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2011年10月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至国家重要战略地位,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占居重要战略地位,对加快中部崛起、河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城市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快中原经济区城市区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原经济区战略重点是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固始县从一个没有任何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的边缘化城市和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瞩目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其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1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积极有效的对外传播不仅可以展示中原经济区的独特优势、战略意义、交通优势、特色文化等,还可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对外经贸、促进文化交流和旅游业发展,提高中原经济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人、财、信息等各种资源。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如何将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保证中原经济区顺利建设的重要课题。只有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推动河南省人力资源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传统文化的茶文化在中原经济建设中应当受到高度的重视。对于传统茶文化发展的源流追溯,将有助于理解其在当今中原经济建设中的优势与价值。信阳是中国著名的茶都,对其茶文化进行开发,对于信阳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原经济区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完善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理论理清和实践考证,"两不三新"、"三化协调"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基调和战略目标。处于事业黄金期青年人不拘传统、观念超前,信息爆炸时期的知识优势和创新优势,为河南青年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作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把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伟大事业带入新的历史阶段,也赋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的历史使命。《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工业强省的道路,河南理工大学作为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8.
开封提出了要立足独特优势,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坚定不移地发展特色城市之路。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中,开封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我国中西部唯一一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机遇促使开封开始跨越式发展,建设国际旅游文化名城是开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开封国际知名度、美誉度的必要途径。为此,开封可以选择政府主导全力谋划、宋文化主题引领、重大项目建设、城市智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等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在此大背景下河南农村教育的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议题。依据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发展农村教育重要性,以及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农村教育发展优势。提出了中原经济区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战略。各级领导要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增加经费的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资源培育。  相似文献   

10.
中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应当充分认识中原"古都文化"的潜在价值,遵循历史上业已形成的内在文化脉络,实现文化资源开发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深度结合,凭依"商都文化"资源发展郑州大都市经济,用"五都文化"资源打造城市珍珠链经济带,以"中原文化"资源构建城市经济群落,形成点、线、面发展格局,加快中原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从而实现中原经济区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信阳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背景下如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更好的发展文化旅游。通过SWOT分析法发现信阳市既有历史文化悠久、文化旅游发展初具规模的优势,也存在着资金短缺、产品单一、缺乏旅游专业人才的问题,应该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各方发展文化旅游、投资融资渠道多元化、深挖文化、整合资源、注重人才培养、借力“中原经济区建设”、完善区域合作着手,推动信阳市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原崛起的信阳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阳作为豫南地区经济中心,在中原崛起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信阳经济进行分析,对其具备的优势与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与判断,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优势,较好克服劣势,准确抓住机会,有效回避威胁,获得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中原崛起中崛起。  相似文献   

13.
CBD中心商务区的建设是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发展及建筑设计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理论上对CBD的定位、级别、功能构成及其对城市经济建设和规划设计的影响进行了解释,并借鉴东京、香港等城市CBD的建设经验,剖析了中原城市群及郑州CBD的建设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点明了在开发建设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必须坚持的理念及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别从三方面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即从联系发展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实践来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马恩的生态思想为理论指导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原地区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的论述,提出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合理的对策,保证经济与生态环境平衡协调的发展的前提下,尽快实现中原经济区总体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信阳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阳地区无论在经济结构的空间格局上还是在经济发展的功能,地位上,都具有“边缘性”特征。随着京九铁路的贯通,未来的宁西铁路的建设,以及现有的数务胃 公路在该地区的交叉,以交通-信息为核心的现代区位因子的空间系统正在形成。从对信阳地区 展的空间差异及周边区域环境的区位分析来看,该区作为交通枢纽将担当起区际间物质,产品中转业务-新核心区的重任,由此也会带来信阳地区今后产业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建设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原生态水城、中国食品名城、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四城同建"是漯河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发挥漯河豫中南装备制造、口腔医学等高质量职业教育资源在豫中南地区的比较优势,以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为引领,加大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同步提升。破除"扩张式竞争"思维定势,着力构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生发展的豫中南职业教育"共同体",不断提升漯河职业教育在豫中南地区的影响力,努力把漯河建设成为豫中南职业教育地区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7.
中原特色民俗体育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瑰宝,社会各界应广泛关注其未来的发展。结合中原地区产业经济的特点,对中原地区特色民俗体育文化品牌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将为民俗体育文化如何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冲击下被改变的传统生存环境,如何在新的生存环境中,被保护与传承,发挥其功能与存在的历史意义,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寻求新的路径,使得中原特色民俗体育得以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18.
根亲文化不仅是维系海内外华人的重要纽带,而且将在打造河南文化强省、实现中原崛起和建设中原经济区进程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视角,从弘扬中原根亲文化的重要性、根亲文化资源的分布、中原各地区弘扬根亲文化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等三方面分析了弘扬中原根亲文化的意义和现状,提出了弘扬根亲文化对提升河南影响力作用的实现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整合旅游资源,联合开发出一个特色鲜明、文化深厚、可游性强的区域性旅游圈,对中原城市群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中原城市群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该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