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科学基础研究的每一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人类历史上的三次重大技术革命都强烈地依赖于科学理论、基础研究的突破:第一次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这同近代力学、热力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科学基础研究的每一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人类历史上的三次重大技术革命都强烈地依赖于科学理论、基础研究的突破:第一次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这同近代力学、热力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类文明史上又出现一次飞跃——开发外层空间。伴随着载人航天的实现,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又产生了划时代意义的变革。航天技术正把地球文明推向高远浩瀚的宇宙。太空,将是引起新一代技术革命的摇篮。人类对空间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认识,成为一门新兴和迅速发展的前沿科学,同时,也推动其他相关学科的巨轮滚滚向前。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近代史上,由于蒸汽机和电力技术的发明和使用而引起的两次技术革命,曾经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发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在技术革命浪潮冲击下,古老的中华民族终于结束了它闭关自守的局面,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在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考察近代两次技术革命在中国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还会对我们有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周期性看,人类文明史经历了多次技术革命后,21世纪又将迎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高潮.从大视野的角度提出了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6个新特点:前沿技术呈现新一轮突破;国际科技合作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世界科技格局趋向三足鼎立;国际人才争夺全面展开;企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世界南北科技差距日趋增大.  相似文献   

6.
《科技广场》2002,(8):1
在不久前闭幕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六次院士大会上,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指出:21世纪,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各个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发展,科学技术不仅将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且将成为国家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技术革命带动下发生产业革命的总体态势方兴未艾,在信息与生命科学、纳米技术等领域发生影响极为深远的科学与技术革命的可能性日益增加。能否抓住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一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作用。二十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随着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现和利用,使社会生产力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新的一代机器人的研制不仅使人的手臂延长,而且使人的智力延伸,部分代替了人脑的劳动。科学技术还可以导致劳动对象使用范围的扩大,趋利避害,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上述情况表明,每次重大技术革命都引起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引起整  相似文献   

8.
(一)“新的技术革命”主要是指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果说过去的技术革命主要是人类体力的延伸,那么这一次的技术革命则标志着人类脑力的延伸。这种质的飞跃,引起了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不少国家正调整力量准备迎接这场迅将到来的挑战。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国家在前几次技术革命中都失之交臂,从而在技术上与世界发达国家形成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面临着信息技术方面日新月异的更新情况,不管是在个人计算机还是互联网所出现的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命中,不仅大力的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将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飞快发展的信息时代中,云计算时代又一次改变了信息技术,同时也迎来了人类生活史上又一次重大的信息时代变革。  相似文献   

10.
五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核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革命,引起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极深刻地改变着整个社会及人类生活的面貌。科学技术发展已经成为事关国家兴衰,决定国家实力强弱的关键因素。为此,各国一直在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工作,不断完  相似文献   

11.
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表明:每当科学技术出现飞跃的时候,就必然会引起人类社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相应的,军事技术革命也从军事工程革命过渡到了军事信息革命,现代战争也从机械化战争进入到信息化战争.  相似文献   

12.
<正> 从教育史上已发生的三次教育技术革命,即以学校的产生为标志的教育模式革命、以文字的使用为标志的传播方式革命和以印刷术的发明应用肇始、以电化教学为标志的媒体技术革命来看,教育技术革命引起教育活动方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根本性变革和飞跃,教育效果获得整体性优化。 技术革命所产生的整体效应,使得人类教育活动、知识积累、智能水平呈现出渐进与突变交织,波浪式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业月刊》2004,(5):27-27
历史的车轮已将人类带入21世纪。当我们聆听着新千年的呼唤,眺望着新世纪的曙光的时候,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一股强大浪潮的冲击,这个浪潮,就是全球信息化的大潮。众所周知,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微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已经兴起,有人称之为“第三次浪潮”。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分子生物学的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自然科学的发展从20世纪以来有过两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在物理学领域,它不仅全面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所引起的技术革命也已经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第二次变革发生在生物学领域,是由于物理学和化学广泛而又深刻地渗入生物学的结果。这次变革以50年代中脱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结构的确定和蛋白质晶体结构的阐明为标志,确立了蛋白质和核酸是所有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开辟了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新学科──分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正与21世纪结伴而至。新的时代、新的特点,使包括高等师范教育在内的整个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一)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最为光辉的时代。其间,相对论、量子力学和遗传密码的发现,是本世纪人类科学智慧的三项最伟大的杰作。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相互联系与规律,是探索物质世界统一征途上一次空前的胜利。普朗克、薛定谒等人创立的量子理论,是人类对微观世界物质运动及相互作用规律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沃克、克里克根据脱氧核糖核酸DNA晶体结构的X射线分折、提出了DNA的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揭示了大千世界的遗传奥秘。二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作用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前所未有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是:①速度加快和变革加剧。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比过去两千年的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高新技术的世纪,信息、生物和新材料代表了高新技术发展的方向.在信息产业如火如荼的今天,新材料领域有一项技术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科技界的高度关注,这就是纳米科技.处于新材料科技前沿的纳米科技,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现在已经造出只有米粒大小且能开动的汽车、只有蜜蜂大小的直升机.应用于生物医学,可以制出只有几毫米粗的人造手,帮助医生实施虚拟的现实手术.有人预言,处于21世纪高新技术前沿和核心地位的纳米科技所引起的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国防等所产生的冲击,将比以往的技术革命时代带来的影响更为巨大.纳米科技将会掀起新一轮的技术浪潮,领导下一场工业革命--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到来.人类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纳米科技时代.  相似文献   

17.
胡平 《中国科技论坛》1992,(2):10-13,20
前不久,国务院第94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人类社会正步入世纪之交。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头二十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人类正进入一个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新时代,这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生产力大变革。新的产业革命将以机器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来实现人工智能。时代的进展将材料科学、功能材料和传感技术推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当今国际上重点开发的领域。材料是发展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物质基础,材料是近代科学技术的支柱,又是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历史上人们按工具划分时代,实际上是按材料划分时代。当今世界生产技术的高度发达更离  相似文献   

19.
林思达 《学会》2001,(10):12-13
现代科技的发展之所以越来越快,甚至呈指数增长规律,除了社会因素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即来源于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不仅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育化新技术成果,成为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而且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带来重大的技术革新以至技术革命,从而带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人类历史上三次技术革命无一不是以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先导的.正如<科学与国家利益>一书中所言"基础研究不断地导致惊人的对于人类有价值的成果""基础研究以预见不到的、从容不迫的方式带来技术,成为经济增长和新职业社会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新的技术革命,日益成为世界上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家和未来研究学者深入探讨的课题。人们对将要到来的新的技术革命所抱的欢迎态度,正反映了人类改善自己生活的强烈愿望。西方未来学家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所显示的端倪,迫不及待地宣布发达国家已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超工业社会”,美国科学院甚至宣布现在“已经开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早在微型计算机问世之前,丹尼尔·贝尔就提出“后工业社会”论,西方学者为资术主义寻求出路的急切心情,由此可见一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将经历新的技术革命。任何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及飞跃发展,都可能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但都不能代替社会革命,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坚信人类终将实现共产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