情况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笔者根据当代和未来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寻找孔子思想与现代社会生活及人类未来发展之间的结合点,从天人关系、人本主义、义利关系、大同思想、贵和思想等多方面,论证了孔子的思想有着适应21世纪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主旋律的重要内容与颇有价值的思想。这也是全球有识之士的共识。“余论”着重分析了孔子思想之所以能在当代及未来发展起重大作用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10.
“民生、民权、民主”是人类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追求的价值目标,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方面表现出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民生、民权、民主”的含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当代社会管理的环境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发展;社会分化与多元社会力量的兴起;利益表述需求及参与意识的急剧增强;价值观念的变迁与多元化的发展;社会流动性与开放程度的加深;社会矛盾及冲突的激化等.在管理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新任务: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当代社会管理实际上是一项为了更深刻地体现“民生、民权、民主”具体内涵而展开的系统性工程,其中,民生是当代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基础,民权是当代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制度保障,而民主则是当代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人类精神探寻印记的传记文学,不应只是以往材料的简单堆积,它应“彰善瘅恶”,加强其人文主体性,即作为人类理性与社会良知之代表的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性的关注、批判和超越意识;另外,传记文学与当代生活密不可分,它蕴含着当代思想,又具有“乌托邦”之价值。柳虬的史传理论在这两方面具有先导之功。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会被冠以“信息社会”之名,人们对其信息灵、交流快津津乐道。由此带来的人与人之间距离之缩小、关系之贴近,曾在“地球村”这一时髦词汇上得到了最典型的表述。然而,当代社会除了被人感悟到的反映时代变迁之“代沟”的突显外,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文化层次之间的人们亦还存有各种因彼此不了解、误解或局限而造成的裂痕与沟壑。因此,要想达到人类的和谐共存,社会沟通仍是一大现实问题。它乃人类生存的技巧,及其文明发展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政治理论课“兴奋点”教学法是指通过教学中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以对话、思辨和体验为手段,将教育的着力点与学生思想的兴奋点完全“对接”而产生共鸣,从而将政治理论内化为学生的信念,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兴奋点”教学主要由“发现—对话—思辨—体验”四个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自古以来一直存在“次道德”和“亚道德”,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直利用“次道德”和“亚道德”教育和帮助犯有罪错的人。在当代中国,肯定“次道德”和“亚道德”的合理性及其道德价值.是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表现,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和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了自发的类存在阶段,近代以来进入了个人主体阶段。不断张扬的个人主体性,异化了人的类存在,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和社会危机。面对人类发展的困境,更需要人类的团结。为此,中国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了“类时代”的到来。应对人类发展的困境,迎接类时代,需要类伦理教育,唤醒类本性的伦理自觉。生态伦理和公共伦理教育是类伦理教育在现阶段的可行选择,当代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就在于唤醒当代人的类伦理自觉,这是人类社会走出困境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与当代大众世界——论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众传媒以其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制造和传播信息,对当代大众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以跨越时空的能量,使人类生活空间距离缩小,使“信息爆炸”;它以强有力的渗透机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之走向“趋同”形成“流行”;它以独特的方式传播人类文化与思想,改变了人类的艺术思维方式,重构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整合了世界文化的结构,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大众文化生活。认识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更好地为当代大众世界服务。  相似文献   

17.
张晓娟 《考试周刊》2009,(24):140-141
交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也是人类各种关系建立的基础。人际关系是人类通过交往而建立的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是促进人的本质发展的主要社会关系。本文运用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种种焦虑与困惑,并对此提出了适应、超越现代人际关系而获得发展的基本策略—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8.
刘修明在今年第3期《探索与争鸣》撰文指出: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原因,近年来有大批理工技术专家登上了领导岗位。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当代中国,这些有技术专长的专家荣登领导岗位,对当代中国的建设是有重大意义的。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些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中社会科学是缺门。这对领导治理人类社会(它不同于物理、化学的运动方式),促使社会有规律地  相似文献   

19.
《考试》2005,(2)
作家的习惯是很独特的,而且在有很多在常人看 来是怪癖的东西,这些既是他们个性的反映,又是他们 的兴奋点的集中体现和灵感的充分展露,其中有很多东 西是值得后人借鉴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良好的习 惯,才造就了千千万万个对人类社会有卓越贡献的杰出 人物,谱写了人类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美丽诗篇。同时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一词是当前媒体使用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人们之所以很快接受这个词,是因为它生动地反映、准确地概括了当代社会进步中最突出的特征,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过去的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资金、设备转移到了今天的主要依靠人类自身的聪明智慧.人类积累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