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RFID防碰撞算法中,平均时延是影响识别性能的关键因素。平均时延主要取决于识别每个标签所需的平均比特数。在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二叉树形搜索算法,该算法显著减少了识别标签的平均比特数,且当阅读器检索到树的底层时,可向二叉树的上层回溯,最终连续识别出所有的标签。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该算法在性能上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射频识别系统的广泛应用,标签数量不断增加,导致了系统通信性能下降。文章通过分析和比较查询树算法(QT)、二进制树算法(BT)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双时隙二进制树堆栈式标签防碰撞算法。该算法利用曼彻斯特编码的特性来确定标签识别过程中的ID碰撞位置,并且利用堆栈形成进一步搜索命令,逐一识别标签。通过仿真比较几个相关的算法,结果表明,双时隙二进制树堆栈式标签防碰撞算法在减少数据传输量、减少识别标签所需响应比特数及时隙数上明显优于现有QT和BT算法。  相似文献   

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55-258
针对实验设备管理需求,结合RFID发展趋势,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的新型实验设备管理系统,简要描述了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和超高频RFID读写器设计,详细阐述了如何将在应用编程(IAP)和Q算法结合对ISO 18000-6C防碰撞算法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证明,系统可根据实验设备数量实时调整防碰撞算法,提高识别效率,设计可靠,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RFID技术具有识别距离远、非接触、识别速度快、无需人工干预等特点,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RFID系统中经常会产生碰撞问题,解决碰撞问题的防碰撞算法成为RFID系统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几种RFID防碰撞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各自的特点,通过对各种算法的比较指出了不同算法的具体适用场合,为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防碰撞算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环境下的RFID系统中标签数目众多,读写器面临着同时阅读、修改多个标签的状况。在保障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标签的识别和信息的读取,降低系统时间开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RFID安全协议的改进,在系统中采用双密钥技术,提高了服务器与标签之间的认证效率,实现了认证的快速性和信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性能,应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该算法标签识别过程进行数学分析,得到成功识别出的标签数量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用蒙特卡罗统计方法模拟这一过程,对马尔科夫链模型求解,得到了标签数量、时隙数和成功识别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中心机房关键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需要对中心关键设备进行实时监测,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可满足需求,标签碰撞一直影响着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本文提出一种快速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采用标签碰撞估计,完成多叉树的自适应动态搜索.该算法能有效降低空闲时隙数,提高吞吐率,减少标签碰撞数量,适合在机房环境下使用.  相似文献   

8.
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技术。随着标签制造成本的下降,RFID技术大规模应用已成定局,但人们对RFID普及应用所遭受的安全与隐私威胁还不够重视,甚至认为资源严重受限的标签会免于病毒攻击。该文分析了RFID技术应用中的一般安全与隐私威胁及其系统的安伞缺陷.着雷讨论基于RFID的入侵、病毒原理和移动RFID的隐私威胁。  相似文献   

9.
多址接入问题是多节点信号共享一个无线信道产生的信号冲突问题,是RFID系统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有4个:空分多路法、频分多路法、码分多路法和时分多路法,而RFID系统中常用的TDMA算法是ALOHA算法。对ALOHA算法的过程及效率进行了分析,在帧长和标签数目相同的条件下,求出系统吞吐率最大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标签估算算法,并对其估算误差率进行了分析。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随着帧长和标签数增加,该算法可以有效降低误差率,解决RFID标签多址接入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该文聚焦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困境,探索将RFID和二维码技术应用于仪器设备管理中。利用RFID标签地址唯一性标识设备信息,把RFID射频识别和二维码扫描融入到设备日常管理中。开发了基于RFID与二维码技术的标签管理系统,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设备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中读写器对标签的读写最为频繁,为了保证电子标签的安全,在开放信道内,读写信息不能以明文形式传输,需要采用高安全等级的密钥管理系统,弥补电子标签自身的安全设计不足,保证电子标签的安全运行。在分析各种加解密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椭圆曲线的RFID标签访问安全适用的解决方案,为RFID信息安全做出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考勤手段的弊端,设计了基于RFID(射频识别)的学生考勤系统,系统包括基于RFID的智能校徽、校车监控管理系统与校园考勤管理系统。智能校徽基于无源RFID标签;校车监控终端实现校车从家门口到校园的全过程监控;校园考勤管理系统实现出入校门管理、校园内定位与在线请假和考勤;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平台,供家长与管理部门监督查询。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图书馆RFID系统的构成,比较了我校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前后的变化,指出引入RFID新技术后,目前存在频率选择方面、成本方面、分别粘贴传统磁条与RFID标签的图书管理方面、安全方面、对馆员影响等问题,提出选用超高频率RFID技术,对利用率较高的图书粘贴RFID标签,书库分区域管理应对两种标签的图书,RFID技术完善与读者素质的提高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根本,科学合理安排馆员工作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射频识别(RFID)中的标签碰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映射序列码的自适应查询树(MAQT)算法.该算法根据最高碰撞位为首的连续3个比特位的特征,并结合唯一的映射关系,准确地推断出当前查询时隙存在的查询前缀,达到消除空闲时隙、减少碰撞时隙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当待识别标签数量达到1000时,MAQT算法相比GBAQT算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基于RFID技术的定位系统在旅游景区、仓库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室内利用RFID读卡器通过总线方式与上位机进行通信,构成一个室内局域网络,RFID读卡器通过读取RFID标签的数据,根据通信的信号强弱来确定RFID标签的位置,并通过GIS系统在上位机上对RFID标签的地理位置和标签信息进行展示。研究表明,该设计方案能够不依赖卫星定位系统,对在其通信范围内的设备进行定位、管理,并为其它应用提供地理位置信息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RFID是一项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目前已经开始应用于智能交通中,但作为无源的射频识别标签,其识别距离十分有限,因此在应用到道路车辆信息采集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作为一种前端采集系统,目前采用电力线经过电源适配后给系统供电,这样在电力线路出现问题后无法保障其系统正常工作,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出一种改进型的基于RFID道路车辆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通过ZigBee无线组网方式实现远距离的射频识别,通过太阳能发电模块对系统进行保障性供电可以扩大系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从新技术运用出发,分别对RFID系统和EPC物联网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目前有一部分企业开始尝试应用RFID技术,但还仅局限在点或线的范围内,无法全面发挥RFID的优势。以某企业案例作为实例,将RFID技术应用于在供应链系统中,建立了供应链系统架构模型。以一批产品从生产线到分销商的物流周期对比测算了RFID系统和原流程系统的主要环节耗时、货物处理完成率、标签识别率等方面的数据,结果 RFID系统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因此将RFID在全企业范围内的所有流程中推广才能真正优化整合内部信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有效保证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运用分布式RFID询问应答认证协议,Elgamal密码系统、认证机制和可验证门限秘密共享等协议对标签数据认证查询.该策略不仅查询可靠,还具有保护被查询对象和查询结果隐私安全等特点.通过其安全性能分析和效率分析,说明了本协议具有高效的性能和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付海涛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12):153-154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RFID系统大量应用,未经认证的阅读器非法读取或更改RFID电子标签内的数据,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安全问题及隐私泄露。通过对射频识别(RFID)重要性及安全隐患的讨论,提出了一种称为认证处理框架Authentication processing framework(APF)的方法,将RFID电子标签和阅读器在APF中进行ID及解密密钥注册,并通过标签及阅读器的双向认证,以避免非法阅读器访问电子标签造成的隐私泄露及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多标签防碰撞算法在射频识别系统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树形防碰撞算法都存在识别周期过长、空闲时隙、碰撞时隙过多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碰撞位分布特征,调整碰撞节点分叉数的防碰撞算法。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减少空闲时隙和碰撞时隙数量,提高查询效率及时隙吞吐量,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