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古代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经典中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生动鲜明的节奏韵律、真挚质朴的情感,成为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瑰宝。诗歌教学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承担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品赏语言、感知情感、体会情怀这三个方面例谈如何进行高效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优秀诗歌流传于世,这些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漫长历史上,曾出现过《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这些古典诗歌,是我们的祖先的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让当代中学生学习这些古典诗歌,去感受这些艺术精品的魅力,从中得到性情的陶冶和美感的享受,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所确立的“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一目标,也同样适用于古典诗歌的教学.诗歌能够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自我感受,它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比散文更凝炼、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性、鲜明的节奏和韵律.通过诗歌教学来进行思想教育,历来是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孔子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所谓“诗教”,就是通过诗歌教学来“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以诗比民”,“以诗教民”(《经解篇》).古人尚且如此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今人更不应忽视诗歌教学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感情,领会诗歌表达感情的手法,品味其音乐美、意境美、语言  相似文献   

3.
旧体诗有严格的格律,注重诗歌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而现代诗歌在感情抒发上则显得更加奔放。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诗歌”开展诗歌教学呢?一、诗歌教学从朗读中开始现代诗歌语言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先教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才能让学生品味到诗歌的语言,体验到诗的感情,从而领会到诗的意境。首先要读准字音和节奏。要求学生在语言层次上通读全诗。发音方面,吐字清晰,准确有力,应根据诗  相似文献   

4.
古代诗歌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剪影,也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幅画卷。朗朗上口的韵律、情景丰富的采写、深刻入微的哲理、浓重饱满的情感都使得古代诗歌长久不衰,时至今日,古代诗歌仍显得十分精致隽永。作为我国语文教育体系中固有的一部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古代诗歌的音乐美、形式美与画面美都有着深刻的体悟。而对于我国古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部分学生则没有进行细致的考究。本文主要就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中的哲学智慧进行了鉴赏,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5.
古代诗歌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剪影,也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幅画卷。朗朗上口的韵律、情景丰富的采写、深刻入微的哲理、浓重饱满的情感都使得古代诗歌长久不衰,时至今日,古代诗歌仍显得十分精致隽永。作为我国语文教育体系中固有的一部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古代诗歌的音乐美、形式美与画面美都有着深刻的体悟。而对于我国古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部分学生则没有进行细致的考究。本文主要就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中的哲学智慧进行了鉴赏,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6.
董国英 《考试周刊》2010,(32):39-40
对英诗的鉴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凡赏诗者无不为英诗的音乐而叫绝。诗歌的音乐性在于它的音韵和节奏。音韵可以加强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增添艺术趣味;诗歌的节奏匀称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只有全面了解英诗的音韵和节奏,方能真正领会英诗美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诗歌有一定的格律,富有节奏感、音乐美。通过声音显示出音乐旋律的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生动有力地再现诗歌的思想内容,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诗歌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8.
刘玉娟 《学语文》2013,(6):72-7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古诗词作为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代表之一,无疑可以让学生“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所以,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认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由时代特点、作者信息、思想内涵和艺术之美四个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取之不尽的美的宝藏。小学诗歌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形象美、意境美,让古诗文在悄然无声中培育学生诗意的情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性歌曲是以古代诗歌为基础的,在演唱古代诗歌艺术性歌曲的时候,除了要注重歌唱的技术和歌曲的意境之外,还应该注重古代诗歌自身的韵律和节奏,要把古代诗歌本来的味道演绎出来。声乐老师可以把古代诗歌的欣赏融入音乐教学当中,让学生领悟古代诗歌艺术性歌曲所蕴含的意境、情感和文化,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情感体验和歌唱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先秦时代的口头语言演变而来、最终定型为书面语言的文言文,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载体,其为劳动人民耳熟能详的优秀篇章成为后世启蒙学习的范本,有不少选人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激发当下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时代,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既有喜悦又有苦痛,但一般都是深恶痛绝的。除古典诗词篇幅短小、讲究音乐节奏、朗朗上口外,篇幅长的文言文晦涩难懂,难以走进师生心里,也难以带领师生走近作者,走进当年的时代生活。因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初中生要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目的。高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相似文献   

12.
《春》是一篇精美的抒情散文 ,其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构思美……美无处不在 ,俯拾皆是。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春》之美 ,使学生的心在美中纯化 ,情在美中升华。语文新课标指出 :欣赏文学作品 ,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春》的语言优美、凝练 ,极富表现力。作者不但遣词造句精当无比 ,字词锤炼技法高明 ,而且善用精妙的比喻、形象生动的拟人、富于节奏的对称和排比、亲切自然的口语……使文章句句放射出美的光芒。可以说 ,作者用语言的艺术呈现出一个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的真切的春天。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引导…  相似文献   

13.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诗之国度。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古典诗歌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浩瀚的作品,那里有无穷的宝藏。学习、鉴赏古典诗歌,可以让我们获得极其丰富的营养。一、反复吟诵,体味诗歌的音乐美我国的古典诗歌向来就是与音乐密切相关的。乐府诗来自乐府、唐绝句、宋词、元曲,一直到明清时的调、小曲,都是人乐的。诗人写诗、词人填词,都要讲究音韵与节奏的和谐,使诗、词富有起伏跌宕的韵律和流畅回环的乐感,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在初中的语文教材里,有大墨的古典诗歌。清人刘大魁说:“积字成句,积…  相似文献   

14.
古诗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语文新课标也特别强调:"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担负着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而中国古代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又是民族文化之精粹.所以我们要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开发好古人留下的精神和语言宝厍.  相似文献   

15.
古诗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语文新课标也特别强调:"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担负着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而中国古代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又是民族文化之精粹.所以我们要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开发好古人留下的精神和语言宝库.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诗歌富于想象,语言凝炼,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具有音乐美、图画美、想象美等特点,因此,诗歌教学应注重阅读教学的训练,使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去理解诗歌的内容,品悟诗歌创造的情境,感受诗歌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激情,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在借鉴和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探索出一条诗歌教学之  相似文献   

17.
节奏的概念,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出现很早,汉代出现的《礼记·乐记》中就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的话。今天,我们弄清一下古代诗论中的节奏的概念,理清一下古代诗歌节奏的发展线索,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形式,对于研究新诗批判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艺术中的艺术,充满神奇的美的力量。它承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源泉,是连接中华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小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语文新课标对学生背诵优秀诗歌数量、篇目都做出了要求,显示了新课标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李艳 《教师》2013,(28):75-75
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小学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文化情感的渗透,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注重积累,注重诵读,注重感悟;让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美与语言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音乐融合式教学将诗歌、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结合起来,运用语言、造型、表演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和方式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爱好美,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升华。歌曲是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文学表现的艺术形象是具体的,多含有联想的造型性。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的韵律节奏同舞蹈的形体动作是契合相融的,在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