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真理的内容(应该是真理的对象)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社会实践是客观的这样两个论据,无法支撑起真理是客观的结论。真理是主观的,首先表现在真理的内容(不是真理的对象)即反映在人们头脑中作为观念形态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主观的,其次表现在真理的形式也是主观的。坚持真理是主观的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同时也不会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结果。恰恰相反,坚持真理是主观的不仅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真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内容 ,也是整个哲学的主题。哲学的本性即在于追求真理。对真理问题研究的广度、深度 ,标志着哲学的时代性和发展水平。正基于此 ,本文对真理的本质、真理的基础、真理的产生和发展的辩证过程、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的基本类别、获得真理的方法、真理和谬误的关系以及如何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如何以真理为指导构建理想并通过实践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等等 ,作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探索和研究 ,旨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做点力所能及的思索。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恩格斯和列宁都有关于真理问题的探讨,根据时代提出的问题,两人都在坚持真理上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方面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的永恒真理强调真理的条件性,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针对俄国的马赫主义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列宁对恩格斯继承和发展的地方在于探讨了关于实践标准的辩证性问题。恩格斯和列宁的真理观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来自马克思主义内部和西方哲学界的质疑和挑战。关于真理问题的探讨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丰富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以及对当前中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这是一个涉及如何把握真理这个哲学范畴的科学含义的重要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探索真理,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并用真理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什么是真理呢?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真理的这一规定,是符合马列主义真理观的.真理是认识论的范畴,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选集》第二卷第121页).真理的本质属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  相似文献   

5.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探索了一套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要遵循和坚持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准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探索"接近"真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酥脆短语     
名人名言真理不是一种铸币,现成的摆在那里,可以拿来藏在衣袋里。一一莱辛坚持真理的人是伟大的。一一雨果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  相似文献   

7.
在真理的本质属性这一问题上,“客观真理说”与“主观真理说”都存在着形而上学的缺陷,要克服这一弊端,就要从真理属性的多样性出发来认识真理的本质属性问题。真理的科学性才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谬误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中的一对矛盾,二者既有着原则的界限或本质的区别,又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妇,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黑格尔曾指出:真理由错误而产生,只是由于发生错误,真理才会出现。所以,深入探究谬误的有关问题,揭开谬误的底蕴,有助于我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相似文献   

9.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和谐兴国必须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要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必须遵循反映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真理尺度的统一性和价值尺度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很自然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真理究竟有没有阶级性?因为,要坚持真理内容和真理标准的客观性,并把这个观点贯彻到底,必然要否定真理的阶级性;相反,如果承认真理的阶级性,就得在真理的客观内容之外又加个阶级的内容,在真理的实践标准之外另立个阶级的标准,这势必同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相抵触。关于真理有无阶级性的问题,文化大革命前学术界曾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层开过讨论。有的说无;有的说有,或部分的(在社会领域)有。那时的讨论,认识虽未统一,但把问题、论点、论据提了出来,有助于进一步的探究。但是后来这个问题竟然成了人们讳莫如深的禁区,完全是由林彪、陈伯达、“四人帮”设置的。这伙政治骗子和理论骗子,或通过他们控制的报刊发社论,或通过他们授意炮制的《哲学小辞典》、《马恩列斯论辩证唯物  相似文献   

11.
“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但“真实”又是一个多义性、多层面的复杂系统,在实现报告文学新闻式的全方位真实时,“合理想象”的作用不可忽视。同时,在认清“真实”与“文学”,“真实”与“想象”关系的基础上,“合理想象”无损于报告文学的“真实”。  相似文献   

12.
“真”是《庄子》一书的要义所在,而庄子对“真”的追求主要表现在“真性”上。“真”是一种朴素的状态,“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关”,就将“真”与“美”联系在了一起。庄子关于“真”与“美”的思想,不仅对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民族性格、审美品味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用主义真理观的演变有两个趋向:从研究真理的性质到研究真理的接受标准(条件);从关注效用到关注人类幸福。肯定真理与价值相互渗透,主张对话和交流是探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值得借鉴。否定真理的客观性,主张主观真理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修辞立其诚"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文论的历史叙述中论及“修辞立其诚”的时候,应对之作寻本探源的考察和重新解释。所谓“修辞”,乃存在着修省与修饰两个维度,或者说偏重于反求内心之真善与倾向于追逐外饰之美两条路径;所谓“立诚”,就是要确立或者呈现内心之经验性真实,或者宇宙、人间的普遍真理;所谓“修辞立其诚”,就是以文辞之修饰或者“修省”而实现对内心之经验性或者宇宙、人间的真理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真理是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哲学家始终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什么是真理?真理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清理和探讨。传统的观点认为,真理的本质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但是两者谁符合谁和怎样符合一直争论不休,没有结果。笔者认为,在真理的本质问题上,只所以出现这些纷争.因为没有找到真理发生的原始根源和存在的基础。真理是和此在的生存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此在的生存过程中,揭示真理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真理类型的划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可以按真理的不同形态将其划分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按真理的发展阶段将其划分为感性真理和理性真理,按真理的反映对象将其划分为必然真理和或然真理,按真理所包含的内容将其划分为自然真理和社会真理。正确划分真理的类型是每位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自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理符合论”,其后各派逻辑真理论者在共同接受的“真理符合论”前提下,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认识论解释,这对推动真理论的发展,引发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理解真理、把握真理,起了积极作用。真理“不仅仅是单向的符合关系,而是双向的互适关系”,这就为创造性地改变世界的实践真理论,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民事诉讼中以“客观真实”为证明要求具有明显局限性,确立以“法律真实”为证明要求因其现实意义、可操作价值而更具合理性。追求客观真实作为一种司法理想应是证明目标而非证明要求。而法律真实是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是具有高度盖然性的相对真实,人民法院应当据此依法作出裁判。  相似文献   

19.
真理具有诸多属性,但其根本属性是科学性。科学性是真理的本质规定,也是真理和谬误相区别的根本标志。真理的科学性体现了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否认真理的科学性就是否认真理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真理是主体认识和客体的相符合、相一致、相吻合,客观性是其唯一的本质属性,寻求真理、获得真理就是主体发现真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