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辑共60册64本(含下册4本)每书一号,合计定价:1716.50元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在编选这套丛书的过程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披沙拣金的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彻底梳理,力求使广大读者能够系统地感受到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准确地把握中华民族绵绵不息的  相似文献   

2.
第一辑共60册64本(含下册4本)每书一号,合计定价:1716.50元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在编选这套丛书的过程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披沙拣金的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彻底梳理,力求使广大读者能够系统地感受到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准确地把握中华民族绵绵不息的  相似文献   

3.
类书、丛书是我国古代图书的两种不同编纂形式。清初大修类书、丛书 ,一方面保存了大量宝贵的文化典籍 ;另一方面不同程度地阻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丛书从广视角,多侧面揭示了徽文化发祥之地--歙县的深广文化内涵。从书揭示了徽文化崛起之谜:明清两代徽商所积累的大量财富奠定了徽文化的经济基础,千百年来繁荣的封建宗族构成了微文化的社会基础,尊奉程朱的新安理学构成徽文化的基本内核,丛书介绍了徽文化在徽骊,新安画派,新安医学等方面的主要建材,丛书还介绍了徽州古村落等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5.
介绍《中国古代文化语词类谭》一书在体例、研究方法、选词上的特色,指出该书的创新在于从文化生态角度考察古代语词,进而去考察古代语词包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答     
问:怎样查阅中国古代自然科技资料? 答:中国古代史籍中自然科技资料的记载比较散乱,给查阅者带来诸多不便。鉴于此,本文介绍一下最常用的丛书和类书中有关古代自然科技资料的记载情况,并分别举例说明查阅的具体方法。 丛书将各种书按类合编,但不拆散原书。分类的办法一般为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的“子”部即是集中收录自然科学技术书籍的部分。查阅丛书,首先应掌握主要丛书目录的使用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查阅丛书资料的工具书有两种。  相似文献   

7.
《艺文类聚》是古代一部百科性质的大型类书,它保存了唐以前丰富的文献资料,开创了“事”与“文”相结合编辑体制,采录文献详实广泛,结构安排灵活多样,寓观点于采录之中等特点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古籍整理和类书编辑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丛书综录》的文化信息价值探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丛书综录》搜罗完备,检索功能齐全,反映大部分丛书收藏的情况,因而面世以来,深受学术界好评,被誉为“探索古籍的雷达”,成为从事我国古代化研究的专家学案头必备的目录书。  相似文献   

9.
作为《文化与诗学丛书》之一种,李春青先生的《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一书,通过一个典型的学术个案,在文艺学学科近年来力倡的“文化诗学”,在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两方面作出了具体的演示。  相似文献   

10.
由东北师大古籍所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简明中国古籍辞典》,是简要介绍我国古代文献的第一木辞书。该书总结和汲取了历代书目解题著作的优点,选取了文学、历史、哲学、地理、科技、医药及历代各种类书、丛书等约五千种,逐个介绍作者、卷册、成书时间、主要内容、文献价值和现存版本。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学者,学习中文、历史、哲学等学科的研究生、大学生、自学青年及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地域文化是按照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特色进行划分的,在日积月累的历史演变中不同地域形成了风格迥异、特点鲜明的文化。在与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中,中国古代诗词文化逐步发展起来,并且产生了凝重稳健的北方文学与灵秀俊逸的南方文学。因此,地域文化与古代诗词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也造就出不同艺术美感的诗词文化风格。结合李天道所著《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一书,研究古代诗词中的地域文化呈现方式和情感表达,不仅有助于探索古代诗词创作的独特思路和深厚内涵,而且对于弘扬中国诗词文化与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地域文化是按照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特色进行划分的,在日积月累的历史演变中不同地域形成了风格迥异、特点鲜明的文化。在与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中,中国古代诗词文化逐步发展起来,并且产生了凝重稳健的北方文学与灵秀俊逸的南方文学。因此,地域文化与古代诗词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也造就出不同艺术美感的诗词文化风格。结合李天道所著《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一书,研究古代诗词中的地域文化呈现方式和情感表达,不仅有助于探索古代诗词创作的独特思路和深厚内涵,而且对于弘扬中国诗词文化与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兴永 《上海教育》2007,(9B):63-64
校长是必须认认真真读几本书的,与书为友的校长方可成为有作为的校长。从丰富学识的角度讲,我个人认为,校长必须读三类书:第一类是教育理论经典,让自己清楚教育规律,遵循教育规律办学;第二类是民族文化经典,让自己汲取民族文化营养,提高修养第三类是哲学书籍,哲学是智慧之学,让自己清楚地看社会,看自己,看事物的本质。这三类书从不同的侧面,提高校长的理论功底,促使办学行为更加科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王云 《学语文》2010,(3):43-43
本文拟对《说文·門部》字做分门别类的考察,借以说明“门”部字的丰富含义以及中国古代门文化的繁荣的情况;我们还检举了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中“门”类词语。就此讨论“门”类词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在阶级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有着比较严格的等级规定。这种等级规定遍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死的称呼也是有较严格等级区分的,但是在古籍中具体使用时,我们发现又不十分严格。本文试图以《左传》一书为研究对象,探讨《左传》对于“死”类动词的使用情况及其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范畴,而古代中国封闭型的农业物质文化和古希腊开放型的渔商物质文化分别代表了东西方物质文化的源头,这两种不同特征的物质文化对东西方精神文化的形成起了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历史》系列丛书共有10卷在2014年被翻译成中文,其作者为来自不同领域的日本知名学者。该套丛书提供了解读中国历史传统意义上的古代"地理中国"与"文化中华"的新角度,以动态视角解读一统时期"天下"的内涵和外延。与趋同性相比,日本学者更多地关注在"一统"下的不同质性。处于中华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和朝鲜,虽然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但却呈现出仅停留于表面的政治制度相同性,与作为源头的古代中国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和而不同"是文化中华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赵文化的兴起与草原文化有关。在古代,赵氏作为一个宗族,他活动的地点始终与草原上的戎狄联系在一起。正是华夏文化和草原文化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互相冲突的结果,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有两重性格的赵文化。赵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可以概括为三点:首先,它是开放的文化,是通过不同的区域文化接触的结果;第二,它是进取的文化,是不同文化之间汲取的结果;第三,它是包容、融合的文化,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戎狄文化结合形成的结果。赵文化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对赵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鸡是一种常见的雉科类家禽,我国养鸡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千百年来,人们赋予了它很多文化蕴含,如古代专门报晓的小官称为鸡人,与朋友聚会的地方称为鸡坛,文人的书斋称为鸡窗等,构成了蔚为大观的鸡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皆参与了对中国古代文人的思维观念及文化心理的塑造,使之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审美取向,从而使中国文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