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4、5月, "幼小衔接"的话题是家长和教师们讨论的热点.大家知道,在幼儿园的大班阶段,幼儿教师都会对孩子进行入学教育和引导,但是否只要幼儿园进行"幼小衔接"教育就够了呢?许多家长对此认识不足,对家庭中的"幼小衔接"亦重视不够,特别是家庭中的幼小衔接环境的创设.笔者认为, "幼小衔接"仅在幼儿园教育中受到重视是不够的,更需要家庭教育的参与.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终身"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  相似文献   

2.
幼小衔接的问题是涉及全社会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涉及家庭幼儿园、学校等多方的关注。在孩子从幼儿阶段过渡到小学学习阶段的这个关键的环节中,如何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家长的衔接观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直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是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首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幼小衔接涉及到家庭、幼儿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关注的问题,是孩子从幼儿阶段过渡到小学生阶段的关键环节。作为起点的幼儿园如何认识幼小衔接的价值,小学作为幼小衔接的重点该如何作为,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起到促进和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上海一位知名中小学校长在某幼儿园的一次幼小衔接辅导报告在家长中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家长的共鸣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校长用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实验数据,阐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点是都要研究孩子,并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开展教育,这一观点得到了家长的认同;二是校长旗帜鲜明地指出幼小衔接应该是小学对接幼儿园,而非幼儿园对接小学,对此家长也  相似文献   

5.
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链接,更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只有家、园、校三方同向而行,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因此,幼儿园要探究有益于幼小衔接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优化家庭教育,帮助家长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准备,以帮助幼儿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6.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成长中所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家庭是承担幼儿幼’小衔接准备的主体。很多家长都会未雨绸缪,在家庭中实施幼小衔接活动。在中国福利会托儿所的一项调查中,他们发现97.83%的家庭针对幼儿的情况实施了幼小衔接准备。大部分家长在大班阶段开始做准备(80.44%),  相似文献   

7.
幼小衔接是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过程.幼小衔接不只是知识的衔接,而且是各种能力素质的衔接.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和家庭配合,合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幼儿园应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和家长一起正确认识幼小衔接,家园共同培养,增强幼儿体质、提高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促进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有一些针对家长的实施策略。密歇根州的"伟大的开端之入学准备项目"研究指出,沟通和亲子关系是家长能够成功参与到儿童幼小衔接实践中的关键。关于如何参与,该项目为家长提出三点重要的建议:帮助规划孩子的时间,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以及跟孩子聊聊在园情况;并提出了具体的做法:设定家庭一日作息时间,限制儿童看电视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的关注重点集中在儿童对于学校生活的适应及学习成绩的提高上,容易忽视幼小衔接过程中,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家长本身也会产生的相应问题。幼小衔接得以顺利完成基于多方面原因,家庭建设的不良、家长的不当行为也会阻碍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本期焦点我们采访了李敏谊老师,以家庭、家长为分析重点,探讨幼小衔接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孩子从出生到学会走路、说话、识别等重要素质都是在家庭教育中完成的,这期间的教育是与家庭同步的,也是不可代替的。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懂得如何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快乐、无负担,重成长。一、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结合幼儿的家庭教育是琐碎的,家长们把幼小的孩子带到幼儿园,不了解他们一天下来的情况,只能与老师沟通了解,熟知情况。幼儿园要针对鼓励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因此开设了幼儿园网站,班级主页,对话,信息  相似文献   

11.
李秀芳 《考试周刊》2013,(31):190-190
随着社会的进步,每个家庭都特别重视自己孩子的发展。孩子就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的教育问题困扰着每个家长,重视学前教育,重视孩子各种习惯的养成,做好幼小衔接对孩子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当前,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把幼小衔接当借口进行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主要表现为办园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小学化。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规律,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离。为了防止这种倾向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加强教育部门的监管力度.正确认识幼小衔接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沟通,统一幼儿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3.
家长们要重视幼小衔接,但也不必闻之色变,这只是孩子人生成长路上很正常的阶段;幼小衔接不只是大班的事情,这是个系统工程,要早做准备,全面准备;幼小衔接不只是择校,更要重视孩子心理、习惯、能力方面的衔接;幼小衔接,不只需要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更需要爸爸妈妈的用心陪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幼儿园学习的结束,将要进入小学的孩子要面临新的挑战.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幼小衔接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本文结合实际,从教师、孩子、家长三方面入手,浅谈幼儿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  相似文献   

15.
朱瑜 《天津教育》2022,(9):168-170
<正>一、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所存在的问题绝大部分是因为家长的观念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方向。幼小衔接的定位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小衔接?这需要向家长作一概念上的渗透,让家长了解到幼小衔接并不代表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课程,这种超纲学习并不能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相反还会造成幼儿厌学的逆反心理。所以,幼儿园幼小衔接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缓解家长的过分焦虑,让家长了解到在政策的指导下,小学已经渐渐与幼儿园紧密靠拢。孩子升入小学不再意味着没完没了的作业和补课,而是在逐渐过渡中给予幼儿成长和适应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幼小衔接是备受大班家长关注的话题。自踏入大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特别关注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担心孩子跟不上小学生活,为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由于家长的错误观念,孩子的习惯养成被忽视,致使幼儿到了小学出现诸多的不适应。在幼升小这个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将直接关系到幼小衔接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17.
<正>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然而,幼儿衔接的问题困扰着许多家长。一些家长最大的困惑就是:"幼小衔接,我们该做什么?孩子该学什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发现,有部分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让孩子提前学习拼音、学算数、学英语、学写字。由于家长的错误认识,不少孩子减少了游戏时间练书写有的甚至超前学习小学知识,拔苗  相似文献   

18.
《家教指南》2006,(12):32-32
幼小的孩子常因为听不懂“大道理”而给家庭教育出了一道难题。心理专家建议,教育年龄幼小的孩子家长应抓住六大良机。  相似文献   

19.
老师和家长都很重视一个问题——幼小衔接。在家长眼 中,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的生活,首要的标准就是是否能跟上小 学的学习内容。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家长往往将幼小衔接理 解为学习知识衔接,就希望孩子在大班开始,学习本该在小学 学习的内容,如写字、拼音、加减法等。  相似文献   

20.
严贤 《家教指南》2006,(6):28-30
孩子从幼儿园到上小学,是一个很大的转折,能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每个家长的心愿。理论研究认为幼小衔接面临六个断层,这六个断层在每个孩子身上的表现形形色色,需要家长采取相应的方法,解决孩子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