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拍卖会”。说它特别,是因为它不是用父母挣回来的钱,而是用我们半个学期“先进个人评比”累计得分来“拍卖”。这个分数包含了学习和纪律等各个方面的表现,每一分都非常难得。  相似文献   

2.
一、分数评价法尽管我们坚决反对用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唯一标准的做法,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分数评价法在评价体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它仍然是一种十分有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表示分数,通常用“几分(母数)之几(子数)”。它的格式是:母数+(分)+(之)+子数。用“几分之几”来表示分数,在古代汉语中也同样存在,下面略举几例: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十分快乐的,许多师生都得其所乐,从中重新认识了自己,进入一种崭新的精神境界。但也有一部分教师以一种冷淡的心态冷眼旁观或是被动地接受,不能感受个中乐趣,从而束缚了自己,也扼杀了学生的发展机会。我们的传统教学已成为一种分数的教学。它用分数将学生分成优等、中等和差等生,用分数来遮蔽鲜活的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把学生困在书本里,锁在课堂内。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有意义的生活体验完全被淹没、被剥夺,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丰富意义和价值。教师被描述为一种孤独的职业。在传统…  相似文献   

5.
一提到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考试和分数。是啊,以往教师常常通过它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以学生的分数来评价优差生。家长只看自己孩子的分数,用分数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无疑分数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精神负  相似文献   

6.
马张留 《班主任》2009,(7):38-38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是习惯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荀子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我们教师也应该经常给自己打打分,  相似文献   

7.
1990年,夏斐事件在中国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给世人留下许多惋惜与思考,其中原始分数的局限性也充分暴露了出来。原始分数是指考生考试所得的卷面分数,通常用字母X表示,如夏斐同学语文考79分,数学考82分,这里79、82即为原始分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通常用原始分数来进行学生之间的成绩比较,判断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等。但用原始分数来衡量考生的成绩有许多局限性。第一、仅凭原始分数无法看出某学生成绩的好坏。例如某学生数学考试考到75分,仅从原始分数75分,无法看出该生在全体考生中的地位,因为考卷有难有  相似文献   

8.
一、再现分数的知识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分数”。关于分数,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分数由分子、分母、分数线三部分组成。生:我们在书写的时候,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生:如果把一个长方形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4。生:我对他说的有意见,必须是把长方形平均分,如果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14来表示。……师:老师也想说一些关于分数的知识。(在音乐声中,随着教师的叙述依次出现下面的几幅图)图1图2图3图4师:早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研究分数。他们用像嘴巴形状的图形来表示分子是1的分数,这就是古埃及人的14…  相似文献   

9.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讨分数的人     
徐慧芬 《小学生》2016,(4):40-41
阅读导航分数真是我们生活中顶顶重要的一个元素,它的数字高,我们就心情好;它的数字低,我们心情也就低落。它几乎成为了我们心情的风向标。这不,下面这个故事里,就有一个要向老师讨分数的孩子。他为什么要讨分数,又怎么敢讨分数呢?这件事对他有什么影响呢?赶紧到故事里寻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11.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是课标教材新增的教学内容。或许是新增内容,名家喜欢用它一展身手,新秀也喜欢用它小试牛刀。不过,与大家争相把它作为做课素材相比,笔者以为,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有几个普遍误区。  相似文献   

12.
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十一册第9页例3,是通过生产中的实例,用一平分长方形的方法,来阐述分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在练习三的第一题中,又用了三个类似的图形,对应着下面三个乘式,进行了分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巩固训练。教材这样编排,是让学生从数形结合的角度上,形象地认识每个分数与它对应的单位“1”的关系,从而为以后学习有关的应用题打好基础。所以,帮助学生学好这个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对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仿照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一道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有人会给出两三种解法,有人会给出四五种解法。我们要问,一道分数应用题究竟有多少种解法?本文试图抓住分数应用题的本质特征来分析它的所有可能的求解方法。我们选用下面的题作例子不失一般性,因为它既是分数乘法应用题方面的例子,又是分数除法应用题方面的例子,还具备较复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结尾设计一】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分数,你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分数来说一句话吗?生1:一个苹果把它平均分成3份,一份可以说成1/3。生2:我们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1/4。  相似文献   

15.
[题目]23/43的分子和分母减去一个相同的数,所得的新分数是3/7,求减去的这个数是多少? [分析与解]我们知道,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用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1除外)分别去除它的分子和分母,可以把这个分数化简为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在这道题中,  相似文献   

16.
复习的目的在于形成分数加减法知识系统,补救知识缺陷,熟练运算技巧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一、形成系统分数相加减,实质上是相同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因此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是贯穿纵横联系的基本元素,正确的计算可以用它来解释,错误的原因可以由它来说明——对此必须认真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另外从纵向联系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学习"实数"的有关知识后,我们知道无理数和有理数一样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教材介绍了像a这样的无理数,可以通过作图的方法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对应点.那么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数,也可以通过作图的方法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对应点呢?通过探究发现,对于像分数1n(n为整数)这样的数,同样也可以利用作图的方法在数轴上找出它的对应点.  相似文献   

18.
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包括了同分母的分数加减,异分母的分数加减,带分数加减,以及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四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加减运算,都涉及参加运算分数的分母问题。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分母”为线索,来综合研究分数加减法的教学。现说明如下。同分母的分数加、减,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能直接加、减。加减时,只要把它们的分子加、减,分母不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计算结果的要求: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有关算理、法则、要求,是分数加减法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实数     
一个十分典型的事实:一个面积为2的正方形边长,无法用整数或分数来表示.它从一个侧面直观地告诉我们,仅有有理数是不够用的,数的范围需要再一次扩张.引入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就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了.过去在学有理数时用到的数轴,现在数轴上的点,不仅有稠密的有理数点,也有稠密的无理数点.“实数点布满了整个数轴.”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2~63页。【教学过程】一、创造与分享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请在作业纸上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师:看来每个同学都写下了自己喜欢的分数,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分数,认识吗?(1218)老师有个要求,你能不能在你的作业纸上,写一个和它相等的分数?看看哪些小组能够写出不一样的分数。(学生试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