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李四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他创建地质力学,提出构造体系新概念;提出古生物蜓科化石鉴定方法与分类标准,此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为微体古生物研究开拓了新道路;建立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学;在分析中国地质构造特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几十年来,他一直默默守候着自己的故园,用智慧与勤劳挖掘出雪域高原的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凭借着对事业的忠诚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在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羊八井”的佳话,将中国的高温地热资源勘查研究推向了另一个新的平台。他,便是西藏第一位院士——多吉。  相似文献   

3.
人物介绍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4,(3):F0004-F0004
李文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林学家,生态学家,长期从事森林生态、自然保护、生态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他率先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生物量的制图上,开拓了我国森林生物生产力的研究;提出了青藏高原森林地理分布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4.
苏丹 《科学中国人》2007,(10):36-39
李佩成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他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1966年研究生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他长期在我国西北从事农业水土工程,水资源与环境及国土整治等方面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多有建树。近年来他主持了国家项目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与再造山川秀美研究。最近记者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访问了李佩成院士。  相似文献   

5.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3):F0002-F0002,F000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为沙金庚研究员。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学研究所,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本所拥有一大批资深的专业人才,其中有12人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简介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其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8人。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周卫健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安芷生院士。  相似文献   

7.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于 1 995年 1 1月。其前身为刘东生院士、李振声院士等建议于 1 984年 1 0月建立、并于 1 987年 3月被批准为开放实验室的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该室连续四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近期目标 研究方向 :通过黄土与其它第四纪沉积物和生物遗存的性质、组构及形成过程的研究 ,揭示第四纪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的历史 ,辨明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 ,探索未来全球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为建立黄土高原良性生态循环系统和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近期目标 :在长时…  相似文献   

8.
人物小传:欧阳自远,男,汉族,1935年10月9日出生于贵阳。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是1961年中科院地质所研究生,曾负责我国地下核试验选场与综合效应研究,爆后验证成功,是我  相似文献   

9.
正林秉南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专家,他生前长期从事水力学以及河流动力学的研究,为我国水利科学的理论研究及其工程应用、为应对和解决三峡工程建设中的泥沙问题、为推动海内外水利科技界的学术交流和中国水利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最近阅读他的传记《智者乐水:林秉南传》,有很多体会,感动于林秉南院士赤诚的爱国之心,以及他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强国梦想奋斗的精神,特摘录一些他的事迹和读者朋友门分享。  相似文献   

10.
作为学者的他,儒雅、内敛、朴实无华;身居高位的他,深沉、智慧、字字珠玑。仿佛是在昨天,经历艰难,享受欢乐,无怨无悔,只因为对祖国母亲的依恋。几十个春秋岁月,他的忠贞信念从未改变。值此张院士八十寿辰之际,我们衷心地祝愿他,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相似文献   

11.
去年岁尾,我省又有三位专家光荣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就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朱兆良研究员。最近,记者慕名采访了他。朱兆良先生今年62岁,满面红光,精神矍铄,显然他还沉浸在刚当院士的喜庆之中。见到记者,他显得非常热情。朱先生是浙江奉化人,早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农学系、化学系,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在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他先后从事土壤和植物中钾、钙、镁分析方法的研究;土壤微量元素的研究;水稻与小  相似文献   

12.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拥有两个院士头衔:早在2004年,时年41岁的他就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并于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前不久笔者向他约了一篇署名文章,并替他代拟一段“作者简介”,其中习惯性地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头衔放在前面.没想到,征询王晓东意见时,他把这两个许多人引以为荣的院士头衔都删去了,代之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13.
“月光如泻笼江干,一曲离歌秣陵关。星火危崖采石渡,紫烟青霭铜官山。三载征程兴未尽,期年伏枥当思还。此身许国无多求,乐在图书山水间。”这首诗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常印佛院士的第一首诗作。立足地质,科学报国,这是他在风华正茂之际的追求,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一提起毛江森院士,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与甲肝疫苗联系起来,甲肝疫苗的成功曾被“两院”院士们评为1995年度中国科技界十大新闻之一。我们针对疫苗的研制情况采访了毛江森院士。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苑》2013,(19):64-67
对2011年的那次院士评选,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雷志栋至今记忆犹新:一个名叫陈明宪的厅官,因参评院士第一次走进了他的办公室。一年之后,陈明宪因涉嫌腐败落马。当时,雷志栋是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的院士,学部常委会主任,陈  相似文献   

16.
青春无悔,为研究蝗虫,他与寒风为伴,以大漠为侣,青藏高原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岁月流逝,抹不去他那铭心刻骨的死里逃生的回忆;淡泊名利,为研究蝗虫,他倾其所有出版书籍;老骥伏枥,志在为后人留下更多美好的东西而奋斗不息。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生物系教授印象初。  相似文献   

17.
"当选院士是荣誉,更是责任,是对我和我们整个团队的认可。"康振生说。对他而言,理想与责任之间,院士康振生和教授康振生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依然是他,不忘初心,无问西东。"我们是从田间地头走出来的,还是要回到田间地头上去,要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努力用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和创新成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苑》2014,(1):11-13
<正>【"院士造假遭举报"事件真相之一】院士遭举报论文造假专著抄袭前不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师王宇澄举报他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学术抄袭、科研成果剽窃、院士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记者经过一个多月的明察暗访,发现了举报背后更多鲜为人知的秘密。王正敏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医生,200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王正敏申报院士的时候,王宇澄正是他的秘书,目睹了王正敏为当上院士论  相似文献   

19.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5):F0004-F0004
裴荣富致力矿业工程勘查和科学研究55年,提出了“成矿偏在性”和“异常成矿”等新概念,为在全国开展找矿提供理论基础;在国内外主持5项重大矿产勘查工程和30余矿床地质勘探与矿山开采工程验证对比研究,为我国的地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最高奖和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20.
王庆 《金秋科苑》2014,(5):29-33
我们现在吃到的很多食品的"香味"都来自孙宝国的科研成果;他是我国食品科学领域仅有的三位院士之一,如果仅限于香料研究那么便是唯一的院士。孙宝国几十年来琢磨最多的是怎么吃得更香。他是哪家知名饭店的金牌厨师?不,他基本上没时间做饭。他是民间的美食爱好者?也不是,他经常吃个汉堡就算填饱肚子了。不过,在国内的食品业界,他可是著名"美食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