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行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不断更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努力创建既宽松、富有人情味,又便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的智慧和魅力,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要密切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数学走入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  相似文献   

3.
李华 《科教文汇》2007,(5S):69-69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更能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使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把“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数学教师只为了教而教,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冰冷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这样的教学欠缺了鲜活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了。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在数学中体验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赵炎林 《科教文汇》2008,(15):87-87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从特定的数学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数学的学习。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选择课题。学生从自身数学学习实践出发,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爱华 《科教文汇》2009,(9):132-132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焦兵 《科教文汇》2008,(13):76-76
一、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 数学本源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作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的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把有限的数学知识源于无穷的生活情境中,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数学教学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自主学习,自主运用,自主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已成为时下的教学改革潮流。国内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就是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并特别强调变“考数学”、“记数学”为“做数学”,即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探讨来体验、获取数学知识,从中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习中多让小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在生活问题的数学化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在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过程中认识生活实际、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高职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滟君 《科教文汇》2011,(33):97-98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做到:(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立足生活实际,学生易懂乐学;(3)结合实际生活,提高探究能力;(4)回归生活空间,体验应用价值。体现数学"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形成适合高职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申福光 《科教文汇》2012,(9):119-119,141
小学数学的教学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好奇心,真正体会数学知识就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体现小学数学的真正魅力,应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真正努力的方向。怎样让学生带着所学的数学知识走进生活,在应用中去体验、去探究?笔者一直是在实践中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与大家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4.
浅谈数学教学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选取"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以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素质,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目的。这一过程也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数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在学习活动中积累一些经验,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  相似文献   

15.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现实中引入数学知识,给数学找到生活原型,激发学习数学动机,让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数学现象,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生活难题,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帮助极大。  相似文献   

16.
培养高职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学的基本目的,它要求高职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运用实验,能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为此,本文就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实验的意义及方法做了一番探讨。一、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实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每册教材中都安排了一些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这些具有生活味道的内容及一些“生活问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挖掘教材中所能呈现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培养学生“让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意思,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推动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林玉香 《知识窗》2012,(1X):51-51
<正>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大课堂,就是将数学教学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生活情操,从而折射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就是来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去"生活"。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