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高质量开展高年级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库建设,提出了彰显核心目标指向、和谐融入专业教学、强调突出思政增益的建设思路。针对课程思政元素库建设,提出向心度、融入度、思政增益和思政绩效等评价指标,设计了评建一体的课程思政元素库结构。以“光纤通信”课程为例,阐释了课程思政元素库的构建和评价方法,为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元素库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军校专业背景课程有必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以惯性导航原理课程为例,阐述课程的特点,分析目前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探讨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和手段,希望能为专业背景课的课程思政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大思政”理念是新时代军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顶层思维,必然要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发挥育人功能,耦合思政课程的持续性与课程思政的深入性、思政课程的延展性与课程思政的专业性、思政课程的价值性与课程思政的使命感,巧妙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优势互补,进而达成军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4.
思政元素融入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与创编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立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及课程思政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从提升思想认识、深挖思政元素、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思政素质、完善保障制度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路径,以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育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与课程内容融合不紧密、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Windows网络系统管理课程为例,阐明课程思政设计理念和原则,提出了“围绕课程特色定目标、围绕课程内容挖元素、围绕元素找案例、围绕案例定方法、围绕方法评效果、围绕效果修标准”的“六围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经之路。工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偏向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难以融入思政元素,导致工科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难以开展。为解决这一相融问题,文章建议在工科综合前沿类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实现课程思政。通过对国内高校工科综合前沿类课程调研,发现不同授课群体所适宜的思政元素存在差异性。为推动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文章分析了工科专业不同授课群的课程思政教育差异性,并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道路工程学术前沿”课程为例,提出了适用于道路工程不同授课群体的差异化思政元素。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实质,然后分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辩证关系,最后提出了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的要点,包括找准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点:思政元素的提炼;解决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难点: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重视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构建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的激励点:优化教学督导和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建设的热点主题,从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思政提出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专业课教学的人才培养需求,详细分析课程思政包含的几个主要方面: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元素的审核,思政元素和教学内容的一体化设计,思政元素进入课堂的实施以及思政效果的反思与追踪,形成一个闭环的思政回路。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院校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标是在产教融合、理实一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格塑造、价值引领与技术技能培养的融合。以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为例,阐述了专业课建设课程思政的目标体系和全面挖掘思政元素的方法,探讨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材修订、线下教学、线上教学、课程实践”的教学过程的方法,最后提出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评价体系。探索构建“四位一体”思政育人体系的路径,以期为全面推进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有效载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学生受众群体大、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思政元素易于挖掘等优势。本研究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优势分析的基础上,从育人元素挖掘、知识结合方式、课堂展现方式、考核融入方式等方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在该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通,是培育合格幼儿教师的关键举措。当前,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宏观规划与有效指导不足,教师缺乏课程思政意识、对课程思政概念认识不清等。通过深入挖掘体现时代性的思政元素、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机融通、思政元素选择契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与创新性思维整合发展、讲述专业经典故事、立足传统文化拓宽思政教育广度等有效路径,能够提高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三全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建筑材料”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与育人实践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方向;其次,将课程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整合优化,深入挖掘各教学环节蕴含的隐性思政元素和显性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最后,设计了思政育人调查问卷和达成度评价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显著,证明了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希望课程思政设计理念与育人实践能为其他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思政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渗透到高职院校各专业课程中。如何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教育功能,以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体现课程思政的专业性是高职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立足教学实际,分析了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提出了信息时代背景下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探讨了化工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化工专业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价值,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化工人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探讨在采矿工程导论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并提出实施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专业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高采矿工程专业教学质量,为培养采矿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同时为相关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从价值定位、元素挖掘、课堂融入、考核评估等几个方面,就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根据课程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深入挖掘提炼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等基本问题,提出初步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6.
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气象气候学”课程为例,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通过深入剖析课程内涵,提取课程相关思想政治要素,从教学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建设和课程思政教学策略与方法等方面探讨该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结合OBE理念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目标,实现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有机结合,并在考核体系中体现课程思政目标表达成度,探索工程认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方法,为“气象气候学”课程乃至各类工程专业认证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初始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是我国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重塑人才培养质量观,并通过课程思政实现多方协同育人。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为研究对象,以构建蕴含思政元素的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目标为导向,通过探究材料专业核心课程群思想政治育人的体制机制,建立材料专业核心课程群课程思政建设路线图,明确研究路径。探讨开展课程思政的多种创新方法和途径,以形成材料专业核心课程群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做到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分析挖掘了“深度学习”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与内核,探索了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深度融合的方法与途径,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评价体系、教师能力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结合自己专业课程的特点,认真挖掘出各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科学地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堂中。阐述了《功能性食品》的课程性质及特点,整理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思政元素,设计了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以期为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类似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谌莉 《亚太教育》2021,(1):166-168
作为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和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人才培养力量,翻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尤为重要,但目前仍然存在课程思政效能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认识偏差导致重技能训练、轻价值观塑造;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不足导致“专业”和“思政”两张皮;课堂时空有限导致教师重说教灌输、轻学以致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作者提出了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注重思政元素专业融合、多平台联动拓展教学时空三方面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