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病症描述:课堂上经常看到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学生发言很积极,但是他只想着自己发言,别的同学在发言,他还在"嗯嗯嗯、我我我"地举手,结果轮到他发言时,他还在重复别人的答案;也有的人,自己发完言,就万事大吉了,再也不去听别人是怎么说的;还有随大流者,举着手心却不知神游到何处了,对于老师的提问、同学的回答一概充耳不闻……  相似文献   

2.
病症描述:课堂上经常看到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学生发言很积极,但是他只想着自己发言,别的同学在发言,他还在"嗯嗯嗯、我我我"地举手,结果轮到他发言时,他还在重复别人的答案;也有的人,自己发完言,就万事大吉了,再也不去听别人是怎么说的;还有随大流者,举着手心却不知神游到何处了,对于老师的提问、同学的回答一概充耳不闻……  相似文献   

3.
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在学习上容易遇到一些障碍,家长和老师应给予对症下药。学生懒怎么办?表现:一年级有些新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差,别的同学积极思考时他们却懒得转动大脑;别的同学上课时紧跟老师的节奏,他却连书懒得翻。原因:因为家长的溺爱,孩子失去了自己动手动脑的许多机会,久而久之,脑子和手就“锈”住了。药方:一个四肢不勤的人不会是一个勤于动脑的人。需要孩子自己做的事一定让他们自己完成;孩子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应该鼓励他自己解决。抵触老师怎么办?表现:许多被宠惯了的孩子上学后受不得半点委屈,他们抵触老师…  相似文献   

4.
教学生立志     
今天的学生似乎受不了批评,师长一批评,有的就丧失前进的勇气,就磨损了自尊;学习、生活上一遇到困难与挫折,就对自己丧失了信心,有的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作为从事育人工作的我,真为这些学生担心:漫长的人生路,有多少坎坷需他们去迈过。他们又将怎样度过呢?同时,我更在思索: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永远满怀信心地前进?为此,笔者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在一次四年级的班会课上,我问学生,你们学习是为什么?除部分同学说是为了父母,大部分同学都沉默无语。当我再问:“你长大想干什么?”除一部分同学说“没想过”。大部分同学的答…  相似文献   

5.
一位同学来信反映,由于现在考试竞争激烈,同学间的真诚帮助少了。有的只顾自己学习,不愿帮助别的同学解决学习疑难,由此感到竞争的残酷。怎样认识这种现象呢?应当看到,任何一种思想行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原因,找到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认清应当抱有的正确态度,再来分析这一现象,就能形成一个正确的结论。分析这位同学的困惑,简单地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6.
彭荣 《班主任》2008,(12):24-24
今年我接了一个六年级班,刚接这个班,别的老师就私下告诉我张鹏(化名)是个“自私大王”。听到这样的介绍之后,我对张鹏就多了一些特别关注:经过一个月的仔细观察,我发现张鹏学习很用功.成绩很好,经常深钻难题,但也的确像老师们说的那样很自私,从来不让别的同学碰他的东西;别人问他题,他从不热心讲解,生怕别的同学超过自己,  相似文献   

7.
你的孩子快要上小学了吧?你为孩子作了哪些准备呢?“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多数父母的心愿。可是很多父母尚未意识到,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就已经输了。你瞧:别的小朋友都会自己系鞋带,他不会;别的小朋友都会麻利地穿衣、叠被,他却要老师帮忙;更糟糕的是,他连学习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别的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学拍皮球,他却不知所措地哭起来,直到老师手把手地教他才行。这是个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照顾的孩子,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要做什么或者自己应该做什么。父母总是不由自主地用包办代替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疼爱。现在,大多数的孩子在家里都不做家务活儿,甚至连自己能做的事也由父母包办。为此,对刚刚从幼儿园毕业,准备上小学的孩子,父母该为他们作哪些切实有用的准备呢?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个内向胆小且学习基础薄弱的男孩。与他相处了大半学期,我从未见过他举手发言。问其缘由,他怯怯地说:“我怕说错了同学笑话我。”我问:“别的同学不也有说错的吗?有没有人笑话他们呢?”他羞涩地笑笑,沉默不语。“以后要大胆地举手发言哦!”他点点头。  相似文献   

9.
黄秋生 《家庭教育》2008,(11):12-13
温州一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这学期上小学三年级,学习还可以,可能是在家里太受宠爱的原因。养成了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的毛病,尤其是不愿意主动热情地帮助他人,因此很多同学对他有意见。请问。我该怎样让孩子变得热情大方,养成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呢?”  相似文献   

10.
目前,班级中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性格孤傲、自我中心倾向强、不懂得关心身边的人,不能很好地与同学交往。对此,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如:开展“座位一帮一”活动,即在座位安排上由好带差,学习好的同学利用休息时间帮助不爱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补习功课,让学生体验关心和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和充实,同时也增加了学生间交往的机会,增进了友谊。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志愿、主动地学习。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课堂上 ,教师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确定自己的具体学习目标 ,这样最能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是识字 ,在学生识字时 ,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如 :听读法、联系上下文猜、看拼音、借助查字表、字理识字、问老师问同学等 )自主学习。这就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 ,高效学习。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就是让学生有成就感。当学生取得成功时 ,及时表扬 ,学生就会把学习看成是自己乐于主动做的事 ,学…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会经常自觉不自觉地问自己:“这事我能行吗?”如有的同学跑百米达不了标,就说:“我不适合短跑。”有的同学字写得潦草,就说自己是个不适合写字的人。如果学习没搞好,考试失败了,又说自己是个头脑笨的人。这样的心理暗示是很危险  相似文献   

13.
说羡慕     
我们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当看到别人学习成绩好 ,或者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 ,便会不自觉地产生敬佩的心情 ,这就是羡慕。羡慕别人好不好呢 ?好 ,也不好。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 ,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想法 ,这都是羡慕在起作用。比如班里的一个同学学习认真 ,成绩突出 ,羡慕他的同学就会不同的相法。有的同学会想 :嗬 ,他真行啊 ,他学习认真 ,能考出好成绩 ,我为什么就不能呢 ?于是便发奋起来 ,把羡慕别人的心理变成一股动力 ,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而有的同学也可能这样想 :哎 ,他什么时候都考得那么好 ,可是我呢 ?学习老是赶不上去 ,真没出息。…  相似文献   

14.
第二课堂,是我们学习的延续。在这里,没有谁强迫着你学些什么,全凭你自己的兴趣;在这里,少了平时上课的循规蹈矩,多了些生动形象,更接近生活实际的锻炼。很多同学,也许平时的学习都不是太好,但在第二课堂里他寻回了自己的优势,明确了学习的方向。有的同学英语不错,在第二课堂里,他找到了不少的知音;有的同学心系着物理学中力与光的神奇,在第二课堂里,他找到了答案;有的同学迷恋着化学元素的变幻,在第二课堂里,他圆了自己的梦想……现代社会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需要的是各种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人才,我们现在努…  相似文献   

15.
我儿子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现在只要我指出他的错误,他就会为自己辩解,把错误归到别的原因上,从不承认是自己错了。有一次,他的衣服弄脏了,他说是同学涂的;作业没有做完,说老师留的太多了;上学迟到了,说交通堵塞等等。我该怎么帮助他?  相似文献   

16.
聊天室     
引导孩子 善于向同学学习 山东·凌见丽有一位初三的学生,下决心将自己的他问爸爸应该怎么做。:“现在班里有5名同学比你学习好,。”这个学生:“我知道他们哪些方面比我强。”爸爸“第5名同学与你相比有哪些优点?”:“他非常爱好学习,学习很主动,很刻课堂上勇于举手发言,自己弄不懂的问。”爸爸又问4名同学和你相比有哪些优点?”他说对知识不死记能举一反三。”爸爸又问:“第3名同他说:“他非常也很有毅力,对疑难问题从不放直到钻研明白,弄懂弄通为止。还有,还喜欢看课外读。”接着爸爸又问:“第2名、第1名…  相似文献   

17.
让孩子学会了解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问:我的儿子今年8岁,有一天他放学后告诉我,班里的多数同学都爱和班里的一个男生玩,他很不服气,认为那个男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告诉他,要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那个男生,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可是我的孩子反倒认为我不理解他。我该怎么去帮助、引导他?答:您好!对于一个年仅8岁的孩子来说,他是非常渴望同伴的。看到同学爱和别人一起玩,他心里不服气也是很正常的。您的做法是对的,但是需要一点小小的策略。因为8岁的孩子还很难理智地去判断别的同学的优点,尤其是对自己的对手,他更有可能…  相似文献   

18.
梁永林 《辅导员》2010,(17):23-23
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每一位同学都想把数学学好。可是为什么有的同学学得很轻松,而有的同学虽然很努力效果却不理想呢?这主要看你是否找到了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的方法因人而异,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给大家几条建议,希望能对你们的数学学习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上注重以学生为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注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课堂上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成了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这样环境下的课堂活了,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探究、创新的思维品质被激发了,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得到老师和同学更多的关注、赞赏,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有的学生由于基础不好、自信心不足,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有的学生人云亦云、瞎起哄,手动了,嘴动了,但大脑没有真正动起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抄例题,课堂上不爱发言,学习主动性不够,不善于合作;有的缺少老师的关注,缺乏成功的体验,这些原因均促使同学问的距离拉大了,一部分学生慢慢地演变成学困生。那么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帮助,让他们缩短与其他同学的差距,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呢?下面是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0.
你平时学习认真、刻苦。但是,你还有不足之处。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你都能认真帮助监督每个同学上好自习课。但是,一上四年级你就变了样,只顾自己的学习,同学们你根本不爱管。你是中队长,是班里同学的带头人,你撒手不管,班里的成绩怎会不越来越差呢?以前,班里的数学成绩很好,次次级部第一,可现在,别的班眼看就要赶上来了。你只顾自己学习,考出再好的成绩,那也不能超过别的班呀!常言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