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中有这样一句:“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教材对“始扶床”是这样解释的:刚能扶着床走。“床”的含义在“注释”里没有具体的解释,在这里显然被认为是卧具了,即现代意义上的“床”。查阅有关资料,对此处“床”字的意义或语焉不详,或这样解释:“始扶床,是刚刚能扶床走路。由始扶床到如我长,时间只有二三年,未免太快,于理不合;但诗人写诗,似在夸张,极言光阴之快、小姑成长迅速,以表示兰芝对小姑的感情,并不是实指小姑已长大成  相似文献   

2.
一、“小姑始扶床”。教材注“始扶床”为“刚能挟着床走.”并凭此认为:“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四句“有语病”.理由是“因为兰芝在焦家只有二三年,小姑不可能长得这么快.”按课文注解,兰芝初来焦家,小姑才是一个一两岁的蹦学走路的稚童.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扶床”不是“刚能扶着床走”,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对《孔雀东南飞》中的“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四句,作了这样的注释: “这四句有语病,因为兰芝在焦家只有二三年,小姑不可能长得这么快,有人认为这四句是后人所添。”我认为这说法不对。因为在旧社会女孩子七八岁就开始缠脚;缠脚时行动不方便,所以要扶床走路。兰芝在焦家三年,  相似文献   

4.
"床"字怎解?《孔雀东南飞》中有这样几句:"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始扶床"课下注释为"刚能扶着床走"。上述几句注解为":兰芝在焦家只有二三年,小姑不可能长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与小姑告别,有这么几句:“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一些人认定:“四句有语病,因为兰芝在焦家只有二三年,小姑不可能长得这么快。”(中专语文第四册,第17页注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这...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五册<孔雀东南飞>一诗中,兰芝被遣回家时和小姑话别:"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译成现代汉语的散文句为"我刚嫁过来,妹妹还只能扶着床凳走;到今天我被迫还家时,你部长得快跟我一般高了."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中有这么一句话“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其中“长”有两种读音,一种读“chang”,一种读“zhang”,哪种读音更准确呢?历来说法不一,王力和朱东润先生都没有对此加以说明。仔细研读,笔者谨抒陋见,认为读“chang”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8.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历来为《孔雀东南飞》一诗难解之处。其难并不在于对此诗句本身的理解,而在于应怎样解释才能使之与前文所提到的“共事二三年”统一起来。对此问题,绝大多数选本(包括五年制高中语文课本)的解释大意是这样的:“新妇(刘兰芝)最初嫁到府吏(焦仲卿)家时,小姑(府吏之妹)刚能扶着床走路;如今新妇被驱遣回家,小姑已长得如同我(新妇)一样高了。”这样解释后,注者自觉前后矛盾,(因为前文所说刘兰芝到焦仲卿家  相似文献   

9.
语出《孔雀东南飞》,课本注为:按“新妇初来时……小姑如我长”,兰芝在焦家只有二三年,小姑不可能长得这么快。这是夸张写法,极言日子过得快。  相似文献   

10.
~~边 ,也就是服侍、照料长者。“新妇初来时 ,小姑始扶床”应理解为 :“我兰芝刚嫁到你家时 ,你 (小姑 )才刚刚开始学习服侍、照料老人。”据此推知 ,兰芝初来焦家 ,小姑已是一个十二三岁 ,初尽孝道的少女。待二三年 ,兰芝被逐 ,小姑已有十五六岁。在兰芝看来 ,自己“今日被驱遣”倒是小事 ,只是再也不能服侍婆婆了 ,好在已经“如我长”的小姑可以顶替自己服侍老人了。这与兰芝在上文中与婆婆告别时所说的“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兰芝尽管遭到“被驱遣”的不公正待遇 ,但临别之前始终想到的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小姑 ,想…  相似文献   

11.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著名的诗,但学术界对“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两句的有无有争议。文章从“扶床”二字的读音和意义的角度,推测小姑的年龄,说明这两句诗不但应该有,而且只有有了这两句诗,语意才前后贯通。  相似文献   

12.
说"床"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传统名篇,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谴,小姑如我长."对"始扶床",许多大中专文学作品选几乎都没有注释,现在通行的高中语文课本(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三册选有此篇,它注释为"刚能扶着床走",我认为这样的解释不妥.不妥之处,只要细看上下文的抵牾,便可清楚.理由如下:课文开篇写刘兰芝成长的经历"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颂诗书,十七为君妇",得知刘兰芝的年龄是十七岁,按古代"笄冠"之俗:女子是十五加笄,男子二十加冠.而刘兰芝加笄两年后,嫁给焦仲卿,在当时应该属于大龄晚婚了.那么仲卿家的小姑,如果这时才"刚能扶着睡床学走路"(笔者姑且按课本注释把"床"说成卧具)实属费解.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中“新妇”一词出现了十次。以第三者的口吻叙述时,用“新妇”,如“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文中主人公刘兰芝也自称“新妇”,如“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孔雀东南飞》第3节为:“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由此可以知道,焦仲卿、刘兰芝结婚已经两三年,刘兰芝应为少妇,而非新妇。那么为什么文中有十次提到刘兰芝时用“新妇”代之,刘兰芝也自称“新妇”?近日读桑逢康著《荣氏家族》,在“新妇”一词的问题上,我豁然开朗,《荣氏家族》P32中说:  相似文献   

14.
在古诗《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临别时对焦仲卿的妹妹说:“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为什么称丈夫的妹妹为“小姑”?这先得从“姑”的称呼说起。新石器时代,妇女在社会上处于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母权制为特点的氏族社会”。(《中国史纲要》翦伯赞)这时人类尚处于群婚状态,  相似文献   

15.
“小姑如我长”新诠蔡国相对于《孔雀东南飞》中的诗句“小姑如我长”,历来释者纷坛,但诸说皆难差强人意。本文予以辨析,试作新诠。一目前较为流行的意见大体可归纳为两种。第一种意见是把诗句译为:我刚来时,你才扶着床(学)走路;今天我被赶走了,你已经象我一样高...  相似文献   

1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烩炙人口的小诗《静夜思》。历来,诗中的“床”字皆释为睡觉之床。然而,我总觉得这种理解是不恰当的。在古汉语中,“床”字一般有以下四种用法:一、卧具(即睡觉之床)。如《诗经》“载寝之床”。二、坐具。如杜甫诗“乘月坐胡床”。三、井栏。如古乐府“后园凿井银作床”。四、器物的架。如笔床、琴床等。我们若把  相似文献   

17.
荠菜花     
前些时日去小姑家,小姑说去楼下转转,看小区绿化带里有没有荠菜花。我问干什么。她说:“明天是三月三,扯荠菜花回来煮鸡蛋吃。”我才想起是农历三月初三快到了。是呀,在我们老家,在那个遥远秀丽的小山村,有三月三用荠菜花煮鸡蛋吃不头疼的习俗。  相似文献   

18.
“却”应释为“退”山东省五莲县一中刘鹏翔现行高中语文第五册《孔雀东南飞》中有“却与小姑别”之句,课文下面注释为“回头再同小姑告别”,我认为其中的“却”释为“回头”欠妥,在这里应释为“退”。首先,从词义看,“却”在古汉语中释为“退”或“使退”这一意思较...  相似文献   

19.
我是大哥哥     
星期天,小姑带洋洋去公园,刚走出门没多久,只见一个小女孩边哭边慢慢走来,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妈妈——妈妈——”“喂,小姑娘,你怎么了?”小姑蹲下来问。“我不叫小姑娘,我叫小贝贝,我丢了妈妈了。”洋洋一听乐了:“不是你丢了妈妈,是妈妈丢了你。”“不,是我丢了妈妈,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刍议《静夜思》中的“床”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为诗的前两句 ,其中“床”的意思 ,人教版参考书解释为“睡床” ,因而把这两句诗理解为 :诗人看着床前银白色的月光 ,感觉好似地上的霜。对把“床”解释为“睡床” ,我以为不妥。查《辞海》“床”有三种解释 :(1)供人睡卧的用具 ,如床铺、床位 ;(2)安置器物的架子 ,如笔床、琴床 ;(3)井上围栏 ,如古乐府《淮南王篇》 :后园凿井银作床 ,金瓶素绠汲寒浆。联系诗意分析 ,我认为“床”应理解为“井上围栏”即“井栏”。其理由有二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