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翁方纲手稿本《翁批杜诗》乃一稀见版本,近由赖贵三先生整理校释出版。经梳理《翁批杜诗》版本源流,考知其存本五种,并阐明《翁批杜诗》在文献学、谱牒学、诗学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安志伟 《编辑之友》2012,(4):123-124,128
《一法通》是清朝晚期湖南学者吴獬编纂的一本儿童启蒙读物,这本书对今天的语文教育、汉语俗语研究和地方语言文化研究都具有意义.但就目前出版的各版本来说,仅仅是原文出版,缺乏整理和编辑后的版本,这不利于《一法通》的传播.因此,应对《一法通》进行重新整理和校注,且经过一定的出版营销策略指导之后重新编辑出版,以使这部蒙学名著能够焕发出应有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宁夏大学图书馆藏《水经注释》的版本为三种,以此对《水经注释》的著录及版本源流进行了梳理,并对馆藏的三种版本书首体例进行比勘。  相似文献   

4.
从清末至民国时期,《查理斯密小代数学》作为中学数学教科书,使用时间跨度长、版本多、影响大。本文通过对版本情况及具体内容的分析,论述了《查理斯密小代数学》在中国的流传情况和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子冶 《出版史料》2003,(2):124-128
我国普通教育教材改革的尝试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被称为第一套的由南洋公学师范生陈懋治等编的《蒙学课本》,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它虽称“蒙学”,并不是给没有读过书的儿童用的,很少听到被其他人采用;而且三册书现在仅能见到两课被转录的课文。次年,无锡三等公学堂俞复、丁宝书等编辑的《蒙学读本全书》,因文明书局出版后,适逢开始兴学,流传有相当年份,在教科书出版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但究竟年代久远,人们不容易见到,只能从张静庐辑注的《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中蒋维乔文章的五十多个宇中了解大概,难以研究。现在请子冶先生将《蒙学读本全书》卷端的序和编撰旨趣整理发表,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清末至民国时期,《查理斯密小代数学》作为中学数学教科书,使用时间跨度长、版本多、影响大.本文通过对版本情况及具体内容的分析,论述了《查理斯密小代数学》在中国的流传情况和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隆平集》是记载北宋太祖至英宗史事的重要文献,文章以时代为序,对《隆平集》各版本进行考证,并梳理其版本源流,阐明各本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编教科书,始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南洋公学所编的《蒙学课本》。自此以后,随着新式学堂的产生和民间出版机构的出现,编写教科书之风日盛,其中尤以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于陵子》托名战国时期齐国隐士陈仲子所撰,虽出自后人伪撰,但书中保存了陈仲子的诸多资料,对其文献价值应给予关注。《于陵子》现存最早版本为明《秘册汇函》本,乃《于陵子》后世各版本之祖本。文章对《秘册汇函》本及后世诸本进行梳理、考证,以明晰《于陵子》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10.
《寒山子诗集》版本研究匡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山子诗集》版本研究匡补段晓春(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对于《寒山子诗集》版本源流的专门研究,有已故万曼教授的《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以下简称《叙录》)和钱学烈先生的《寒山子与寒山诗版本》(《文学遗产》增刊16辑,又见其所著《寒山诗校注》前...  相似文献   

11.
善本与清本     
在我国现存的古代文献中,百分之八十以上为清代版本,而其中被确认为善本典籍的文献却只有极少部分。这种现象不仅与该部分文献的绝对存世量不相符,也可以认为是对清人在文献工作方面的成就重视不够。究其原因,一是观念的问题;二是从清版文献中选择善本是一项不熟悉和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实际的成果,但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文章就清版善本的选择问题从这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意见,以求方家一哂。  相似文献   

12.
刘桂芳  洪港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3):137-140
针对晚清至民国期间,教科书版权保护力度逐渐增强,著作者权益逐步受到关注,教科书版权立法逐步完善这一版权制度化历程,指出版权立法作为近代教科书制度建设的有力工具,对促进教科书近代化意义深远,可为当前教科书版权立法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曹之 《图书馆论坛》2006,26(6):341-346
清代是古籍版本学的繁荣时期。文章从同书异本研究、善本观、版本学家和标志性成果等方面论述了清代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晚清图书馆学术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和书目分析的方法对1950年以来中国大陆有关晚清图书馆学术史的论文和著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半个多世纪以来,晚清图书馆学术史研究一直不是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重点,核心作者较少,研究成果较少。该文建议加强晚清图书馆学术史的研究,以弥补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梳理晚清时期中文期刊的萌芽及其历史发展,介绍晚清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性中文期刊,研究晚清期刊在西学东渐以及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星鉴的<国朝经学名儒记>是继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之后对清代经学家生平及学术成就的又一次较为系统的总结.文章对<国朝经学名儒记>的内容和版本进行了梳理,并通过与<国朝汉学师承记>的比较研究,指出其价值与不足.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晚清图书馆学术史研究一直是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其中,西方近代图书馆文明在我国传播研究更是明显不足。笔者提出拓展研究视野,以晚清早期使臣群体输入西方图书馆文明为研究视角,加强、深化西方近代图书馆文明在我国传播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明实录研究》未能将现存的吴廷燮写本《明实录》作为一个重要的版本加以研究是一个明显的失误。吴廷燮写本《明实录》是抄本《明实录》中卷帙较完整的一部,多数抄自内阁明清档案,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总目》堪称清代乾嘉学术的代表性作品,总集的编纂也是清代学术风尚所及,《四库全书总目》对历代总集均有著录,从其对总集的定义到各总集的著录,凸现出了批评意见,即批判真赝错杂,批判先自表彰,批判互相标榜,批判略远详近,批判兼收滥采。  相似文献   

20.
梁鼎芬藏书活动及其对晚清图书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鼎芬是晚清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论文着重介绍他的主要藏书活动以及他对晚清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