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评语是师生间推心置腹的交谈,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它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交流的难得机会。教师那充满激情、诗一般的优美语言恰当地运用在作文评语当中,最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催化对写作的  相似文献   

2.
秦付平 《教书育人》2009,(11):67-67
情感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教育学生是师生之情、理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师生间感情相通、和谐是教育工作获得成功的基础,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才会引起双方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3.
从某种角度上看,教育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艺术。有效的心灵沟通不但可以化解学生心头的阴霾,疏散学生郁结的情绪,而且可以打开学生心灵的窗  相似文献   

4.
师生心灵接触的桥梁是情感沟通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与学生的积极情感交流,能使师生心心相印,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师生间的心心相印,需要一个接纳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唐美节 《时代教育》2010,(2):156-157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获得知识,这是师生双边共同的心愿,为实现这一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架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把课堂活动变为师生间的互动过程,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笑与诚便是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两座心灵之桥!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对改进班级管理,提升管理品位,提高管理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周记是师生平等交流的绿色平台,是师生沟通的金纽带。班主任可以及时获取有效信息,了解学生心灵,排解学生困惑,帮助学生总结,鞭策学生不断进步,实现班级工作的"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7.
世界著名的大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学生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教师对学生的好感和爱,可以说是构建师生和谐心灵世界的两个重要的支点。师生间心灵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角度上看,教育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艺术。有效的心灵沟通不但可以化解学生心头的阴霾,疏散学生郁结的情绪,而且可以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启动学生进取的内驱力和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谢惠珍 《四川教育》2009,(10):20-20
班主任,不仅意味着他是学生日常德育和管理的实施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更意味着他要努力成为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心灵导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桥梁也许就是师生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提倡爱心教育。我们只有用爱去熏陶和感化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了解他们,从而掌握他们。爱心可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使师生间的沟通更顺畅,更和谐。  相似文献   

11.
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防备心理.对于师长.他们未必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轻易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教师敞开。因此,与学生沟通的方法虽然有很多,但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非易事。开启心灵之锁的钥匙往往就是不经意间间的呵护。师生间的沟通.是营造新型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如果想让一个个独立的生命鲜活起来.让每一个个体焕发活力,那么,就让我们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心灵,从心灵之约开始.一、周记——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当我们难以从面对面的交流中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时候.不妨用书面  相似文献   

12.
学习是师生间心灵接触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别开生面的导语,良好的课堂气氛,情感的投入,有利于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快乐学习,轻松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3.
万少军 《辅导员》2013,(4):31-31
<正>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防备心理.对于师长.他们未必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轻易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教师敞开。因此,与学生沟通的方法虽然有很多,但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非易事。开启心灵之锁的钥匙往往就是不经意间间的呵护。师生间的沟通.是营造新型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如果想让一个个独立的生命鲜活起来.让每一个个体焕发活力,那么,就让我们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心灵,从心灵之约开始.一、周记——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当我们难以从面对面的交流中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时候.不妨用书面  相似文献   

14.
教师通过学生日记这一窗口,用真诚的评语沟通师生心灵,增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相似文献   

15.
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教育在呼唤每位教师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爱无疑是架设在师生心灵间的一座桥梁。但我认为这师爱  相似文献   

16.
1.尊重学生是师生心灵相通的“润滑剂”尊重学生是师德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重要前提。老师与学生间的一句问候,一个微笑,就无形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倍感亲切,学生也才会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心灵交流。这将会对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教师一味地批评指责,就会导致学生心灵的“闭锁”,引起情绪的对立或仇视,给教育带来巨大的障碍。自尊心是青少年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是他们在学校中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的重要内驱力和主要精神支柱。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保护其自尊心,学生才能以心换心,达到心灵相…  相似文献   

17.
学习是师生问心灵接触和情感交流的过程,生动的导语,良好的课堂气氛,情感的投入,有利于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快乐学习,轻松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8.
心育是教书育人的美好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特级语文教师钱梦龙说:“教书育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只有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这种以心发现心的艺术、师生心灵沟通的艺术,正是最重要的教学艺术。”这说明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灵教育的重要性。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无论教师采取了什么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塑造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师应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建立在平等、理解、真诚、关爱、尊重、宽容原则基础上的师生间有意无意的"闲聊",既能增长教师自身知识,也能加深师生情感,取得学生心理认同,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一、教育,需要教师走进学生心灵。平时,我们时常能听到有教师在埋怨:"真不知道现在的学生是怎么想的?""我真的耐下心来跟他们交谈,推心置腹地摆事实、讲道理,可他们就是当耳边风,一点作用也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多与学生进行轻松、自然的心灵对话,才能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心灵对话”,就是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态度亲切、真诚地和他们互相交心,架起一座师生间心灵的桥梁。这样的对话是润物细无声,不露教育痕迹,但又切实地对学生心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那么,课外怎样和学生进行适宜的“心灵对话”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