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做好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事关教育大计和民族发展未来。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存在心理认同上的“价值敷衍”、制度依存中的“价值失衡”、“专业质点”中的“价值虚化”、管理方式中的“价值缺位”等问题。基于新时代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确立“立德树人”价值理念,从价值认同、制度建设、“专业质点”、管理方式等方...  相似文献   

2.
价值定义略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几种价值定义,例如价值“实体说”、“属性说”、“观念说”、“关系说”及“价值是人”等,都有其合理与失误之处。同时,涉及价值范畴的几个关键概念或相关概念,例如主体、需要、目的、评价等及其和价值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澄清。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归纳出了科学的价值定义  相似文献   

3.
古代作家修养论包括作家的精神修养和艺术修养两个理论层面,精神修养与作品的思想价值密切相关,主要有“德”、“志”、“胸襟”等范畴;艺术修养与作品的审美价值密切相关,主要有“才”、“学”、“识”等范畴。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教育政策是价值选择的结果 ,教育政策研究必须重视价值问题。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由一系列价值原则及其理论依据构成。教育政策活动主体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基本问题和关系是教育政策价值基础的客观依据。当代我国教育政策应建立在“以人为本”、“教育平等”、“效益优化”、“可选择性”、“多样性”等价值取向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5.
徽商精神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尊儒重德”、“诚信重义”、“崇文重教”、“吃苦耐劳”等方面,徽商精神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现代企业经营管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功能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职能”、“作用”、“价值”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职业教育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本体功能、客观功能和价值功能,这三个层面应该分别从逻辑层面、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从新的时代高度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根本问题,集中体现了共同富裕、公平等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是中国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以自身功能不断满足社会与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价值实现经历从“潜在”状态到“显在”状态的发展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必要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潜在”状态受内外因素的制约具有客观性、差异性、动态性等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显在”状态表现为不断“挖潜”的过程,其显示状态具有程度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从“潜在”到“显在”的过程要具备主观、客观、中介和环境等基本条件。历经认识准备、运行过程以及反馈调整三个发展环节,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论心理辅导与咨询中的“价值参与”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心理辅导与咨询中,“价值参与”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价值导向”是“价值参与”的最佳选择。“价值导向” 主要方式有:价值澄清、价值归因、价值选择、价值干预和价值认同等。无论运用哪种方式或由这些方式构成的“模式”,辅导员(咨询员)均应遵循“价值导向”的基本准则。为使“价值参与”、“价值导向”正确而有效,辅导员(咨询员)还应着力于建立良好的辅导(咨询)关系,结合认知与情感的因素,并对道德发展的理论有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首先指出高校“80后”辅导员价值取向呈现出五方面的基本特征:即在体认主流价值取向的同时,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主体意识增强,思维趋于自我化;价值目标趋于多元化,但开放性、包容性特征明显;价值评价趋于理性务实,义利兼顾;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主动迎接工作的挑战等。市场机制、中西文化的融合、“80后”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低、社会认同度不高是影响“80后”辅导员价值取向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应从明确辅导员职业定位,加强主流价值取向对“80后”辅导员价值取向的引导、制约、整合力度,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完善机制、搭建舞台等角度加强对“80后”辅导员价值取向的引导。  相似文献   

11.
感知价值是消费心理研究领域的核心变量,感知价值结构与测量是系统研究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基础。感知价值结构研究历经从“平面单维”到“立体多维”的演变,感知价值测量研究也从“手段单一”发展到“方法多样”,但目前感知价值结构与测量研究还存在局限。未来研究应基于研究视角、研究观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操作等层面,建构“多维”“立体”的消费者感知价值结构模型,开发出适合我国消费者的具有普适性且能够适用于不同阶层、群体及发展阶段的感知价值系列化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2.
“后真相”是介于真相与虚拟之间,影响人们价值判断的社会现象,呈现出的理性乏力、个体思维固化、群体极化、媒体消费主义和娱乐化运作等时代特征,不断解构传统主流价值共识,从而引发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共识困境,主要表现为社交传播模式“的去中心化”、主流价值共识被冲击、传统信任体系被异化、价值虚无危机等。在这一背景下,针对“后真相”引发的价值共识困境,需要从价值引导、制度完善、公信力重塑、技术引领等方面建构全新的网络新秩序,刚柔并济的将主流价值融入社会大众的精神共识之中,进而有效消解“后真相时代”的价值困境,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3.
许茨的知识社会学具有现象学社会学的重要特征,本文通过剖析许茨关于“理解”、“知识库”、“多重实在”等核心思想,可以看出成人教育与许茨知识社会学之间的关联,而对成人教育中如何发挥“类型化”的作用、推广“关联性记忆”、关注“多重实在间的转换”以及重视“日常生活的价值”等问题进行讨论,使得许茨知识社会学的价值在成人教育领域得到了彰显.  相似文献   

14.
以“孙少平”为焦点,从积极的“个人奋斗”及其道德性、与“物化”对峙的精神独立意识、生存境遇与深在的生命价值哲学、“传统情感与“现代理性”的悖立与整合等等方面,对《平凡的世界》隐在的、深刻的“价值图式”作初步的叙事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旧动能转换是新时代背景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重要生产要素,需通过“新科技”“新模式”“新资源”“新服务”等新动能的转换,实现自身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更大更广范围的开发利用。“沂蒙精神”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典型代表,该资源的开发,需结合其资源禀赋,包括自身特点、价值、类型等,通过加快数字转型、变革思维模式、完善人才战略、重构服务体系等路径,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完成开发利用的升级。  相似文献   

16.
实事求是价值观是对人类价值活动、价值关系的概括总结 ,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实事”、“求”和“是”中有着丰富的价值论意蕴 ,是该价值观的基本范畴。该价值观同科学世界观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它由价值基础观、价值主体观、价值动机观、价值目标观和价值取向观、价值建构观、价值选择观和价值评价观、价值原则和价值方法观、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观等组成。该价值观的核心是讲求满足人民需要的实效。它有求实性、实效性、人民性、民族性等一系列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数学教育改革 ,无不关涉到数学教育价值的抉择与建构 ;数学教育的“训练价值”与“实用价值”、“知识价值”与“能力价值”一直处在“钟摆”与“嬗变”之中 ;新世纪的数学教育、尤其是数学课程改革 ,应该把握住数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特点 ,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 ,数学概括、抽象和推理、证明能力等 )的基础之上 ,促进学生理性和非理性充分、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者认为国内学术界对档案价值类型划分的研究忽视了文件转化成档案对其内在价值的变化的影响,使档案价值类型的划分失去了共同基础。提出“档案”作为划分档案价值类型的共同基础。同时明确档案的第一价值即文件价值的观点。文章指出,“归档”是文件转化为档案过程中内在价值发生变化的关键环节,但是作为文件管理深化的手段和技术程序,不能成为确定档案价值类型划分共同基础的障碍。统一对档案价值类型划分的认识,有必要对“文件”、“档案”、“文件管理”、“档案管理”等概念进行新的解释和调整。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培养“教育家型教师”为发展目标,以“协同联动”为发展战略,以“全面发展”为发展旨归,体现目标特色化、内容实践化、过程一体化、评价综合化等基本特征。从价值逻辑角度,“立德树人”的价值基点“、以师为本”的价值规范“、融合共生”的价值选择“、和谐发展”的价值旨归是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趣。从战略的角度看,实现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确立全面系统的发展目标,健全教师教育体系,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以及塑造良好师德师风。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是产生并流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理论范式和社会思潮.其“解构”理论在强调解放思想、张扬个性和主体思考、重构人际关系方面,提供了积极的思维方式.但“解构”在后现代思想尤其是“消极的”后现代那里,表现为一种注重“破旧”解构、疏于“立新”建构的否定性思维方式,在“解构”及“价值祛魅”思维中,传统的真善美的意义深度、价值的普遍性和相对确定性也被消解了,而在一味强调多元性、个性自由、不确定性等社会及其价值的“碎片化”过程中,也易走向价值相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甚至道德虚无主义.因此,对后现代理论范式及价值思潮的辩证把握和反思,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以及文化价值导向,对坚守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对文化生态和共同价值观、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与国家精神培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