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河怨》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六乐章,是一首女高音独唱曲。歌曲演唱要充分调动歌唱艺术的表现手段表现出那个时代民族的苦难,人民的悲哀、痛苦,以及奋起抗争的民族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由冼星海和光未然共同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我国的经典声乐作品之一,其丰富的音乐特征、多元的音乐形象彰显了红色歌曲不可比拟的魅力。这首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虽然是战争年代,但是在国家环境相对和平稳定的今天,它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始终鼓舞着中华儿女不断前进。本文笔者首先从《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音乐文学特征出发,分别从音乐情感、爱国主义精神与鲜明的民族色彩等方面解析《黄河大合唱》浓郁的艺术特色,最后介绍男声独唱、女声合唱以及女声独唱在《黄河大合唱》中的演唱技巧与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冼星海、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自诞生以来,始终以激昂的斗志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前进。这首声乐作品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幸福美好的今天,都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鼓舞着人心,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多元化功能。《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经典的声乐作品,展现了丰富的音乐特征,塑造了多元的音乐形象,在演唱的二度艺术创作中也充分彰显了红色歌曲特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黄河颂》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歌词三首》其中之一。歌词节选自《黄河大合唱》第二章,作者光未然。讲授本课时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地理教科书上说黄河注入渤海,可是为什么歌词是‘从昆仑山上奔向黄海之边’。是不是作者写错了?”我带着这个问题走进图书馆,翻找资料时又发现作者在《黄河大合唱》第三章《黄河之水天上来》中描述黄河“注人浩浩的东海”。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也是杰出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逝世五十周年。不久前笔者拜访了张光年先生。当提起以上话题时,自然要谈到《黄河大合唱》。张光年曾自谦地说过:“《黄河大合唱》主要是音乐艺术上的成就,我的歌词,不过是为冼星海同志天才的飞腾提供了一个跳板。”这一次,张老再次阐明了自己这一看法,他真诚地强调:“不要写我。”歌词是歌曲的文学基础,没有歌词又谈何歌曲?正是诗人的这一“跳板”,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和激情,没有这一“跳板”,也  相似文献   

6.
小朋友们!作曲家王莘爷爷不但写出了著名的、传唱了半个世纪的歌曲《歌唱祖国》,他还写了歌剧、大合唱,许多群众歌曲、独唱歌曲和少年儿童歌曲。他一直是关心全国少年儿童的学习、健康成长和音乐生活的。在1940年,王莘爷爷写过一部《晋察冀儿童合唱》,这首《边区儿童团》就是其中的一首。歌曲写出来之后,很快就在边区的少年儿童中间广泛流传开了。  相似文献   

7.
歌曲《黄河怨》选自《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是一首在演唱上难度比较高的歌曲.歌曲作者冼呈海将女主人公悲痛的情感赋予了流畅而凝重的音乐使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了高度艺术的统一.《黄河怨》是一个单三部曲式,第一个部分描述了一位妇女对着狂风和乌云倾诉自己的悲惨遭遇,第二部分讲述的是妇人对自己悲惨命运的控诉,对鬼子的憎恨和在战争中失去了孩子的撕心裂肺心境的内心描写.第三部分由两个小乐段组成是整首音乐的高潮部分描写了主人公对自己悲惨命运的挣扎,呼唤丈夫为她以及她那死去的可怜的孩子报仇.  相似文献   

8.
二月里来     
《高中生之友》2011,(6):50-51
1939年3月,由塞克作词,冼星海作曲的《二月里来》在延安首演时就极受观众好评,后多作为独唱歌曲演唱。这首作品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人民为支援前线抗日而努力生产时的豪迈心情。这是冼星海到延安以后写的第一部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中的一首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内容中师《音乐》第3册(94年版)欣赏第一课大合唱。二、教学目的1、学习了解什么是大合唱。2、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加强对歌曲的理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教育学生要象他那样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和学习。  相似文献   

10.
合唱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凝聚着集体劳动的智慧,能体现小到一个班级、一所学校,大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它是人们的心声,也是时代的最强音。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怒吼吧,黄河》,这些合唱歌曲发出的是民众的呐喊,象征着中华民族如东方醒狮,为解放、自由而发出的战斗的呼号,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在合唱教学中学生所学的不仅是音乐,还包括蕴含其中的民族风格、时代精神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方式去歌唱、去想象、去挖掘,领会歌曲中内在的美,逐渐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一首首不…  相似文献   

11.
《黄河大合唱》作为艺术创作的原型,为《黄河钢琴协奏曲》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可不断参考、不断演变的艺术源头。本文分析了《黄河大合唱》对《黄河钢琴协奏曲》的影响,认为《黄河钢琴协奏曲》作为蜚声海内外的中国钢琴协奏曲,它的成功离不开《黄河大合唱》的。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标 1.欣赏《黄河船夫曲》,感受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精神。 2.学唱五声音阶歌曲,培养幼儿准确歌唱的能力,引导幼儿表现勇敢、乐观的情绪。 3.练习稳定节拍律动,准确掌握休止拍节奏。 活动准备 1.准备《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的录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择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的钢琴伴奏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析。首先从歌曲伴奏的音乐特征人手,对这首歌曲伴奏的节奏音型、伴奏织体、旋律特征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准确把握住歌曲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在演奏方面对歌曲伴奏风格及伴奏技巧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从触键、音色、速度、力度和情感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提示和处理,使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歌唱表演真正达到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14.
燕姝竹 《下一代》2012,(1):28-28
2012年春节前,我荣幸的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七彩星球”春节特别节目,录制扬琴四重奏《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船夫曲》乐章,成为我永难忘怀的一件幸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择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怨》的钢琴伴奏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析。首先从歌曲伴奏的音乐特征入手,对这首歌曲伴奏的节奏音型、伴奏织体、旋律特征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准确把握住歌曲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在演奏方面对歌曲伴奏风格及伴奏技巧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从触键、音色、速度、力度和情感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提示和处理,使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歌唱表演真正达到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16.
二月里来     
《高中生之友》2011,(3):I0002-I0003
1939年3月,由塞克作词,冼星海作曲的《二月里来》在延安首演时就极受观众好评,后多作为独唱歌曲演唱。这首作品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人民为支援前线抗日而努力生产时的豪迈心情。这是冼星海到延安以后写的第一部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中的一首歌曲,冼星海在《创作札记》中这样描述这首歌,是在“风和日暖”的播种场面中。  相似文献   

17.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许斐星于1969年根据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成——表现手法上,运用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以标题性组织的形式写成;曲式结构上,融入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的音乐元素,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格。  相似文献   

18.
徐升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3):102-103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先生于1938年11月至1940年3月间创作的三部大合唱之一,作品由7首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构成.笔者对这7首作品逐一进行了解释、分析,希望对广大音乐爱好者在欣赏这首作品时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危难、人民困苦,却有象《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一大批久唱不衰的歌曲精品问世。建国初期,人民虽在政治上获得解放,因为国家处在百废待兴,实际上困难仍未解脱,但同样也有象《歌唱祖国》《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祖国颂》等许多优秀歌曲传唱至今,就连儿童歌曲园地里也有象《让我们荡起双浆》《我们的田野》等优秀作品传至今日盛唱不衰。  相似文献   

20.
一次,我正在教学生演唱《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首革命歌曲,突然有个学生这样问我: “老师,为什么老唱这种硬梆梆的歌曲呢?教我们唱‘送君送到大路旁’吧。”“硬梆梆的——”我想:难道硬梆梆的就是革命歌曲的代名词吗?难道象《送别》这样软棉棉的歌曲才是感情丰富的吗?看来,这个学生的要求,不只是反映—些学生缺少鉴别力的问题,更严重的是,说明了他们的思想感情正受着资产阶级的影响和侵蚀,必须引起严重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