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三维激光测绘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测绘中,机载三维激光扫描仪是当前测绘领域的一个新标杆,但大部分技术仍由国外垄断,研发机载三维激光扫描仪和相配套的软件尤为必要。机载三维激光扫描仪研制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着手,从扫描仪得到原始点云数据后,通过相应软件对数据作后期处理,设计出友好的交互界面,展现场景,实现三维重构。  相似文献   

2.
郭祥  刘卉 《教育技术导刊》2009,8(3):183-185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测绘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它可以快速地获取空间均匀分布而且密度较高的点云三维坐标数据信息,从而反演出测量目标物的三维模型。对三维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系统分类等进行了阐述。以ILRIS三维激光扫描仪和PolyWorks软件为手段,给出建模实例,对其在地质中的应用做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校园标志性建筑物在学校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三维建筑物模型以多视角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具有全面、立体、详尽的优点。利用SketchUp与CityEngine三维建模软件,以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图书馆为例,介绍了一种三维模型制作方法。首先,采用ArcGIS软件提取遥感影像中建筑物对象的底面边界、屋顶类型等数据,再利用拍摄影像获取纹理等信息;然后,基于SketchUp软件进行总体建模、拉伸、拆分、结构细化、纹理映射;最后,利用CityEngine进行地形添加、场景构建、模型发布。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发挥两款软件的优点,规避其不足,显著提高建模效率,对三维校园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IMAGIS的校园房产三维可视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IS三维可视化软件IMAGIS的三维建模功能,以校园的二维数字线划图为基础,进行校园房产建筑物三维模型的构建,通过模型的生成、纹理映射及3DGIS虚拟漫游,实现校园房产的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5.
离散点云数据缺乏空间的拓扑结构,不能清晰表达目标物体表面的形态特征,采用Geomagic软件直接对散乱的点云数据进行建模时容易导致拓扑关系混乱,且建立的模型不准确.因此,采用数据格式转换的方法进行模型构建,首先构建空间三角网,建立空间点之间的拓扑关系,将离散点的"txt"格式文件转换为"obj"格式的文件,然后在Geomagic软件中进行三维建模,通过与原始模型进行比较,新方法建立的模型能表达物体表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采集岩溶洞穴内部点云数据,克服单一数据采集手段获取岩溶洞穴内点云数据存在较多数据缺失的问题,通过地面架站式三维激光扫描仪、背包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岩溶洞穴内的多源点云数据,并采用改进的ICP算法对多源点云数据进行融合.结果表明,采用多种数据采集手段能有效采集岩溶洞穴内的三维点云数据,弥补单一数据采...  相似文献   

7.
以辽宁科技学院作为建模实例,结合Sketch Up建模软件构建辽宁科技学院建筑物的实感三维模型,强化真实质感的表达,精确细腻构建辽宁科技学院校园的建筑三维精细模型。研究建模过程中的数据获取与表达方法,解决Sketch Up模型不具有真实感,与实际差别较大等相关技术问题。为数字化实感模型和虚拟现实建筑物实感模型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地下管廊工程测量结果存在属性信息录入不全且不能三维可视化问题,提出一种根据点云数据创建地下管廊BIM模型的方法.首先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去噪、抽稀等预处理操作,然后根据点云数据分别创建地下管廊的表皮模型和各种小部件模型,最后导入Revit中融合两类模型并录入属性信息.以昆明市广福路某段地下...  相似文献   

9.
《滨州学院学报》2019,(4):17-21
通过激光扫描获取点云数据实现航空零部件数字化建模的方法,将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采用NURBS方法重构曲面片,进而得到数字模型。利用CATIA软件对航空零件中较为复杂的航空发动机叶片进行逆向三维建模,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能够快速地获取物体的三维点云数据,利用建模软件的数据合并、特征提取和曲面拟合等功能进行数据处理,重建物体的三维模型,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在机械、汽车、航空、医疗、艺术等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本文主要致力于研究非接触式三维扫描系统的扫描精度,从而更好地满足高精度、高效率以及适合各种曲面的数字化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若要对新风机进行噪声分析及优化,必须建立其CAD参数化模型.而新风机通道形状十分复杂,采用传统CAD软件正向准确地设计出实体模型较为困难.基于此,采用逆向工程技术对XHBX-D2TH型号的新风换气机进行三维建模与装配.首先,采用三维数字化仪获取实物表面三坐标信息;然后,应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对扫描仪获得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封装;最后,利用软件CATIA进行实体建模与装配,所得结构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2.
以汽车仪表盘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光扫描仪的非接触式测量获取零件曲面的点云数据,并利用Surfacer软件进行点云数据处理,且基于NURBS曲面重构理论进行零件曲面造型,最后利用Pro/Engineer软件完成汽车仪表盘的实体模型设计.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3.
以轴流式风机叶片为例,详细阐述了逆向建模的思路和流程,并利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Design X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高质量的三维模型,并通过Live Transfer技术将模型导入到Solidworks软件中。该方法既可获得高质量的三维模型,还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古建筑测绘的特点以及传统测绘方式的不足,在介绍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古建筑测绘的优势,以福建武夷山市城村赵氏家祠为例,从古建筑数据的采集、测绘数据的处理到CAD测绘图纸的生成研究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古建筑测绘实践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针对三维激光扫描仪测绘过程中庞大的数据量以及Cyclone软件缺陷问题,提出了"分组处理、整合拼接"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逆向工程作为一种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手段,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以鼠标外壳为研究对象,论述了逆向工程技术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逆向工程中应用IMAGEWARE软件处理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得到的鼠标外壳云数据,在PRO/E软件实现实体模型的重构。  相似文献   

16.
以洗车水枪为例,详细阐述了逆向建模的流程,并利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Studio软件和Geomagic Design X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高质量的三维模型。该方法即可获得高质量的三维模型,还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快速成型中的三维数据准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快速成型中的三维数据包括物体的三维CAD模型、通过三维数字化测量仪器测得的物体表面的三维数据点云、STL件及三维模型的切片,通过概念设计和反求工程中的三维扫描可以建立物体的三维CAD模型,并着重讨论了工件表面点三维数据的获取方法及数据点云的处理,STL件的格式、精度、分割与拼接。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字化逆向建模的3D打印实验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逆向工程与新兴3D打印技术相结合的实验课程,给出了实施方案。实验内容包括了用手持式激光扫描仪对物体表面进行扫描,获取点云数据,然后将点云数据导入数字化逆向建模软件Geomagic Design Direct中进行处理,完成物体CAD实体模型重建,最后将模型导入CubeX 3D打印机中进行打印,实现快速制造。该实验内容体现了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在现代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实验教学的实施顺应了产业界对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对于促进学生在现代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Geomagic实现鞋楦的NURBS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鞋楦建模的特点,阐述了应用Geomaglc反求鞋楦时的NURBS重构技术。文章根据鞋楦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应用激光扫描仪获得的鞋楦点云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坏点去除、消噪,以及点云数据的筛减和排序技术;阐述了鞋楦自由曲面反求过程中产品点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点数据的网格化、边界处理与特征曲线提取、曲面质量评估等。  相似文献   

20.
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得博物馆内部点云,并在此基础上用3ds Max建立博物馆三维模型、进行材质贴图、灯光、摄像机和烘焙等工作,随后将模型导入VRP实现交互式虚拟博物馆系统的开发。馆藏文物用手持式非接触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扫描并加工处理后得到真实的三维数字文物模型。为保证效率和效果,利用LOD算法对建立的复杂模型进行简化。所设计的虚拟漫游场景,用户不仅可身临其境从多个视角观察整个场景,并可通过键盘、鼠标和距离触发观赏博物馆中的文物,实现了虚拟场景的人机交互控制。系统交互性良好,沉浸感强,可多角度、多种方式、多人称自主漫游博物馆并可近距离观察研究馆藏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