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儿童天生都应该是一个音乐家,每个儿童都喜欢在音乐中游戏、活动。他们对音乐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因此把音乐融入到美术课堂,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农村小学的孩子来说,他们有着同城里孩子一样的天赋,当然,也希望有同等的机会去认识美术,去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2.
韵律活动是幼儿的情感用肢体动作最直接的表达。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发展身体运动的能力,发展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提高儿童的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与此同时,韵律活动还能够满足学前儿童对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音乐过程对音乐进行探究的需要;想象、思维的需要和创造性表现的需要等。在韵律活动中幼儿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真正体验到快乐。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堂情感教学立足于情感这一载体,在教学中融入情感色彩,去引领学生、陶冶学生,使他们在不同的情感经历中,感受音乐、了解音乐,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情感体验,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产生更好的效果。不同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对情感的体验能力也是不同的。为了让学生都能够去感受音乐的美好,课题组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交流和沟通来开展实践研究,进行情感激发、情感体验、情感深化、情感表现等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为达到小学音乐教育标准,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乐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音乐的学习本身是快乐的,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音乐时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指导其轻松而有趣的学习。我们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将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淋漓尽致的展现给他们,陶冶他们的情操,进而培养其乐感。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和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最主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使其主动地去感受和体验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要为创造音乐高效课堂做足准备,通过不断地锻炼和实践以及借鉴,来体现音乐的本质。那么下面就来谈谈我对音乐高校课堂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由此可见,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陶冶情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6.
把"drama"引入课堂是一个创新的教学方法,它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积极地去学英语。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重视艺术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影响着音乐教育。教师应运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更好地指导音乐教学实践,让学生通过系统的音乐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开启他们的音乐智慧。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课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要让他们多学知识、学好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之一就是要为他们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束缚了学生主动质疑、探索、求解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喜欢上课,喜欢音乐,只有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始,让他们爱进课堂。我们应在音乐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范宇 《科技风》2013,(23):210-210
视唱练耳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是学习音乐、增强音乐听觉能力的必要基础技能。这种技能需要,其中练习内容有听辨能力、读谱能力、音高感、节奏感和表现能力和音乐感受的培养等,其中特别是全面地系统性对协调能力和协作能力的综合培训。在学习在声乐、器乐和其它门理论课程之中都一定要一种能力,具体体现为精确、灵敏地听、唱和分辨音乐的才能,这样才可以精确的领悟乐曲,在音乐中得到启迪,为表演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本真"音乐课堂,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本、返璞归真、求真务实的音乐课堂。同时又是师生共同出发、共同参与,共同致力于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对其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影响。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音乐是开启幼儿智慧的钥匙,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更是让幼儿完美接触音乐的起点。本文以音乐教育为主要的理论来进行实践教学,以此来探究最适合孩子的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孩子更真切地去感受的音乐魅力。  相似文献   

12.
刘小玲 《科教文汇》2010,(2):132-132
实施古筝教学,既能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促进其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发展,对培养儿童热爱民族音乐,充分感知中国筝文化的丰富底蕴,提高他们音乐素质和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实施古筝教学,既能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促进其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发展,对培养儿童热爱民族音乐,充分感知中国筝文化的丰富底蕴,提高他们音乐素质和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5,(21)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语言,是美的升华。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孩子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则是通过多方位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措施引导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能力。借着音乐这对美的翅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也是音乐教育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音乐课堂的导入是教师在音乐教学开始时展开的用特定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导入的成功与否对整个课堂起到不可忽视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就像一节课堂的开门红,像一根导火线,能够迅速燃起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激活他们的思维与创造能力,使之自始至终都融入在音乐课堂中。  相似文献   

16.
音乐课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审美音乐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审美音乐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器乐,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审美的情趣、能力;器乐教学还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能促进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发展,能提高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发挥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发展,以及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近年来,许多中小学将器乐引进课堂,一改中小学传统、陈旧的而落后的音乐课程模式,它对推进音乐教学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大人而言,音乐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而且可以抒发人的情感。对于小朋友来说当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开展各类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也就在于"激发幼儿对美的认知"。在幼儿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要能够让更多幼儿真正听懂这些音乐作品,就首先应该通过让他们多倾听、多表达、多做活动,通过他们的听觉及他们肢体语言来真正感受这些音乐,从而把他们真正带进优美的儿童音乐教学境界中。  相似文献   

20.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具使用的宗旨是服务于课堂。音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学生和教师自身特点,巧妙地选择和利用教具,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走进音乐,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