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国学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精神文化,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有责任感、有自律精神的中国人,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可见,国学对于人的发展和进步是具有十分积极影响的。为了能使国学在当代的中国发扬广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学的当代价值以及当代的国学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学者,乃一国固有之学。国学之作用,可言极多。对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读书治学成就进行一番梳理、概括,展现了国学大师的"精博绝伦"之风貌;接着阐述国学中之文学的作用,以此窥见国学之巨大作用;最后陈述国学大师对我们后人发扬国学的启发,以及我们该如何才能发扬国学。  相似文献   

3.
浅谈大学国学教育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靓 《河南教育》2008,(9):40-41
国学教育不是一个单纯而静态的概念,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文化传承.国学教育的开展要和现实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使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和社会变革精神在当代经过变革成为我们现实社会文化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国学有重大意义,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在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学教育中,必须搞好国学教育内容的定位,明确学习国学的方法,国学教育必须付诸实践。通过国学教育使大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培育民族精神,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提升大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5.
国学及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关于国学的话题越来越热,朋友们约我作过若干报告,对于这个话题也就有了一些思考,在这里谈一谈,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注要讲四个问题:什么是“国学”;“国学”包含哪些内容;当代研究学习国学主要做哪些工作;国学在当代有什么价值。  相似文献   

6.
国学的基本内容是经、史、子、集,国学的基本精神是民本意识、良知实践,国学实践的至境是真、善、美。国学教育的现代化就是引领"马克思"与"孔夫子"共存共荣的思想文化现象,当代语文课程完全具备了这些条件。国学教育的语文课程化,就是通过培养青少年的中华信仰,发展青少年的良知情感,塑造青少年的中华人格,崇尚承载国学文化的中文尊严,在有国学知识内涵、有思维建构过程、有审美体验活动、有言语产品生成的中文实践中,把中文道路延伸向五洲四海。  相似文献   

7.
"国学热"至今方兴未艾。国学文化的兴起必然引导民族精神的完善、更新。国学文化在不断实现自身的扬弃、重铸的过程中,也对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有生命力的内容,从而铸造了新的民族精神,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造就属于新时期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风貌。本文以国学读本《菜根谭》为例探析了国学文化对新时期民族精神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学教育发端于清末民初,几经波折,于20世纪回归大众视野,其价值重获社会的肯定与认可。国学及国学教育是新时代树立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力量之基。当代,以国学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国学教育发展成绩斐然,渐成气候。但成就与危机并举,国学学科化争论造成了当代国学教育发展的二重困境。复兴国学,推进国学教育现代...  相似文献   

9.
弘扬国学传承经典,对学生的思想成熟和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是尤为重要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不断强化国学经典教育,让学生充分理解国学精神的真正内涵,并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我们的德育才能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吴俊丽 《考试周刊》2012,(65):22-22
何为国学?不就是那经得起时间洗练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国学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只有当国学经典所蕴含的思想和智慧贯穿在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当中时,国学才会"活"起来。这不仅是一种回归,还关涉到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79):164-165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提升,包含国学在内的中华文化正受到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加强大学生国学教育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明确国学概念的丰富内涵及国学与儒学、传统文化、经典、国子学、中国学、国粹等概念的关系,则是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国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周菊峰  彭爱姣 《文教资料》2010,(36):239-241
几千年一脉相承的国学精神以其经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而光彩照人,灵性萌动。用国学精神合奏时代脉搏,不断产生的共鸣能够深化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扫除心灵的迷障,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新风采。  相似文献   

13.
张海燕 《考试周刊》2011,(75):50-50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的结晶,蕴涵丰富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我们国人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千年的古国,既然我们以文明和文化著称,我们就能愧对这一称谓。我国的历史文化悠久,拥有很多世界文明的经典著作。那是我国古老历史的见证。一部五千年中国文化史,犹如一条滚滚长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诗经楚辞、老庄哲学、史记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作为国学经典,深蕴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在大力提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今天,让国学走进课堂,已经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国学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国学教育与国学修养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本文重点分析了学习国学知识、提高当代大学生国学修养与大学生素质的关系与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孙振杰 《天中学刊》2014,(5):129-133
国学是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总称。国学教育的目的是发掘整理中国文化精义,在传承创新的基础上服务社会建设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学教育不应片面注重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和对儒学道德精神的强化。在当前的国学教育中,我们要强化"文献自觉",通过积极的文献意识和文献能力的培养,提升国学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国学教育"虽然是当代学界的流行语,但大多是在一种似乎"不言自明"的模糊状态中使用,很少从史学和教育学的学理层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梁启超国学教育思想的探讨,提供一个近代思想家"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相关联的分析视角,探索民国时期梁启超"国学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国学研究中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18.
章太炎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他对国学的研究随其一生革命活动的变化而在各阶段有所不同,对待孔学态度也有不同。该文分三个阶段论述了其变化及贡献。他一生始终坚持的是:以国学激发民族精神,实行种族革命,它的斗争锋芒是指向异族统治的清政府;把国学同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其国学的灵魂是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9.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其绵延不绝的文化张力直到现在依然滋润我们的心田。国学经典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青少年的优秀人格,而且可以凝聚成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以独特的感染力,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精神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20.
张夏 《高教论坛》2014,(12):101-103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国学教育丰厚深邃的精神内涵,可以被有效吸入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对弘扬爱国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培育健全人格产生重要影响。从国学教育与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视角,探索其融入的必要途径,对丰富校园环境文化的精神内涵、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与当代大学的价值理念和大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