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经国1925—1937年曾在苏联学习和工作。1991年苏联“八·一九”事件后,苏共中央档案曝光,蒋经国亲笔填写的要求加入苏共的申请书和履历表及其它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都被抖落出来…… 1925年底,蒋经国告诉蒋介石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当时蒋介石准备参加北伐战争,并且常常宣称要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甚至发誓要进行世界革命。蒋经国  相似文献   

2.
邱沛篁 《新闻界》2004,(3):11-12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早在1924年2月,由中共旅法小组领导的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理论刊物《少年》改名为《赤光》时,邓小平就成为《赤光》编辑部最年轻的成员。他又编,又写,还担当了负责刻写蜡板和油印等技术性工作,被誉为油印博士,这是邓小平一生革命生涯的开端。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7,(9):107-108
<正>邓小平他经历中有两次参加党的报刊工作,一次是1922-1924年在法国参加中共旅欧支部的团刊《少年》和党刊《赤光》的编辑出版工作。一次是1933年8月至1935年1月主编中国工农红军的机关报《红星报》。1922年,邓小平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起参与旅欧中国少共中央委员会机关刊物《少年》的编务工作。1924年2月中共旅欧组织和旅欧共青团的机关刊物《赤光》创办后,他继续负责刊物的编务工作。1924年周恩来回国后,邓小平  相似文献   

4.
一个春风拂面的三月里的一天,我要完成一项辑录“口述档案”的任务,采访对象是曾任中共包头市委副书记的离休干部色吉拉胡老人,话题就从1957年他初到包头时说起。  相似文献   

5.
郭晨 《全国新书目》2010,(23):39-39
蒋经国为什么会"打老虎"?为什么勤政爱民?为什么能治理好台湾?蒋经国一生的成就,源头究竟在哪里?郭晨踏访俄罗斯,寻找蒋经国1925至1937年在苏联的辗转流离之路,再现中苏大国角力、国共蜜月合作下真实的历史风云,全景展示蒋经国苏武牧羊式的12年苏联生涯,揭开蒋经国那段绝地坚忍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6.
重庆解放不久,邓小平即前往看望他青少时代的师长王儒楷老先生。王曾任重庆商会会长,早年曾帮助邓去法国勤工俭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陶涵 《出版参考》2008,(5):21-22
打击之后的“和平攻势”1926年.邓小平与蒋经国同在苏联中山大学求学。那时,邓小平是蒋经国所在共青团小组的组长。  相似文献   

8.
王成 《天津档案》2006,(7):50-53
2006年7月22日是中国档案学家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曾三(1906年—1990年)湖南益阳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曾任中共苏区中央局报务员、政委、台长、红军通讯学校政委等职。1934年参加中央红军长征。1936年西安事变后。在西安任红军联络处电台台长。1941年后,任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处长和秘书局局长、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  相似文献   

9.
卜息 《档案时空》2006,(11):22-23
蒋经国回国第二年春天,江西省主席熊式辉建议;应给蒋经国适当的工作,并表示欢迎他到江西工作。于是蒋介石任命他为江西省保安处少将副处长。是年蒋经国27岁。  相似文献   

10.
徐君虎,1906年生于湖南新宁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岁留学莫斯科时与邓小平、蒋经国同班且友情深厚,21岁任北伐军政治部少将主任,因思想激进等被关进国民党监狱。抗战期间,他辞去好友蒋经国所委重任,回乡组织抗日义勇军,与日寇展开浴血奋战。  相似文献   

11.
在中共陕西党史上,有一位人生经历复杂、命运曲折坎坷的传奇人物,他就是陕西早期中共党员, 在陕西党内曾担任重要职务,后又失掉组织关系的梁益堂先生。梁益堂1902年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一个中农家庭。1925年1月西北大学政治经济系肄业后,即开始了  相似文献   

12.
宋林岭是1985年从部队转业后从事纪检工作的,曾任山西省纪委办公室主任、研究室主任、副秘书长,1995年任中共阳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上任后,他雷厉风行,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和同事们一道为开拓阳泉纪榆监察工作的新局面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初,邓小平工作战斗在赣南、闽西的中央苏区,曾任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由于他在工作中坚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受到王明错误路线的打击、排挤与批判。1933年5月,邓小平被错误地撤销江西省委宣传部长领导职务,下放宁都农村劳动。王稼祥知道后,力主将邓小平调到红军总政治部任秘书长。丽三个月后,因秘书长一职的事情较少,想多做一些实际工作的邓小平便向组织要求另调工作,于是组织部分配他到下属的宣传部当干事,除去进行一般的宣传工作外,还负责主编当时红军总政治部的机关报——《红星报》。  相似文献   

14.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上,对其影响最大的"洋学府"恐怕要数"莫斯科中山大学"了.这所由俄国人出钱创办的并冠以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之名的异国学校在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曾聚集一大批中国青年之精英,他们学成归国之后,陆续成了国共两大政党的风云人物,曾任国共两党的领袖人物王明、博古、张闻天、邓小平以及蒋经国就是从这个学校里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高岗,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他是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曾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新中国建立后,他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死后,他是"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主角,被开除党籍。(一)1954年2月10日,中共七届四中全会结束后,中共中央书记处决  相似文献   

16.
张静庐(1898~1969)是浙江镇海(今宁波)人,早年曾任天津《公民日报》、北平《公民日报》、上海泰东书局和上海《商报》编辑。1925年以后,曾在上海创办光华书局、联合书店、现代书局、上海杂志公司,曾任经理。新中国建立后,他曾担任上海出版业联营书店总经理、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计划处副处长、私  相似文献   

17.
胡佛研究院收藏的蒋介石日记绝大多数为蒋介石亲笔书写,往往有固定格式,极少收录其他内容。然而,在1939年2月份的日记中却意外地收藏了两封蒋经国的来信。蒋介石与蒋经国、宋美龄等人的家信通常均收藏在台北"国史馆"的"蒋中正总统档案"之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8,(5):99-100
<正>黄逸峰原名黄承镜,1906年出生,江苏东台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东台最早的共青团组织。从1927年到1936年,黄逸峰七次被捕。1941年3月,经陈毅等介绍,黄逸峰被批准重新入党。革命战争年代,他历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南通特委书记、全国铁总秘书长、新四军联抗部队司令、苏中军区一分区司令员、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少将交通处长、东北铁路总局副局长、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司令员。1949  相似文献   

19.
渠冉 《档案时空》2011,(5):23-24
凯丰,原名叫何克全,江西萍乡人.1925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1926年夏,北伐时回到家乡,帮助组织农会.1927年12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后到香港,担任青年团广东省委书记.1933年春在江西瑞金中央苏区先后担任少年共产党中央局宣传部部长和书记.从此,他就和党的宣传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0.
渠冉 《湖南档案》2011,(5):23-24
凯丰,原名叫何克全,江西萍乡人。1925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1926年夏,北伐时回到家乡,帮助组织农会。1927年12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后到香港,担任青年团广东省委书记。1933年春在江西瑞金中央苏区先后担任少年共产党中央局宣传部部长和书记。从此,他就和党的宣传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