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养士始于春秋,盛于战国。那时有一技之长的人为出人头地,投奔权贵做门客是捷径之一;权贵们为扩大影响,也要广招门客,以壮门庭,力图取得政治博弈的优势,门客  相似文献   

2.
孟尝君出关     
战国时期 , 各诸侯国中炙手可热的权贵们 , 多有豢养门客的风尚 , 最著名的有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无忌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 他们被后人并称为“战国四公子”。而“孟尝君出关”的故事则是通过其戏剧性、趣味性客观展现出“门客”这一阶层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先看《史记 · 孟尝君列传》的记载—— 齐闵王二十五年 , 齐闵王二十五年 ,复卒 ( 最终 ) 使孟尝君入秦 , 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 人或 ( 有人 ) 说秦昭王曰 :“孟尝君贤 ,而又齐族 ( 齐国王族 ) 也 , 今相秦 , 必先齐而后秦 ( 关照齐国屈损…  相似文献   

3.
阅读毛遂     
他,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而你,只是他众多门客中的一个,做了三年门客却不曾展示过自己的才能。秦赵一战,赵国大败。为解邯郸之围,平原君决定带领二十个文武双全的门客去说服楚王结盟。十九个,他慨叹门  相似文献   

4.
"孙武"辨     
破楚战争前后,没有“孙武”生存的空间。孙膑以后的战国诸子,在“孙吴”连用时.根据上下文意思,“孙”全都是指孙膑。是吕不韦的门客们编造了“孙武”故事,司马迁依据这个故事给“孙武”立传。  相似文献   

5.
志在四方     
<正>1.战国中期,各国贵族大量收养门客,一时成了风气。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是惠文王的弟弟,又长期担任相国的要职,他收养的门客就有好几千人。2.在这些门客中,有一个叫邹文、一个叫季节的,都是没有什么抱负的书生;他们投奔平原君,只不过是为了混碗饭吃而已。3.一天,鲁国的子高(孔穿)来到赵国游览,很快就和邹文、季节两人交上了朋友,彼此相处得十分融洽。  相似文献   

6.
鸡鸣狗盗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招纳了三千余人做门客,这些人中做什么的都有。有一次,孟尝君率领宾客出使秦国,结果被秦昭王软禁起来。为了逃出秦国,孟尝  相似文献   

7.
百科快餐     
“一字千金”的由来战国末年,吕不韦在秦国执政时,特意组织其手下的门客编写了一部叫《吕氏春秋》的书,此书编成后,吕不韦让人把它挂在成阳城门上,向人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中,常常见到“门客”、“食客”、“清客”这类名词,它们字面虽有些不同,但它们的含义却基本相同,指的是无固定职业而受聘于人、作些帮忙或“帮闲”的人。这类人的成分很复杂,有赋闲的小官僚,有失意的士人,还有贩夫走卒、“鸡鸣狗盗”之流。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蓄客之风很盛,如孟尝君等“四公子”就各养了一大堆“食客”。此后历代相沿,此风未泯。如大家熟悉的“毛遂自荐”故事中的毛遂,就是赵国平原君的“食客”。编写《吕氏春秋》的是秦相吕不韦的“门客”。这类人平时比较清闲,有的还故意装出一副“儒雅清高”的样…  相似文献   

9.
毛遂自荐     
战国时,有个叫毛遂的人,是赵国平原君门下的食客。毛遂投靠平原君三年,一直没有表现才能的机会。不久,秦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平原君奉命到楚国去讨救兵,他选了十九位文武双全的门客一同前往楚国,  相似文献   

10.
鸡鸣狗盗     
《家教世界》2009,(3):9-9
成语鸡鸣狗盗发音ji ming gou dao释义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出处《史记·孟尝君列传》相传,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百科》2015,(5):11-14
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练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晚期秦相吕不韦(约前290—前235)集合门客所编写的一部论说性散文著作。内容汇合先秦诸子各派学说,目的在于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文章组织严密,善于设喻,运用寓言、故事说理,颇为生动。《察今》是《吕氏春秋.慎大览》中的第八篇,这里稍有删节。  相似文献   

12.
历来对叶梦得最大的争议就是认为他作为蔡京的门客,"以门户之故,多阴抑元祐而曲解绍圣"。从叶梦得与"绍述"权贵的关系、与元祐党人及其子弟的交游、对新旧法的评价等方面分析,叶梦得非"绍述余党",他同情元祐党人,反对立元祐党碑,与元祐党人及其子弟关系密切融洽,他对新旧法的评价客观公允,对绍述之政的批评也是正确的,不存在阴抑元祐。  相似文献   

13.
"门客"是先秦时期独特的社会群体,论文针对"门客"为养者效力的方式、"门客"为养者效力的动机、"门客"在养者门下所处的地位等三方面对其进行分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种种"门客"的行为动因有趋利性和交换性,但是以客观视角来看待"门客"精神,其可贵的品质——独立人格意识和自由不羁精神、诚信意识、道义观念,仍然值得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14.
"士"是战国时期最活跃的社会阶层,他们不仅创造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而且还锻造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士人精神。《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是恃才自信、知恩图报、深谋远虑的门客冯谖形象。本文通过对"士"这个阶层形成的分析,结合《冯谖客孟尝君》中的冯谖,进一步探讨战国"士"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说秦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在这必然的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付出和艰辛,有秦顶层设计的未雨绸缪,有一群想为秦的兴盛而鞠躬尽瘁的门客,更有秦的千千万万的子民的辛苦劳作,才有了秦的统一。秦带给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千年之后,当我们再次踏上战国那硝烟弥漫的古战场,再回味秦朝统一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一、毛遂自荐:宣传自己,张扬个性毛遂,战国末期大梁人,身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三年未得展露锋芒。时值秦乘胜围攻赵都城邯郸,毛遂于下座挺身而起,道:“毛遂愿往。”平原君遂生轻视之意“:贤主处于世间,恰似尖锥处于囊中,其锋芒亦现,今先生居此已有三年,却未曾听左右提起过  相似文献   

17.
名人谱孙膑,战国时齐国人,生于战国中期的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鄄城一带)。孙武后裔,真名失传,著名军事家。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20年。相传他曾与庞涓同时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了多篇记叙战国时代门客活动的文章,许多门客的故事也为学生所熟悉,源于这些故事的成语典故,更是广为流传.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些散见的门客事迹,激发人们进一步了解这一问题的浓厚兴趣.现在本文对门客的有关问题作点介绍.战国时代有权势的人家供养许多门客为自己服务,这叫做养士。投靠了主人的“士”又叫“门客”、“食客”、“舍人”.如《史记·魏公子列传》:“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至食客三千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取“食客门下”(亦称“门客”)毛遂等二十人去楚国订立合纵盟约,而当楚王  相似文献   

19.
《曹风·候人》一诗,后人大多认为是女求男的情歌或是刺权贵之诗。此二说似乎有道理。然女求男的情歌说与古代的服制不符,刺权贵说则没有挖掘诗中暗含的"鱼"的深层内涵。探析"候人"、"彼其之子"和"季女"的身份,并从挖掘"鹈鹕在鱼梁上捕鱼"、"荟兮蔚兮,南山朝"和"饥"的深层内涵入手,证明该诗写的是曹国大夫以上某位官僚(彼其之子)任意霸占曹国一位候人已成年的小女儿(季女)为自己的妻或妾,然后又随意抛弃了她。  相似文献   

20.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该书体现了吕不韦的治国思想,吕不韦的治国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三条主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以治理天下为中心,而“三条主线”是指关于国家、君臣及治民的理论。《吕氏春秋》中体现的政治思想顺应了战国末期文化思想统一融合的趋势,为秦国的发展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