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07,(4):43-43
在CCBN2007展会上,北京数码视讯推出了自己研发的首个增值业务系统——电视彩信系统,该系统将彩信内容(包括文字、照片、声音、动画等)通过有线数字电视网、互联网或电信网发送,用户无论是使用电视机、还是电脑或是手机都可以接收这些信息。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2008,(9):16-16
电视、网络和报纸以及各种新媒体几乎把触角伸向了每一个受众.但广播却不可撼动地拥有一批自己的忠实听众,在车上、在家里,在一切有收音机的地方我们都能听到广播里转播奥运会赛事的声音。北京奥运会期间,记者走访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陆莹.  相似文献   

4.
鲁迅说,从水管里流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才是血.唯有“血写的文字”,唯有生命的某一历程燃烧后的结晶,才可感动读者.通读房向东先生的新著《醉眼看人》,我深感房向东至少是秉承着从鲁迅到汪曾祺的散文传统,较之先贤,虽不能至,但每篇文章都是自己生命体验的结果,都是真的文字,真到如同生活本身一样.当然了,要比琐碎的生活更加沉郁而深刻.  相似文献   

5.
以前,伦敦人爱读书是出了名的.在早晚高峰的火车和地铁上,几乎人手一本书或者一份报纸.虽然车厢挤得满满当当,但除了铁轨震动的声音之外几乎听不到交谈的声音,所有人似乎都沉浸在自己的文字世界中.近年来,这种情形多少发生了变化.乘客手中出现了新鲜的电子产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但这些新媒介产品多半是"新瓶装旧酒",成了传统书、报、刊等平面媒体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成长:文字、影像、伤疤还有记忆的碎片…… 这个男人却是用声音——自己的歌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环境中,现代网络和数字技术能够保证传播载体既能进行文字的传播,又能进行视频和声音的传播,并且还能把文字、视频、声音存储下来,供受众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浏览。北京奥运会期间,新媒体在通讯服务、广播电视服务、赛事信息服务、公众综合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服务、多语言智能信息服务以及信息安全与综合保障服务等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8.
音乐通过声音来表情达意,它就像文学用文字、绘画用线条和色彩一样,有自己特有的一套表现手法。目前中小广播媒体大多未设专业音乐编辑,这就要求专题节目编辑必须学习一点音乐知识.培养自己的音乐鉴赏力.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9.
孙志远很忙,忙着做节目。他现是北京一家名叫“1+1声音工作室”的成员.这是一家以视障,(或盲人)为主体的公益机构.平时:要通过广播.发出自己的声音。试图j健全入之间搭建沟通桥梁。然而.刊、志远也是一名视障人。但这两年.能从事了一件特殊的工作。培训摄影师,对象都为视障人或盲人。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浙江卫视周末版》创办三年来,影响遍及全国,日益引起广大观众特别是媒介研究者们的关注.当年应运而生的这个新生儿,今天已意气风发,茁壮成长,纵横捭阖,蔚为大观.回顾三年创业的风雨历程,《浙江卫视周末版》的主管领导、负责人及各栏目制片人们积存于心中的许多话不吐不快;展望未来或许更为艰辛的征途,这些将自己的事业乃至生命附丽于《浙江卫视周末版》的同仁们更是充满了期望与憧憬.本期《个案研究》将把视点投入在《浙江卫视周末版》上。他们并无意构架一个完整而缜密的理论体系或框架,但每篇文字都渗透着来自媒…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21,(2):33-35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千千万万个无名英雄勇敢向前,用行动书写出感人的篇章。本书讲述了在抗疫过程中发生的或感人肺腑、或激励人心、或启迪心智的故事。温润的成长慰藉,细致的心理疏导,以及对生命的怜爱关怀,融化在娓娓动听的文字里。通过这些感人的故事,鼓励孩子们勇于直面困境,用冷静和理智去抚平焦虑不安,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胸怀宽广的同理心、共情力。  相似文献   

12.
双面博客     
杨嫚 《网络传播》2005,(3):91-91
如今博客成了最时尚的网络应用,世界上,每5.8秒钟就诞生一个博客。博客遍布全球每个角落,有成千上万人同时在计算机的显示器前辛勤笔耕,记录下他们或伟大或琐屑的见闻与思想。博客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写作、编辑、设计和出版自己的文字作品,并被数以百万计的人阅读和品评,人人都是作家、记者,这些业余写手的力量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3.
叶梅 《新闻前哨》2010,(1):94-95
纪录片是用一种世界语言叙述老百姓的故事。这里的世界语言是——画面。也许,有的人会问,纪录片不仅仅是画面.还有声音等其他的元素,没错,但是声音的配合是在画面组接的成果之上完成的,如同后期的同期声,字幕等等.这些都是一部作品不可或缺的,但是真正能够让大家看懂的是画面。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底蕴,如何让大家互相之间能够心灵相通.  相似文献   

14.
哭泣的原因     
深山里住着一位隐士.他因品德高尚、为人慈祥而深受人们尊重.自然界所有生命他都不会伤及.连走路都会很小心.怕不小心踩死蚂蚁,在生活方面他也极为严谨.因此深受弟子们爱戴。他过了80岁以后身体大不如从前,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知道死神离自己越来越近了。弟子们聚到床边.他便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我们每天有无数倾听和阅读的机会,被无数的声音告之这个世界是什么。我们对这些声音感到如此的熟悉,好像它们是从我们自己身体里发出来似的。在消化和重现这些声音的过程中,惯性式的思维方式使大多数人感到稳定而从容,没有人诉说隐匿在黑暗中的不适。但是,当话语格局开始包容个体不同声音的时候,当主流话语不断展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台开播之前,市井百姓能在广播里听到自己的声音是相当不容易的事,可现在,只要是有条件拨电话的人,都可以让电波把自己的声音传送得老远,老远。这就是热线参与带给人们的方便与幸运。  相似文献   

17.
正鲁迅说,从水管里流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才是血。唯有"血写的文字",唯有生命的某一历程燃烧后的结晶,才可感动读者。通读房向东先生的新著《醉眼看人》,我深感房向东至少是秉承着从鲁迅到汪曾祺的散文传统,较之先贤,虽不能至,但每篇文章都是自己生命体验的结果,都是真的文字,真到如同生活本身一样。当然了,要比琐碎的生活更加沉郁而深刻。这是一本专题散文,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写人文章的结集。因为写人,集子中不少文章可以当作小说来读,比如《哲学副  相似文献   

18.
马金翠 《大观周刊》2012,(31):253-253
一个人从小到大.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到社会.作文总是十分重要的。你要说话、交际、写报告、通书信、订合同,要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都离不开作文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当成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去做。而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几年,我把一些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有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人事档案工作的现状亟待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起人事档案,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档案里究竟有什么,总是抱着一种神秘的色彩去看待这项工作。其实不然,档案就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人事档案也是同样,是各种机构,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习以为常是破坏美好生活的罪魁祸首。人一旦陷入习以为常的状态,就会失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体验能力。然而,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习以为常:对于在图书馆随时都能借到自己想读的图书习以为常;对于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用手机听到亲人的声音习以为常;对于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习以为常。这些习以为常让我们失去了生命中本该拥有的快乐和幸福。感知能力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