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新闻战线》第1期发表袁建达的文章《“告记者”引出的反思》。读后想谈点不同看法。袁文首句说:“记者最恨‘告记者’的人。”这一论点(实际是袁文的主旨)有失偏颇。通篇文章给人一种印象:记者不能告,记者怕人告。笔者大小也是个记者,曾多次写过批评报道,被人家按住穿“玻璃小鞋”,险些上法庭。但我却  相似文献   

2.
今年《新闻战线》第1期发表袁建达的文章《“告记者”引出的反思》。读后想谈点不同看法。袁文首句说:“记者最恨‘告记者’的人。”这一论点(实际是袁文的主旨)有失偏颇。通篇文章给人一种印象:记者不能告,记者怕人告。笔者大小也是个记者,曾多次写过批评报道,被人家按住穿“玻璃小鞋”,险些上法庭。但我却从来不怕告,没有人把我怎么样,因为我写的批评报道事实是准确的,被批评者可以从其它方面给我“捅刀子”,但他们却不敢拿着报纸对簿公堂。对“告记者”应有全面的认识。其一、告记者是历史的进步。以前,即使有了失实报道,被批评者也不敢去告记者。现在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作为公民的被批评者在受到损害时,懂得了用法律保护自身的权利,那么,告记者是正当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愈来愈多的告记者现象,在新闻界引起震动、困惑、忧虑。总编和记者面对这种打官司的新情况,感到难以招架。有的报纸总编叹息:一个月里报社就收到4张法院传票,我现在得把三分之一的精力用在打官司上。有的记者也感到:写一篇批评稿,比写十篇其他稿件费事得多,给领导和自己都添了麻烦,还是少写或不写为好。这些思想反映了新闻界在告记者“热”这种现象面前的一种复杂心态,说穿了也是一种畏难情绪。这种情绪在新闻界正在无形地产生着一种消极作用,抑制了舆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我认为,产生这种畏难情绪根本在于我们只从消极的一面去认识告记者“热”这一现象,而没有透过这一现象捕捉它的本质所在。首先,我们应正视这一现象的客观存在。这样才能用清醒的头脑去观察,分析、认识告记者“热”现象,这时我们就会发现舆论  相似文献   

4.
写下这个题目,妻在一旁笑了:“你这不等于是说,不进厨房不做饭,不用嘴巴不吃饭嘛!”其实,这正是我当军报驻站记者15年成长进步的一条基本“经验”。现场,按照新闻“5个W”讲义,是“产生新闻、发现新闻”的“地点”。我学当记者,学写新闻,是从现场学步的。“不知道稿子怎么写?你到现场去看看,去转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 “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吗?”“用脚底板写新闻.” “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杜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 “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适合当记者,如果想发财致富,请不要当记者,如果对苦难冷漠,就不配当记者.”  相似文献   

6.
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亲身体验他们劳动的酸甜苦辣,并在体验中进一步采访。在一般情况下,记者扮演的是“你做我写”的角色,不直接参与被报道者变革现实的实践。这是由记者职业的特点决定的。记者不可能对他所报道对象从事的社会实践事必躬亲,然后再去报道。但是“你做我写”,记者获得的只是间接知识,缺乏亲身体验,不能不说是个缺憾。体验式采访,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憾,变“你做我写”为“我做我写”。尽管每一次体验的时间有限,但对常年扮演“你做我写”角色的记者来说,还是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7.
当记者几乎天天都要写新闻,若要问一年写了多少新闻,恐怕连自己一下子也回答不出来。别看新闻写得不少,但要获个大奖却真不容易,所以,有的记者把采写出获奖新闻形象地叫做“沙里淘金”。如果每年都能淘点“金”出来,对做记者的来说,可算是可喜可贺之事。我做记者10余年,也淘得一点“金”,这其中1996年采写的《农民出资奖园丁》,荣获河北省好新闻二等奖,奖项虽不算高,但给我的感触却很深。我觉得要写出好的获奖作品,唱好“识金”、“抢金”、“掘金”的“三部曲”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自十六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出现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记者以来,人们一般认为;记者就是写新闻报道的。久而久之,新闻界从事记者职业的同仁也似乎接受了这一观点。报纸记者说,我是写新闻报道的;电台记者说我是写广播稿的;电视台记者说,我是拍片子的。就连这些新闻机构的编辑,也大都持类似观点,只是把一个“写”字换成了“编”字。照此看来,“编写”新闻稿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便是理所当然的了。当然,“写新闻”、“编稿子”对记者(编辑)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新闻工作的常识告诉…  相似文献   

9.
看了今年《新闻战线》第5期毛志远同志写的《“告记者”两面观》一文,本人感慨颇深。故也想就个人体会谈谈对“告记者”的一点浅见。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先后在所在新闻单位主持近10年的财贸报道。财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服务业、工商管理、物价等。因同市场和人民生活打交道,牵涉舆论监督的领域比较广,搞的批评报道也就多些。近10年来,经我参与和直接主持的批评报道达百余起,其中重大  相似文献   

10.
望潮随想     
一、记者也要找市场“不找市长找市场”。这是记者写企业家的变化。其实,记者也应该作如此转变,至少要多找市场,相对地少找市长。市场,对记者来说有两个。一个是经济市场,一个是“稿件市场”。搞商品经济,市场是最能生动活泼地反映经济生活状况的场所——不是狭义上的那个搞交易的地方。市场是“晴雨表”,市场又是结合部:生产,流通、消费的结合部;经济和社会的结合部。许多好新闻从这  相似文献   

11.
望潮随想     
一、记者也要找市场“不找市长找市场”。这是记者写企业家的变化。其实,记者也应该作如此转变,至少要多找市场,相对地少找市长。市场,对记者来说有两个。一个是经济市场,一个是“稿件市场”。搞商品经济,市场是最能生动活泼地反映经济生活状况的场所——不是狭义上的那个搞交易的地方。市场是“晴雨表”,市场又是结合部:生产、流通、消费的结合部;经济和社会的结合部。许多好新闻从这里产生。可惜,现在公认有本领的“市场记者”还不多。善于从市场入手剖析经济现象的高手也还不多。随着我国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记者这方面的观念确实需要转变。“稿件市场”——版面,更是许多记者疏于研究  相似文献   

12.
香港《镜报》九月号上有一篇文章,叫《上海出现告记者热》,例举最近发生在上海的告记者怪事,而且记者总是输掉,在法律的处理中,一种权的作用影影绰绰存在。正如《镜报》所说,一个出名的战斗英雄,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不用打官司,胜负已经分明了,因为好不容易树起来的一个标兵,唱一支歌拿一点报酬,其老婆也沾点光,算得了什么?“保帅丢卒”,卒,天生有被丢的命运,有什么办法呢? 我想讲的倒是那件“疯女案”。“疯女”一案,两位记者被判有罪,据说是由于“报道失实”。一张报纸、一个刊物所作的报道,当然首先要求真实。真实是报纸、刊物的生命,离开了真实,便不成其为报道。但什么是真实呢,恐怕就不是此亦是非,彼亦是非,而要有客观的根据。从“疯女案”这个故事来说,疯不疯,是真疯或假疯,是过去疯还是现在疯,是永久疯还是偶然疯,这中间就是判断失实与否的根据。一个新闻记者的采访,犹如一个医生的诊病,不管中医  相似文献   

13.
新闻要突破老框框,多写评述性新闻是个好办法。应该说,目前评述性新闻太少了。有人说,一个记者只有写好报告文学,逐步向作家靠拢,才有出息。这是片面的。记者就是记者,记者的工作不是作家所能代替的,记者也不一定当“候补”作家。记者有自己广阔的道路,记者的地位和作用也不低于作家。但是,好的记者也确实不能满足于写一般新闻,而应该成为时事评论家。我国和世界许多名记者都是评论家,他们的主要武器之一就是写评述性新闻。  相似文献   

14.
近闻新闻队伍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流记者搞承包,二流记者炒股票,三流记者拉广告,四流记者拿红包,五流记者写头条。”这句顺口溜当然是带着几分夸张的色彩的。但是,那前“四流”谁也不能说不存在。搞承包者,不仅承包在本市,而且还搞到市外、省外;炒股票,当然就不用说了,记者信息灵通,颇认行情,不仅是“炒家”,而且还是“赢家”;拉广告,这显然早已是记者的“副产品”,可谓“起步早”,又是“专营”项目;而拿红包,这似乎也不是新鲜话题,只是近来“有偿新闻”写得范围越来越大,红包分量越拿越重。人说,记者应该成为多才多艺、行行通晓的“杂家”,这真是“名不虚传”了。  相似文献   

15.
记者的工作不外乎“采”、“写”两个万面。这两个方面都离不开知识。 先说“采访”。这首先是一种与人的交往,而且还不纯粹是一种平等的交往。你是有求于人的,要向人家要东西,要人家给你谈,这首先要建立信任。采访一开始,对方也在研究你,看值得不值得对你谈。这是一次有趣的交谈呢?  相似文献   

16.
记者三问     
三问之前,先说几句题外话。一位记者,晚上在家埋头写稿,媳妇大人给他端来一杯茶,往桌上一放,随即叉手言道:“没明没黑地写,谁爱看你们那些废话呢?”这位记者一愣,如梦方醒地停下来,“是呀!成天写稿,很少想人家爱看不爱看。”如此自言自语一番之后,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把写好的几页稿纸给撕了。这是个真实的镜头,摄自我的一位同行的家里。后来我们三个人议论了起来,觉得记者应把读者称“爷”。吹牛的还称其“侃爷”呢,默默无闻的千百万读者,为什么不能称其“爷”呢?商人把顾客称为“衣食父母”,领袖人物常常把百姓称为“父老兄妹”,我们这些希望读者听信自己写的记者,不该叫声“读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问:“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答:“用脚底板写新闻.”问:“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答:“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社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问:“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  相似文献   

18.
这几年的文艺现象,对也算是“文人”之一种的记者来说,应该是或多或少、或此或彼地总要有些接触。因此写文艺报道,特别是写文艺方面的新闻综述,常常写的是眼见耳闻的一种印象。这说难也难,说不难也真容易。这要看怎么写。11月5日,人民日报三版头条刊载的新华社记者袁晞采写的《中国文坛舞台呈现多样化态势》的综合消息,就是这样一篇让读者读来叹服、而记者写来又显得十分洒脱的稿件。这确是一个难写的题目。面对街头琳琅满目的小书摊,面对一个个的国内国外影展,面对或唱京戏或  相似文献   

19.
把新闻写得简洁明了,生动活泼,是每一位记者梦寐以求的事.要做到短小活泼,有很多因素,但不写套话,能用三个字说清楚的就不用五个字,这是起码的要求.这里就“进行”及相关结构作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会议报道上稿易,但出好稿难,以至于一些有识之士告诫年轻记者“多往基层跑,少在会堂转”。笔者作为一个政协机关报的记者,不“泡会”是不可能的,不写会议报道也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记者在搞好会议报道的同时,能跳出会议写新闻,从“茬子”里面逮“活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顾名思义是一个“会”。它是以会议为载体,达到履行职能的目的。除全委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