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我校提出了“备课——说课一上课——评课”的“四结合”教研模式,形成一个以“课”为核心的循环往复的教研过程,后命名为“链式”教研活动。其目的是引导教师人人参与到教研活动中,个个都是主体,人人都有承担活动的义务和责任,通过教研活动,整体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办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发现了当前教育的弊病,并马上认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于是教育界刮起了一场飓风,人人开始大谈素质教育,高呼教育改革。整个教育界为之震动着,大家都行动起来,前拥后呼的涌入这一改革浪潮之中。可几年过去了,中国教育似乎还在原地踏步,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波波洪 《中国德育》2012,(21):79-79
@生活是一种修行0:尊重人的差异性、特殊性越来越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重点。近日,教育部再次强调建立多冗评价机制,其目的在于让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如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流行话语,从高层官员到基层干部,人人都会朗朗上口。在有数千年人治传统的中国社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理念的提出和流行,确是政治生活进步的表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学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使得学生的参与非常困难,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因此,要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就迫切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人人动脑思考。计算机技术介入数学教学、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的落后状况是教育改革必然的要求。所以研究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学教学模式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今天的教育改革是学生明天的生活,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构建“可能的生活”。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为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要求我们教学中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例子里,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数学知识得到提升。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使数学更贴近生活,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创造自己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呢?  相似文献   

7.
人是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人的智慧、经验、观念等无形资源的挖掘,唯有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次重大变革。往往一场变革会让一个人陡然清醒成熟起来,更会令一个民族清醒成长起来。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如何以人为本,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建立创新教育新体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重要的课题。一、树立成功观念人是社会一切知识的创造者、应用者,人人都是创造之人,人人都是成功之人,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核心。如何将人变成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2010,(1):4-10
“开卷有益”,这是一个几乎人人知晓的词。当我们在写到读书的好处的时候,这个词就会被我们信手拈来,自然得就像是一直陪伴我们的好朋友。它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大家都知道,并且可以准确地概括出来打开书本,总有益处。它出自哪里呢?在遥远的晋朝,有一个叫陶渊明的大文豪,他在著作《与子俨等疏》中写道:”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相似文献   

9.
学校都期望能够鼓励创新,教育改革能够有更多调整空间,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但不光是教育,任何理论与实践都有一个转换的缺失,不可能有什么样的理论,就能有什么样的实践,甚至可能在主观上鼓励创新,但操作上却走向相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王凤莲 《中学文科》2007,(9):138-138
米洛斯的维纳斯向我们展现了因失去双臂而拥有的美。人人都在讨论残缺,赞美残缺,歌颂残缺,似乎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即缺憾就是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教室中本来不引人注目的讲桌,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的人认为高高的讲桌就如同在学生和教师之间隔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墙,为师生之间的交流设置了障碍,是教师高高在上的表现,不尊重学生的表现,不能体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一时间人们对讲桌的口诛笔伐四起,讲桌成了众矢之的,成了人人都可以随意指责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刘惠子 《教师》2011,(34):77-77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批改学生作文,拟写作文评语,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可是,要想写好作文评语,这是广大语文教师人人都值得钻研的课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家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作文训练的重要,每周、每学期的作文量都能得到保证。然而批改,一个“阅”字,让人好扫兴。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评语,使评判和激励作用发挥到最佳水平呢?  相似文献   

13.
文学领域中的人,不可能人人都是文学家,但可以说,个个都是批评家。不但人人都是批评家,而且,人人又都是鉴赏家。我国历代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批评家们通过整理、选择和品第,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更其显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学批评特色。  相似文献   

14.
人人都道: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的确,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爱,家庭的分裂,对他们来说,都留下深刻的烙印,尤其是家庭分裂的孩子。在他们身上,教育出现了5 2小于7的现象。如何扭转这种失败呢?教育改革启示我  相似文献   

15.
“终身学习”理论是当今一种重要的社会和教育改革思潮,它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人人是公民道德建设之人,时时是公民道德建设之时,处处是公民道德建设之处。  相似文献   

16.
“终身学习”理论是当今一种重要的社会和教育改革思潮,它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人人是公民道德建设之人,时时是公民道德建设之时,处处是公民道德建设之处。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广泛深入地开展着,这是加快教育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新课程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21世纪的新课程对每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有价值的,并且人人都能实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将新课改的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实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们面临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免不了要请人捎信、传话,也免不了要打电话找人。若对方不在,你就会请接电话的人帮你传个口信。如果自己病了,不能照常上学或上班,也都会请同学或同事带个请假条,向老师或上司请假。这些信息,你会用英语传递吗?请熟记下列句式。  相似文献   

19.
超越自己     
“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自己!在超越别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这是《超越自己》扉页上的一段话。我想,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却未必人人都懂,也未必人人都做得到。说起刘墉,令我想到韩寒的一句话:“刘墉把人人都懂的道理,说得让人不懂,还写在文章的屁股上。”不可否认,他所说的的确人人都知道,却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比如韩寒,他却迷失了自己。他本该是个学生,抑或是个校园作家,却执意要把自己扮成太保。《超越自己》是刘墉写给刚上高中的儿子刘轩的信,教导他如何面对艰险的环境和未来的挑战。我和刘轩也…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逐步深化,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研网络,是迫在眉睫的问题。通过深入学校实际广泛的调查与研究,我们逐步梳理出问题的症结,要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特征的教研网络,就必须摆正三个关系:第一,摆正教研服务的上与下的关系。使上下并重,充分协调。第二,摆正个体与群众的关系。形成广大教师人人都想搞教研,人人都会搞教研的大氛围。第三,摆正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意识认为教研是专家和教研机构的事,不属中小学教师的职责范围。我们追求教、研合一,倡导“教就是研”,“不研不能教”。一、加大改革力度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