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2012,(1):17-17
赵婀娜2011年12月16日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最近,总是忍不住回忆这样的故事情节:主人公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巨大的甲虫”,惊慌而忧郁,尽管他始终爱着自己的家人,但仍旧渐渐失去了家人的爱,并最终成为家人的累赘而在绝望中死去。家里的亲人面对格里高尔的变形,起初是惊慌,后逐渐心生厌恶,最后希望“把他弄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存在着大量的“异化”,令人心痛又无奈的“异化”。  相似文献   

2.
教材解读: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小语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萨沙的家人在雨中传递雨衣的动人故事,萨沙由家人的行动懂得了保护弱小的道理,并将父母传递给他的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文章语言浅显,情感含蓄,道理明晰,易于让学生读文、悟情、明理。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小说单元涉及两篇颇为著名的中外小说:一为苏联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一为鲁迅的《祝福》。读完文章,我们无不被主人公坎坷的遭遇所打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直观的图形解析更能充分揭示主人公的命运,也更能有力地表现文章的主旨,两篇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不同主旨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解析,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更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4.
《文科爱好者》2004,(5):19-22,76,78
单元学习目标及学习指导:同学们,真高兴与你在Unit3见面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将:1.能介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2.能根据相关信息辨别人物;3.能用写信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家庭。4.本单元的重点句型有: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作家中,把悖谬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作家首推卡夫卡,他的诸多作品大都充满了悖谬色彩。《变形记》中主人公的变形把悖谬艺术推向了极致,变形是悖谬的艺术写照,而异化的主题则是悖谬的哲学意蕴。小说通过主人公变形前后的所思所想以及和家人的先后关系,淋漓尽致地为我们揭露了资本主义温情脉脉面纱下的人情冷暖和金钱利益。  相似文献   

6.
《玄鹤山房》是芥川龙之介的晚年作品之一。在小说中,芥川赋予了主人公玄鹤深刻的悲剧性:艺术生涯的终结、不为家人理解的孤独感以及求死自由的剥夺。作者在对玄鹤的悲剧性表达含蓄深沉的理解和同情的同时,也宣泄了自己的悲剧意念。通过对《玄鹤山房》主人公玄鹤的悲剧性的分析,再现芥川小说人物的悲剧意识,感受芥川超然于庸俗丑恶的现实生活之外的处世哲学。  相似文献   

7.
在弗朗西斯卡·赖泽赫的小说《米纸日记》中,由殖民生活和战争带来的创伤造成了女主人公埃尔莎与香港华人、威尔士人甚至与家人间疏离与隔阂的关系。埃尔莎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殖民生活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难以言说的创伤影响。  相似文献   

8.
<红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之花不但没有被清教教规和教义扼杀,而是得之以浇灌,在逆境中茁壮、坚强地生长、绽放,展示了美丽的人间真情.特别是男主人公的爱,在受到上帝对他的意志和对上帝的忠诚历练之后,他的爱变得越加的坚贞,使他公开了他和海斯特的恋情,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尽管丁梅斯代尔没能活着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但他们的爱却在"红字"中永生、传颂.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排演的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已演出四百多场,全国各类戏剧评奖皆榜上有名,最近叉荣登2005—2006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榜首。然而,该剧问世之初,对剧中主人公乔雪梅为家人牺牲个人前途值不值得这个问题,还曾经有过一些议论。  相似文献   

10.
作为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愚公移山》讲述了一位年近九十的老翁率领家人移山开路的故事,被分别编排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和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在人教版的单元学习提示中写道:“本单元所选的诗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它们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教材解读:《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小语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萨沙的家人在雨中传递雨衣的动人故事,萨沙由家人的行动懂得了保护弱小的道理,并将父母传递给他的雨衣盖在了蔷薇花  相似文献   

12.
耿鑫 《河北教育》2008,(7):83-86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授一些关于圣诞节的传统习俗和基本词汇。在这一单元,LiMing与Danny、Jenny和Jenny的家人共度圣诞节。本课介绍了LiMing与Danny在加拿大的商场购买圣诞礼物以及与“圣诞老人”交谈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安妮亚 《求学》2023,(11):62-63
<正>《寻梦环游记》用绚烂的色彩和瑰丽的想象颠覆生与死的命题,给观众带来一场关于生与死、家人与梦想的灵魂思考。电影主人公是来自墨西哥的小男孩米格,他从小热爱音乐,但他的家族有着“禁止音乐”的严厉家规,原因是他的高祖父为了追寻音乐梦想而抛弃了妻子,高祖母靠制鞋撑起了家,并宣布家族中人永远都不能碰音乐。  相似文献   

14.
<正>一、“情·思”视域下的文本解读(一)“情·思”视域下的单元语境语篇链本单元的“情·思”英语教学在“人与自我”主题引领下,围绕“Dinner time”这一主题展开,涉及四个“情·思”语境,包含两组对话,一篇对话式短文和一篇配图故事。“情·思”语境一呈现的是Mike一家的日常用餐对话。晚餐时间,Mike的妈妈分别征求Mike和Dad的意见后烹饪了符合家人口味的美味晚餐,全家共享温馨的晚餐时刻。该“情·思”语境旨在让学生了解西方家庭晚餐时的用餐喜好和习惯,感受其家人之间平等和谐的相处模式,了解中西方家庭的饮食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花园书》(Garden Book)是澳大利亚华裔作家布赖恩·卡斯特罗(Brian Castro)的第八部小说,双(Swan)是书中的主人公,随家人移民到澳大利亚,遭受着来自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在社会中处于边缘化状态,文章从女性视角剖析双的双重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6.
与其他在美移民不同,邝丽莎笔下《上海女孩》中的主人公秦珍珠的身份建构过程充满着别样的艰难和困惑,这与她人生中经历的一系列创伤事件有关。这些事件给秦珍珠带来的创伤体验和她敏感、好强的个性密不可分。秦珍珠的种种创伤情绪交织在她自我同一性的重构过程中,她对生活和家人的态度呈现出矛盾和分裂的特点。最终,在姊妹篇《乔伊的梦想》中,随着珍珠中国之行的展开,她结束了对往事的沉溺,修复了同家人的关系,带着久违的美国梦飞回彼岸,完成了身份重建。  相似文献   

17.
《文科爱好者》2004,(5):43-46,77,79
单元学习目标及学习指导:Boys and girls,对于亲朋好友的生日你一定很了解。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将有以下几点收获:1.学会日期表达法(月份、日期);2.理解生日更多的含义并学会谈论自己、同学以及父母家人的生日;3.学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课外活动及作息时间,做一个时间的主人;4.可学会自制英文日历。5.本单元的重要句型有: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3年级上册中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金吉娅用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中主人公的变形对其家人造成巨大痛苦的分析,及小说内在艺术特色的阐述,展示了作家对现代社会人的极端孤独与寂寞感的精辟描述,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抨击。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古代许多诗文中故事的结局大多是女主人公受尽不公正待遇;《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氓》中的女主人公,她们的悲剧命运是中国古代女性的共同命运:向往幸福美满的婚姻却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透过这些悲剧,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悲惨命运是封建时代妇女社会地位、封建家长制、封建夫权造成的。研读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其中有揭示女主人公被遗弃的《氓》,还有揭露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