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现代亲子关系理论观点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鲍姆林德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父母教养方式是家庭内外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众多因素的重要中介。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D.Baumrind)对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她以“父母控制”为中心维度,以构建的方式建立了评价父母教育方式的体系。受社会学习理论、生态学和家庭系统理论的影响,鲍姆林德认为亲子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即在父母行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所谓隔代教养是相对于亲子教养而言,主要是由祖辈担当起对孩子教育、抚养的责任。隔代教养是我国幼儿家庭教养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表明,隔代教养对幼儿身心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包括幼儿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幼儿独立能力发展较差等。这主要是由于祖父母溺爱和放纵孩子、习惯包办和替代,不善于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等原因导致的。应采取转变隔代教养的理念,调整教养方式,注重幼儿想法等对策来减少隔代教养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往往太过于强调教学中教养的作用,而忽视了教育的作用,从而忽视了学生完善、健康人格的形成。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教养和教育的作用,认真思考教学中教养与教育的价值协同性,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教育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4.
如今大多数父母忙于工作,孩子的教养大多交给长辈,也就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使孩子备受呵护,导致一系列教养弊端形成。隔代教育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怯于或羞于与人交往,任性、脆弱、胆小等特征是他们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中外教育界长期争论的焦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主张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根据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教育发展的要求,正确的教育思想应该是既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更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家庭受到极大冲击,亲子教育成为研究焦点。亲子教育是一种以负有教养责任的成人为对象的终身学习课程。通过教育父母获得教养效能,掌握教养理论和技能,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预防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出现,加强家庭的功能,最终形成和谐家庭,增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对某工科院校1317名大学本科生调查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概念是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特别是父亲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对网络成瘾行为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强调父亲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从影响学生自我概念入手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
着重分析作为欧洲大陆德俄等社会—文化中作为教育基本概念的教养的要义,教养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教养和教育(狭义)的区别与联系,教养理论所表示的"课程"思路和英语国家课程思路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孩子的人格塑造、角色培养、良好品质养成等都源于家庭的教育和培养,选择恰当的教养方式是家长智慧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教养方式的意义及其特征、家长教养方式的类型、影响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的全面分析,旨在为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推进本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行托幼一体化的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机构对3岁前婴幼儿教养工作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特制订《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作为本市托幼园所实施3岁前教养工作的活动指南,也可为家庭教养提供参考。一、教养理念1亲爱儿童满足需求重视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强调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关爱儿童、赋予亲情,满足婴幼儿成长的需求。创设良好环境,在宽松的氛围中,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尊重婴幼儿的意愿,使他们积极主动、健康愉快地发展。2以养为主教养融合强调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发展的基础。在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