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朱凯 《现代语文》2005,(8):24-25
文学意境源于言志、咏情、存理."意境说"是古代文论家根据我国文学创作经验和特有的民族审美传统而提出的一个美学概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学以抒情言志为主体,<诗经>已表现了喜怒哀乐等情感;周代有"诗言志"之说.<诗大序>是中国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要求诗歌"发乎情,止乎礼义",使儒家"温柔敦厚"诗教成为古代文论的重要原则.屈原是第一个明确诗歌抒情功能的诗人.汉代乐府和古体诗把严肃的人生主题引入抒情领域.魏晋南北朝抒情开始朝向人本,建安时代是诗歌由言志到缘情的历史转折点,太康时期陆机以"情"为本质的"诗缘情"说应运而生.唐代诗文"缘情"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宋代继承了其传统但心态更为冷静.明代李贽对"缘情"有进一步的发挥.清中叶,"性灵派"袁枚和其外围黄仲则等,使古典诗论从偏向社会理性回归了人道关怀和个性意识.  相似文献   

3.
傅伟 《现代语文》2005,(3):23-25
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抒情的,即是那些山水诗、咏物诗和叙事诗,抒情色彩也非常浓郁.在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诗人在抒情言志时,很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往往是把感情和景物相结合,使感情经过景物的折射,或景物经过感情的浸润,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从而使得中国的古典诗词在艺术上达到了蕴藉浑然、韵味隽永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4.
抒情言志的审美传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主流 ,在新诗的现代转换过程中 ,尽管对中国古代诗歌模式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 ,但中国诗歌的审美传统仍然是中国新诗发展的根基 ,新诗与传统诗歌仍然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 ,新诗中仍然渗透着传统诗歌的养分和流贯着传统诗歌的血脉 ,古典诗艺传统仍然是保持中国新诗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美学,由于都产生在奴隶制和封建制这个共同社会基础上,由于都受人类思维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一般规律的制约,其思想性质大体是相同的,本质上都属于古典主义美学的范畴。但因为中国和西方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美学思想又形成为东方和西方两大系统,在世界美学史上竞放异彩,各有千秋。由于中国的诗歌、书法比较发达,因此我国古代文化就出现了以“言志”为主的表现说。而西方由于史诗、戏剧、雕刻较为盛兴,则产生了以“摹仿”为主的再现说。 1“言志”的表现说。古今中外,一切进步的文学家,文论…  相似文献   

6.
在关注诗的抒情方式及其奥秘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积淀其中的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的浓郁意味。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生存环境、文化传统、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诗在情感表达上的明显区别。吟咏西方抒情诗篇,尤其十四行诗,总感其坦诚胸襟,炽热的情恋,优美的象征和深邃的隐喻,有如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美妙轻柔,如泣如诉;而玩赏中国古典抒情诗词,其比兴言志,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美妙意境,更觉余香满口,沁人心睥。中国是诗的国度,抒情诗异常发达。自《诗经》始,就表现出与西方迥异的美学特色。笔者认为。除艺术形式、表现手法的不同外,我国古代诗境中每每出现双重主体抒情,是中西抒情诗风味判然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虽有“移情”一词出现,但并没有移情理论的存在,原因有三:1、移情说产生于西方特定的历史化语境,主客体同一只是其内涵的一个层面,且与中国古代美学中“心物交融”说的内涵指向不一样,实现途径也不相同,前指向自我,体现出主观中华民族主义的旨趣,后指向物我消融、情景两忘的审美至境;前得之于“投射”,后得这于“神会”,因而不能单从物我同一的角度总结出中国的移情理论,2、作为言志寄托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思维方法的“比兴”与西方的“移情”有些许相似之处,但并非真正相对应的概念。3、中国古代强调艺作品审美效果的“移情”、“移人”与西方移情说之“移情”内涵亦有区别。  相似文献   

8.
抒情言志的审美传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主流,在新诗的现代转换过程中,尽管对中国古代诗歌模式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但中国诗歌的审美传统仍然是中国新诗发展的根基,新诗与传统诗歌仍然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新诗中仍然渗透着传统诗歌的养分和流贯着传统诗歌的血脉,古典诗艺传统仍然是保持中国新诗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长于言志抒情的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一贯重视对自然的描写。早在《诗经≥,就开始把自然和自然物作为客观的对象加以描绘,为以后文学中山水风物的描写建立了根基。到了东晋、刘宋之际,田园诗和山水诗的出现,更标志着自然已成为独立的审美客体,观赏的对象,这比起西方则要早一千余年。它们与我国古代自然思想的流行,有非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唐代,已走向成熟,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并体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征助笑谈的娱乐特征、示劝戒的教育特征、见情致的抒情特征和显才情的文人特征。标志着唐传奇不仅有别于六朝小说,而且,远远地超过了六朝小说;也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经过曲折的发展历程,开始从浅直、稚拙走向丰满、成熟。  相似文献   

11.
受潜在个体价值观念影响,中国古代文论中聚集了丰富的抒情言志的理论资源,并作为重要一极,参与了现代散文理论批评的建设,从文学的非功利性主张、自然本真的审美诉求、自主自由的文体理念、闲适雅致格调的追求四个方面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散文理论批评的现代性进程.但受传统群体价值观的影响及时代精神的感召,现代散文家对传统抒情言志理论的接受有其限度和相对性,呈现出复杂的言说态势.  相似文献   

12.
从文论体系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现代阐释,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文论主要有以下几个传统:文艺与作家:言志缘情的传统;文艺作品自身的美学形态:深于取象的传统;文艺与世界:重气感物的传统;文艺与读者:"知人论世"与"诗无达诂"的传统。中国文论这些独特而优秀的传统使得中国艺术产生了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诗歌以“言志”、“缘情”为主,但言“理”也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基本特质。诗歌言“理”的关键在于,必须寓“理”于审美形式之中,使诗富于“理趣”。即言“理”不能违背诗歌自身的审美规律。  相似文献   

14.
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独具的艺术特色。在创作实践中对情景交融的追求 ,贯穿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对情景交融的创作实践进行了系统总结 ,其要点是 :情与景二者应兼备 ,情与景须交融为一 ,情与景两者以情为主。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意识。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又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它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感兴为心理基础 ,是一种理想的抒情方式  相似文献   

15.
审美情趣,既表现为人们审美活动中的志向,也表现为审美活动中的意趣。因此,某一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既表现出那个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理想,又通过一定的具体可感的境界而体现出来。 和明初重节尚义的价值观念与朴厚节俭的社会风尚相一致,明代初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基本上是传统儒家的审美情趣。不过它不是早期儒家“尚志”说的完全照搬,而是融“尚志”与“缘情”于一炉,表现出崇尚真情的基本特征。由于明初社会状况极其复杂,上述“尚情”的美学情趣在不同的文人士子身上表现也不相同。明初士子的审美情趣,大致可  相似文献   

16.
论“绮靡”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绮靡”说孙蓉蓉在我国古代文论史上,自西晋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到南齐刘勰著《文心雕龙》对艺术形式美的论述,标志着从先秦到魏晋人们对文学认识的一大转变。“缘情”与传统的“言志”相迥异,而“绮靡”说,则又是陆机的首倡。“绮靡”说对当时文学...  相似文献   

17.
"情性"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一个重要话题.理学家借助于体用论的思维模式来阐释情与性的关系,并且通过"心统性情"说和"性体情用"说,将性与情统一于心,以此展开对"性"与"情"关系的讨论.他们认为诗可以咏歌情性,"道情"是诗歌艺术的美学本质.但这种情感在理论上还规范于"情"、"理"合一的中庸尺度之中,并且必须与言志结合.  相似文献   

18.
海明威语言风格与中西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语言风格体现了他非理性主义的审美取向,反映西方当代语言哲学的文化反思,与西方美学的转变和西方文学语言更新同步暗合。海明威对语言诗性智慧的开掘,与中国古代语言观、中国古典美学遥相呼应,透露出中西美学彼此沟通、趋向融合的信息,使文学审美心灵获得更大自由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主张言志缘情,艺术创作重神似,不重形似,追求意象、诗味和意境的创造,讲“超以象外”、“言语道断”、“诗无达诂”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重“味外主旨”、“弦外之音”与“韵外之致”。总之,要求文艺创作要意蕴含蓄,要以少总多、小中见大,要凭借凝炼的形式反映深远厚重的内容,以显示出一种深邃美。这些构成了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一个鲜明特色。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曾提出“妙在愈小而大”的美学命题作为对古代绝句诗的审美要求。抽掉其特殊性,作为一个带普遍性的美学命题,它可以说是对上面这个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特色的高度概括。结合中国古典美学的特性,对这一命题的内涵和渊源进行一些剖析,以使其理论化和系统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艺美学体系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情感美学观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划时代的新变以情为本、尚情重情、畅情求美成为时代美学主潮.这一时期情感美学观具有三个显著特点,即情感表现的本体论观照视角,情理关系的一体化把握方式,情形(形式)关系的兼美化审美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