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语文立体化教学,就是课内课外相连通,书内书外相交融,立体化、多元式的大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课内与课外阅读的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得法子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语文教学观,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如何做到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创造条件,激发阅读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动机,首先要联系课内阅读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如,教学北师大版第七册《囚歌》这一篇课文后,就可以及时地向学生推荐《叶挺将军》这部书.有了课文内容的基础,再看《叶挺将军》这部书,学生对叶挺将军等革命烈士在狱中是怎样与敌人作斗争就有了更深的了解,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指导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如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读物:《安徒生童话故事》、《少儿科普知识》等.其三,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条件.如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图书馆看书、读报;设立班级图书角,发动学生捐书或进行书籍交流、传阅活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课外阅读不是语文学习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内外阅读,大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衷地爱上阅读。身为教师必须要开放语文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通过创设阅读平台,养成阅读习惯;延伸阅读内容,培养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组织阅读活动,分享读书乐趣等路径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终生与书结缘!  相似文献   

4.
李彬迎 《陕西教育》2003,(10):24-24
从2000年9月开始,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课改实验,注重探索语文课内外结合的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多种手段在课内外开辟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时空。  相似文献   

5.
王红霞 《学周刊C版》2020,(2):107-107
阅读是学习语文、积累语文知识的最好途径,但是由于包括教师认识在内的好多原因,在教学中既没有重视课内阅读,也不重视课外阅读,导致学生想象力匮乏、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都不理想.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具体来说,教师要抓住课内课外阅读的衔接点,扩大阅读范围;立足课内阅读,延伸课外阅读;贴合课本,避免阅读层次的脱节.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十个多月以来 ,在市教研室胡茂春老师指导下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 ,为促进我校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 ,从“课内外有机结合”的角度 ,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做了大量工作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将这项实验的一些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指导课内作文———技法积累鉴于本班学生作文“无体裁、无中心”的表现 ,我充分利用教材要求的课内作文的机会 ,把阅读教学与课内作文有机联系起来 ,利用课内外范文 ,课前讲解 ,课中指点 ,课后讲评 ,采用“讲、评、…  相似文献   

7.
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同样重要,皆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有意识地进行课内外阅读的衔接。要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架起课内外阅读衔接桥梁;基于课内疑难问题,有效拓展课外阅读材料;准确寻找迁移点,保证课内外阅读衔接自然有效;让学生将课内所学阅读方法,灵活应用于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8.
所谓深内外结合的大语文教学。就是教师要把课堂内的语文教学同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写作、课外生活有意识地给合起来,使学生课内的语文学习得到充实、丰富的机会,让学生课外的语文活动得到语文学习的帮助和指导。一、课内语文学习应对课外语文活动具有指导性教师课内的语文教学一方面传授有关语文知识,使学生的语文知识逐渐积累起来。只有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学生才能广泛地阅读理解课外各类文章。同时,学生在课外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就能得到课内学习的语文知识的潜意识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内主要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现阶段不少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小学语文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并且在不断探索着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的教学路径。课内阅读是基础和根本,课外阅读是必要的拓展延伸,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当前学生课内课外阅读实际,探索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能力,就必须重视课堂内外教学的结合。课内学习是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精讲,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课后作业和课外语文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并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能力,就必须重视课堂内外教学的结合。课内学习是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精讲,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课后作业和课外语文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并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好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在课外学好语文。语文教师每教一课书,每讲一方面的知识,最终需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运用,去检验,去提高。所以,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内外语文学列辅导。  相似文献   

13.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两种形式,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目的是更好地发挥课内阅读的指导性和课外阅读的拓展性,使二者相得益彰,密不可分,进而在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上对学生进行综合培育。主要分析了如何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使小学语文教学在新时代发展中更加顺畅和科学。  相似文献   

14.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资源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广大教师应当勇于突破单纯课堂教学的制约,将语文教学活动向课外进行延伸与拓展,充分整合各种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资源,以课内外联动的有效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一、立足课内阅读分析教学,开展课外仿写训练活动部分教师将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拓展训练人为地割裂开来,影响了语文整体教学成效的提升。课内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阅读、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环  相似文献   

15.
杨世祥 《学子》2016,(6):72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活动中,阅读能力的提升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建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以课内阅读的文章教学为主,相对于课外的文章阅读其关注度会偏少一点。本文着重论述课内外阅读如何实现更有效的衔接,使得两者能得到平衡的发展态势。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帮助他们建立对文字和语言的敏感度。同时,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能得到加强,教学的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一、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衔接点的探究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衔接点的建立,是这个课题研究继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学习语文、积累语文知识的最好途径,但是由于包括教师认识在内的好多原因,在教学中既没有重视课内阅读,也不重视课外阅读,导致学生想象力匮乏、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都不理想。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具体来说,教师要抓住课内课外阅读的衔接点,扩大阅读范围;立足课内阅读,延伸课外阅读;贴合课本,避免阅读层次的脱节。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只有真正让孩子们在课外书海中徜徉,才能开阔语文视野,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课内课外的阅读,不能孤立开来,它们应该是相互激发、相互促进的。如何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我认为应该做到"认真指导课内阅读,相机激趣;有序开展课内外阅读,重视方法;合理衔接课内外阅读,讲究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刘涛 《考试周刊》2013,(81):67-67
语文教学应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实现课内外相互促进,给学生以更加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拓展和实践.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而仅仅依靠语文课堂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效衔接起来,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文章结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课外阅读有效衔接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以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堂内外,构筑立体式的课堂,促使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捕捉课内外话题,勇敢发表意见;拓展课内外时空,搭建表达平台;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实践活动,加强互动对话;展开读说结合的活动,夯实基础。这些方法都能整合课堂内外,帮助学生构筑立体化的语言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