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新闻摄影构图几个要点——画面结构、画面秩序、视角和画面语言几个方面阐述了新闻摄影构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电视编辑是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创作活动,在进行新闻类的节目编辑时,记者或编导要懂得技术要求,还要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处理,更电视化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编导应利用考虑特技、画面资料、动画、画面的节奏、音乐音响等多种电视视听语言元素参与编辑,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使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闻界关于采写“视觉新闻”的呼声很高,读者喜欢看“视觉新闻”,也希望报刊上多出现一些现场感强的新闻。“视觉新闻”一词原指电视、新闻影片等视觉传播工具,这里转意指一种形象、立体、有典型细节和生动画面的新闻写作风格。在当今时代,电视新闻现场感强,画面直接,加之语言、音乐的烘托,以及它时效快、生动形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摄像技术与技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摄像记者的拍摄水平和质量高低关系到新闻报道的成败。电视摄像记者在拍摄中必须遵循电视新闻在时间、空间和对象的三位一体拍摄原则,处理好摄像个性化行为特征与想象力对电视画面的影响。个性化行为特征和想象力通过思维发挥,能正确进行画面内容选择、画面构图处理、画面技巧运用和画面语言组织。追求电视新闻画面的质量和拍摄技术技巧,在采访拍摄中充分运用无剪辑拍摄意识,能应付各种突发性事件新闻拍摄,加快新闻播出速度,同时也给后期编辑制作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中,镜头语言的运用与文字语言同样重要。如果声画不对位,或者镜头组接得不流畅,那就会给观众展现的就是一幅幅不堪忍受的画面,影响了整篇新闻、整个节目甚至是全台的形象。本文将结合电视新闻的特点,来分析如何建立新闻编辑学体系,以及新闻后期编辑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6.
电视编辑是一项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在进行新闻类的节目编辑时,记者或编导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地传达给观众.编导应充分考虑特技、图像资料、动画、现场声、音乐等诸多电视语言元素参与编辑,共同完成对新闻事实的阐述和再现,使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7.
新闻语言作为电视新闻重要的表现手段,是彰显电视特色和增强画面表现力的重要补充。优美、鲜明的电视语言,不但会给广大电视观众带来美的体验,同时也会引发他们深深的思考和无尽的想象。本文旨在探讨电视新闻语言的特点,进一步增强电视新闻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8.
高校新闻传媒是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办好高校新闻传媒,应坚持民族复兴时期的文化责任意识、媒介营销时代的受众意识、视觉文化时代的画面语言意识、新闻解读时代的深度意识、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语言作为电视传播的重要手段,和画面一起构成和电视的双通道模式。电视新闻在中国已经走过了数十年的历史,并在经历上世纪90年代的长足发展之后,步入了稳定调整发展时期,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表现手段——新闻语言,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关于语言于画面的关系从早期的争论时期,逐步形成了统一的认识,但电视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仍然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开掘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电视媒体直播报道突发事件时,新闻主播的语言表达技巧和对直播活动的把控能力至关重要。简洁明快、完整精炼的新闻语言,不仅能够及时、精准地展现事件本身,而且能够吸引受众热切关注,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突发事件直播体现出极强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并通过即时画面传播带给受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播音员的语言掌控和突发事件直播中的语言技巧运用直接影响着突发事件直播中信息与情感的传达。研究新闻主播在突发事件直播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技巧,通过案例分析、对比论证等方法,对新闻主播在突发事件直播中的语言表达样式的处理进行理论的论证,可以提升新闻主播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镜头前的控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