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广播》2009,(2):F0004-F0004
由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中国广播网和中央台驻四川、重庆、陕西、甘肃等记者站组成的中央台2009年春节灾区慰问报道小组于1月21日至31日分四路赴灾区进行采访、慰问,在报道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和灾区群众春节生产生活情况的同时,带去中央台全体职工对灾区人民群众的新春问候。  相似文献   

2.
王亮 《中国广播》2011,(1):47-49
一 2010年12月,一股入冬以来的最强寒流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中国之声推出重点策划《重返灾区——中国之声温暖行动》:三路记者重返舟曲、玉树、汶川灾区,用话筒、声音真实记录沿途景象,重寻心中的记忆与感动。  相似文献   

3.
王亮 《中国广播》2008,(7):56-5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别直播《汶川紧急救援》从5月12日19:00起,开始24小时无间断直播,直击灾情,传递温暖,中国之声被灾区群众称为“生命的电波”。地震发生后,中央台军事记者王亮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他是第一个冒着生命危险随部队乘冲锋舟并徒步进入震中汶川映秀镇,并最早从现场发回报道的媒体记者。进入灾区工作以来,他几乎走遍了震中最危险的地段:  相似文献   

4.
王健 《中国广播》2011,(1):45-47
《重返灾区——中国之声温暖行动》特别直播节目是一个创造历史的直播报道。我们敬爱的温家宝总理通过空中电波问候灾区百姓并了解灾区重建的情况,这让整个青川报道组深深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共同主办的废墟上的希望——来自四川灾区的儿童绘画展览6月1日在中华世纪坛开幕。画展共有来自四川受灾地区的儿童画近两百幅,全部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从前方受灾地区临时学校和帐篷学校收集,其中来自重灾区北川、汶川、绵竹、什邡、青坪等地的儿童画共140幅。孩子们用画笔表达了重建家园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王亮 《军事记者》2008,(7):16-1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别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从5月12日19点起开始24小时无间断直播,直击灾情,传递温暖,被灾区群众称为“生命的电波”。地震发生后,我奉命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冒着生命危险随部队徒步进入震中汶川映秀镇,并最早从现场发回报道。进入灾区工作以来,我几乎走遍了震中最危险的地段:汶川、北川、青川、绵竹、什邡、彭州、安县、都江堰……  相似文献   

7.
<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10月7日,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和中国青年网共同发起的"青年之声·授渔缘梦一帮一助学行动"在四川省档案学校启动。此次公益活动主要是资助在四川省档案学校就读的大凉山彝族学子和雅安地震灾区的贫困学生。在"青年之声·授渔缘梦一帮一助学行动"见面会上,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秘书长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项目内容和相关情况,并和志愿者、班主任老师一道对全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2013,(5):4
雅安地震后,各级广播电台派出记者奔赴灾区一线采访报道。中央电台中国之声4月20日10点,在地震不到两小时就开播持续72小时的《雅安紧急救援》特别直播,30位记者当天直抵灾区开始连线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中国广播》2013,(12):20-2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11月8日揭晓。中国之声苏扬、音乐之声但茹、中国之声庞莹、音乐之声小强、中国之声林溪、中华之声月媚、经济之声王强、中国之声陈亮、文艺之声小马、音乐之声文超等10名选手荣获“十佳”桂冠。音乐之声文超同时荣获“最佳风采奖”,中国之声姚轶滨荣获“最佳新人奖”,民族之声哈萨克语广播主持人阿尔达克荣获“十佳”特别奖。  相似文献   

10.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倾力推出的大型特别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所传达的信息一次又一次地得到灾区听众的好评和认同,也赢得了社会方方面面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中央台的这一实践强化和重树起广播媒体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1.
郭静 《中国广播》2011,(1):31-34
2010年12月26H,原本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星期天。早上8点40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直播间里,我们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他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一个多小时的直播节目中,温总理通过电波连线慰问灾区群众,坦诚回答听众、网友提出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2017,(2):封2-封2
2016《中国声音中国年》(金猴篇)荣获亚广联创新节目类大奖.2017年1月27日(农历大年三十)12:00至18: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文艺之声、中国交通广播、中国乡村之声九套频率并机直播.  相似文献   

13.
郭璇  宁黎黎  张涛  董浩 《中国广播》2012,(6):4-5,89
主题:灾区重建:"大爱换来的新生"5月8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忠颖带领的全国22家联盟台、 《中国广播》杂志、 《中国广播报》、新浪网等41位记者、编辑,组成中国广播联盟四川线路报道小组。全国百家电台携手"走转改"在"5·12汶川大地震"四周年之际,采访团走进曾经的重灾区德阳、绵阳,以"大爱换来的新生"这一主题展现灾后重建成果。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 《新闻纵横》、 《此时此刻》等节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 《天下财经》、 《天下公司》以及其他联盟台的《早新闻》和《新闻联播》等节目,以连线、专题、录音特写等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2011,(6):I0002-I0003
为充分反映汶川地震3周年后灾区重建的巨大成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甘肃人民广播电台2011年5月12日联合推出“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直播节目,展示恢复重建的巨大成就,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了突出节目的贴近性、鲜活,陛和现场感,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分别在汶川映秀、成都都江堰及北京三地进行了三场现场直播一“涅檠重生”、“温暖记忆”和“祝福明天”,并将其与全天的新闻轮盘、板块节目巧妙结合,既突出了当天直播的节目主题,又不失中国之声固有的新闻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报道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钦 《中国广播》2011,(1):51-52
2010年12月26日,在《重返灾区——中国之声温暖行动》特别节目的直播过程中,虽然舟曲报道组和直播间的连线时间很短,但其背后蕴涵着的是报道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在舟曲一个星期的采访中,多路记者在交通并不便利的情况下步行来到泥石流废墟、居民安置点、学校、房屋维修现场、农贸市场等灾后舟曲的各个角落,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权威信息。  相似文献   

16.
李胜 《中国广播》2009,(3):57-58
2009年春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中华之声、神州之声、华夏之声、民族之声、文艺之声、老年之声等10套节目及中国广播网在《和谐中国年》的大主题引领下,优化节目编排,凸显创新理念,形成整体声势,从1月25日到1月31日,每天以121小时的超大容量,各具特色的节目特色,向全国听众奉献了多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和特别节目。《和谐中国年》节目以直播和录播相结合的方式,传递春的温暖,营造欢乐祥和,讴歌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辉煌成就,吸引了大批听众网民广泛参与。各频率在《和谐中国年》的制作中也探索出春节文艺节目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7.
3月24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市举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华夏之声、香港之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华语台、环球资讯广播、海峡飞鸿,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海峡之声、北部湾之声、金陵之声,香港电台、台湾快乐广播网及客家广播网下属广播电台,澳大利亚澳华之声中文广播电台、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播》2008,(6):58-58
“爱在天地间—百名歌手广播赈灾大行动”于5月14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厅举行。中央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华夏之声、神州之声、文艺之声等7个频率进行了并机现场直播,中国广播网同步视频直播。  相似文献   

19.
"做有思想的新闻,做有温度的新闻,中国之声责任至上",是中国之声始终秉持和坚守的新闻理念,也是中国之声在"改文风"活动中着力强化和积极推进的方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这些理念成为中国之声报道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源泉。本文围绕中国之声两会报道的具体实践展开分析与阐述,探索主流媒体在重大活动报道中如何践行"改文风"、不断增加民生落点、强化对社会热点的引导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持续时间长、展览内容丰富、多元文化交汇的世界性盛会。中国之声借助世博会平台,通过大时段直播、推出记者组合、设置评论员专栏、加强与网络互动、突出园内园外新闻结合等多种节目样态,展现了中国之声“最新闻”的品牌形象。世博会报道提升了中国之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了中国之声报道创新与品牌推广双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