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应落实于各项教育和各科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学则应“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点在“结合”二字上下功夫。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有机渗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对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中学生品德形成、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诸方面,阐述了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指出学校、社会、家庭对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齐抓共管,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合力,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使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卓富成效,才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真正实现教育“为人生作准备”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教育目的再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品德教育目的是其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影响并决定着教育的全过程.当代中国思想品德教育中“模塑化”的教育机制使受教育者内在活力受到抑制,加之教育者受现实功利机制驱动、受教育者行为动机与“模塑化”机制相顺应等因素的影响,使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既定目标.破解这一难题,首先需要厘清思想品德教育目的二重性特征及关系,才能从人本出发确立思想品德教育的基准点,正确解读新时期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并通过建构公平正义的公共生活,为品德教育提供营养丰富的土壤.  相似文献   

4.
真正的教育在于思想品德的教育,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标是“育人”,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加入思想品德教育实属不易,但也有方法和技巧可以参考。  相似文献   

5.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教育有相应的变革,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就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来说,应由“封闭型”变为“开放型”。所谓开放型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应和社会、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信息纳入到自己的轨道上来。它体现在内容上就是要改变只进行说教  相似文献   

6.
一、十年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体系探索的嬗变 在十年来思想品德课程的实际探索过程中,无论作为载体的中介内容怎样演变,主要是在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际养成教育为辅的教育活动中展开。如果我们对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教育活动作进一步的抽象,会发现这种活动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其它状态,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是教育者的“教”和受教育者的“学”组成的“授受”,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授受”是最基本教育形  相似文献   

7.
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忽视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上英语教师片面注重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掌握,针对“听、说、读、写”(现在一些专家又加上了“译”)这几方面加以训练。此外,教育者自身的责任感和社会、学生等方面的原因也导致了英语课堂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缺失。基于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忽视与缺失、大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和学生德育工作的首要性三方面,应该从教材、学生和老师等方面加强英语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幼儿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交往渐渐增多,接触的事物也日益广泛。但是孩子们对行为的“是”和“非”、“好”和“坏”,还分不清,不能从本质上去认识、评价事物和行为,对道德行为的规范认识不清,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判断能力。下面谈谈我对孩子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学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语文科思想品德教育目标也称为品德情操教育目标,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意志、品德、情操、态度、习惯等教育内容。语文科的思想品德教育目标与语文科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不同,其显著区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目标是一个长远的教育目标,很难用切实具体的语言表述,教育过程不同于知识和能力目标具有量化特征,具有阶段形成性特征。正如《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称《大纲》)所说:是潜移默化的。语文科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完成与否也不同于知识目标和语文能力目标具有严格的可测性(尽管能力目标的实现,目前的测试可操作性也未尽人意)。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完成与否是不易检测和判断的,所以语文科的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多用“学习……精神”、“坚定……意志”、“树立……观念”、“领会……思想”、“培养……态度”、“陶冶……情操”等一类描述心理动作  相似文献   

10.
家庭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使孩子“站高望远”;诚信教育是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使孩子学会“做人”;道德行为习惯教育是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使孩子“成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思想品德教材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同为孩子们熬制“心灵鸡汤”,让他们得到心灵上的滋养.  相似文献   

12.
戚伟 《考试周刊》2012,(86):112-11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是“生活即教育”。本文首先就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本质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提出了三点策略,以供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当前加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长期以来,一般体育教师不够重视思想素质教育的做法,深刻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因。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到底如何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得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迫切性和可行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施银娣 《教师》2012,(16):32-32
生活化,是贯穿思想品德新课程理念的一条红线。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我们应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思想品德课”为“生活中的思想品德课”,扩大学思想品德和用思想品德的时空界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想品德、运用思想品德”,再到生活中去广泛地运用,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德。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笔者认为,心理位置互换是最佳方式。“心理位置互换”是指教育者设想处在教育对象的境地和心理位置上,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推测出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即我国俗语中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这种方式的益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展创新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选择 ,是迎接世界知识经济挑战的强大武器。为此 ,我校把“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工作作为德育创新的一个重点 ,以“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为主线 ,全面开展德育创新活动。一、提高认识 ,努力营造德育创新氛围“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是德育工作的新形式。它从本质上有别于传统的操行鉴定。要想真正做好这项工作 ,首先必须提高认识 ,把“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工作有机地统一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 ,努力营造开展“中学生思想品德评…  相似文献   

17.
莫高伟 《海南教育》2008,(6):102-102
新课程改革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最大的一个亮点在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贯穿新教材的一根“红线”。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探讨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是“教教材”,耍引导学生自己“学教材”,让学生利用教材这根“拐杖”学会走路,课堂教学要由过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导学方式”。我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学方法认真地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这就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思想品德课教育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9.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有机地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将“授业”与“传道”、“传知”与“育人”紧密结合和渗透,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外国文学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20.
钟红梅 《教育》2012,(4):50-51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密切。杜威曾提出过“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产生,有生活便有教育。但是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出现了教育与生活脱节的现象。特别是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由于无视其生活根基而导致了理想化、形式化、教条化,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生命力和有效性。本文尝试从不同视角探讨如何使思想品德教学贴近生活,引领生活,并最终融入生活,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