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水星(Mercury) 水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一个,平均距离是3600万哩。水星轨道的偏心率很大,是0.20,因此它与太阳的距离能自2860万哩变化至4340万哩。我们知道行星在轨道上的公转速率和它距离太阳的远近有关,水星在距离太阳近的时候,轨道速率大约是每秒35哩,在距离太阳远的时候,速率就成为每秒23哩。水星距离太阳最近,因此水星面的每单位面积上可以受到更多的太阳的光  相似文献   

2.
太阳视运动是人的一种感觉,是地球自转及公转导致的人与太阳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忒休斯号"已经进入减速的后期,淡紫色的开普勒-22b肉眼可见。这次航行意义非凡,对于航天事业来说,开普勒-22b是人类早在2011年就确定的一颗类地行星,这颗位于"宜居带"中,并且围绕着一颗和太阳相似的恒星公转的系外行星被NASA亲切地称为地球的"双胞胎"。只是开普勒-22b距离地球有600光年,按照当时宇宙飞  相似文献   

4.
时间是天体运动变化的标志: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月亮圆缺一个周期为一个阴历月,公历一个月则是地球公转一周的1/12左右;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太阳处在上中天为12时,在下中天为零时。随着时间的变化,自然界的温度、空气中的含氧量、来自空间的微粒辐射、地球的磁场强度等,也都随之变化;人类在适应自然界这些变化的同时,人体  相似文献   

5.
地球的自传轴与围绕太阳公转轨道平面不是垂直的,有一个66.5度的倾角,在公转过程中这个角度始终不变。这样,在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于是就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交替。夏季时,北半球光照时间长,南半球就是冬季。  相似文献   

6.
打破宇宙的规则 在我们的太阳系里,所有的大行星都沿着太阳的自转方向绕太阳公转,而且公转的轨道面与太阳的赤道面基本存在于同一个平面上,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太阳和它的所有行星都形成于同一片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分子云中的缘故。在引力的作用下,  相似文献   

7.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扑朔迷离的暗物质 地球距离太阳1,5亿千米,以每秒29,78千米的速度公转,围绕太阳转一圈是1年;而距离太阳14亿千米的土星绕太阳一周则是30年,公转速度只有每秒6.8千米;海王星和冥王星转一圈竟是100多年,绕太阳旋转更慢。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太阳磁场和太阳上几种常见的几种磁活动现象: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日珥和暗条,以及日冕层的日冕物质抛射.介绍了这些磁活动现象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0.
文捷 《今日科苑》2012,(6):55-56
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物体与地球相撞,将地球撞飞了一大块,这一大块后来就成为了月球。这次撞击还使地球的地轴倾斜了一点,因此我们的星球现在是在倾斜着绕太阳运行。这是两大改变。现在,在一年中,照射到北半球和南半球的阳光量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而不断变化——先是南半球向太阳倾斜,然后是北半球。这种循环促成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1.
法治理念是法治建设的理论向导,法治建设是在法治理念指导下的法治实践,二者呈互动之态。法治理念的发展需要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以提供思想原料,而法治建设只有在选择对法治建设历史经验客观总结、理性追求和逻辑升华而形成的法治理念时才会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考察法治建设进程与法治理念之间的关系实例参照。  相似文献   

12.
论类比三要素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石益祥 《科学学研究》2004,22(5):460-463
汤建民提出了类比的三要素,类比源、类比泉和类比知识单元,并对类比源和类比知识单元的选择作了初步的研究。本文则在汤的研究基础上深入一步,并对选择类比泉的类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尤其是把数学知识作为类比源的类比。在笔者看来,类比源、类比泉和类比知识单元的选择事关所类比对象的认识,决定类比成果的大小和意义。因此,研究如何选择类比三要素关系到类比的成功与否,其意义绝不亚于三个概念本身的提出。  相似文献   

13.
类比源、类比泉和类比知识单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汤建民 《科学学研究》2003,21(5):467-469
对于类比方法的研究,以前大多是从心理学或思维学的角度去进行,显得较为基础。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类比三要素“类比源、类比泉和类比知识单元”的概念,研究了类比过程中的两种最基本的知识迁移现象:知识抽象化和知识具体化,构建了类比方法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等重要,加强科普法治建设是保障我国科普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任务。文章立足于完善法制体系、实现法治目标,系统回顾了我国科学普及法律、制度建设的发展脉络、现状与成效,进而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指出了我国科普法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在总结世界各国科普领域的法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当前我国科学普及法治建设的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产品美度评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尔天 《科技通报》1997,13(4):245-249
通过对美的本质问题的研究,提出美度、产品美度的概念,并对产品美度特征、产品美度的评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产品美度评定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学界在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方面开展大量的、富有成效的研究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历史演化和科技文化历史发展的系统考察,缺乏科技法制建设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功能的深入挖掘,缺乏科技文化事件的深入挖掘,尤其是不重视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关系史研究。通过分析共和国科技史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事件来探讨法治科技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可以弥补上述不足,而且是研究共和国科技史的一个向度。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社会主义"两个历史之问,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并从这两个问题入手,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史实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所经历的艰难曲折为依据,系统地讨论和阐明: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决定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最主要和根本的动力。而作为反映和总结人类社会这一历史进程的理论——政治经济学,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必将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发展和丰富,有所扬弃,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中国革命的经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当代社会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特别是高度信息化、网络化与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不仅鲜明地表明: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对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的推动,还直接导致传统意义下的工人和农民群体正在萎缩,并将逐步消失。这就不可避免地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基本理论。文章作者提出的具体方案是:当今社会财富,即使用价值的产生和积累,并非简单的等于工人和农民创造的劳动价值,而是由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再乘以广义的科技放大因子。后者包括了智力劳动所带来的一切提高效率和创新的科技成果,以及规划和管理、市场推广、营销等带来的效率提高。在当今社会,这一效率因子,特别是某些高技术领域,可以很大。这就具体而定量地刻画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章还可以进一步证明:这一广义科技效率因子,就是古典经济学中的全要素生产率。这不仅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补上了当今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学概念,同时也给古典经济学中凭经验,唯象地引入的Solow residue(索洛剩余)参数,赋予了实体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宋桂霞  齐晓安 《未来与发展》2010,31(5):57-60,51
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利益矛盾和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利益矛盾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经济利益和谐的社会。本文在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利益分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实现经济利益和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徐新 《科教文汇》2011,(36):41-41,104
室内设计有特色显著的思维方法与模式,其综合性较强。本文通过对室内设计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图像图形分析的思维方法,以及提炼优化的思维过程等的分析和解读,确立了基于这种独特思维特征所构成的室内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20.
技术是什么作为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将技术界定为人类社会互动的一种生存现象,可以发现在共时性层面技术作为中介、装置与生活的三种生态。由此,一方面可望统一技术本体论上的实体论、工具论与社会批判论;另一方面,从历时性考察,也可以得到一种社会发展的技术政治学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