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石墨烯材料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因此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正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介绍了目前制备石墨烯的主要方法,包括机械剥离法、Si C外延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法、化学氧化还原法、电弧放电法,阐述了各个制备方法的作用机理,并列出了一些研究现状。最后,对石墨烯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III族氮化物纳米材料,梳理了其各种制备技术,分析比较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及获得的产物特性等等,这些制备方法包括液相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分子束外延法及其他制备方法。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III族氮化物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相关专利保护现状,通过对近3年的该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分析,发现Al N材料多数和基片、陶瓷、薄膜等有关,Ga N材料中专利申请多是二极管、LED、薄膜有关,而In N材料专利申请中,薄膜占了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3.
碳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的重要材料,而其本身所拥有的潜在优越性,在化学、物理学及材料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全球科学界各级科研人员争相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国内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基于光刻、热解工艺制备了碳微结构阵列,在光刻胶碳化的过程中,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碳微结构表面一体集成了SiO_xN_y纳米线结构。通过对工艺过程分析,探究了SiO_xN_y纳米线在碳微结构表面的选择性生长现象,揭示了热解和纳米线生长一体化的微纳集成原理,实现了纳米线在三维碳微结构上的定域、有效集成。对该结构进行接触角实验,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的应用,还有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激光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同时介绍了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化学液相沉积(CLD)技术在改性沸石催化性能方面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科技信息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7+6+5+4+3+2+1+14
美找到量产石墨烯的简单方法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在6月出版的《材料化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可大规模生产石墨烯的简单方法:通过在干冰中燃烧纯金属镁的方式就能够直接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多层石墨烯(厚度小于10个原子)。石墨烯是一种二维碳材料,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具有独特的电子和机械性能,应用前景极为广泛,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硅的电子材料。负责该项研究的北伊利诺伊大学化学及生物化学教授纳拉扬·奥斯曼说:"早有实验发现,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金属镁可产生碳。但是在我们之前,并未见有科学  相似文献   

7.
技术市场     
《发明与创新》2013,(2):42-43
碳/碳复合材料平板的快速化学气相渗制备方法成果简介:碳/碳复合材料平板的快速化学气相渗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在化学气相渗碳炉中,垂直于底设置一平板发热体;(2)在平板发热体两侧各设置一固定台,在每一个承台上各设置一与发热体平面平行的待增密/碳复合材料平板状坯体,气流穿坯体而过;(3)以C3H6为源气、N2为稀释气,控制C3H6∶N2体积比为  相似文献   

8.
正石墨烯量子点作为零维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电学、热学、光学等特性备受关注。从中国专利角度出发,研究石墨烯量子点的主要制备方法、制备技术以及其创新资源等情况,以期为石墨烯量子点技术发展提供参考。石墨烯量子点缩小法制备技术主要包括水热法、剥离法、强酸氧化法等,石墨烯量子点扩大法制备技术主要包括富勒烯法、共燃法、热解碳化法、溶液化学法等。  相似文献   

9.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技术,探索性研究制备μc-Ge:H薄膜的基本沉积参数,通过一系列处理技术实现了高晶化率超薄μc-Ge:H薄膜的制备,有效拓展了太阳电池的光谱响应范围。  相似文献   

10.
正金刚石和石墨是天然的碳同素异形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陆续制备了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三类非天然碳同素异形体,其中富勒烯和石墨烯的发现分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学奖。化学所的科研团队从表面化学反应结合固态生长合成化学的新视角出发,首次在铜表面上合成了具有本征带隙sp杂化的二维碳的新同素异形体——石墨炔,开辟了人工化学合成碳同素异形体的先例。石墨炔(Graphdiyne)是  相似文献   

11.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两位来自俄罗斯的研究学者,他们以“关于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赢得桂冠。 什么是石墨烯?它有哪些性质?中科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俊介绍道,“石墨烯属于二维碳纳米材料,是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和强度最高的材料。薄是因为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晶体,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大小。虽然薄到极致却非常致密,即使原子尺寸极小的氦也无法穿透它。”当然科学界都在关注石墨烯的研究进展,青年研究员王俊在低维碳纳米光子学材料、性质及器件研究方面表现出色,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12.
简要叙述了近年来固体薄膜制备技术,运用新技术进行薄膜样品的制备及性能的比较,主要介绍了目前应用较普遍的几种方法:如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溶胶—凝胶法(Sol-Gel)等。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13)
硅外延工艺化学气相沉积可以赋予材料表面一些特殊的性能,可用在刀具材料、航空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制备合成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针对化学气相沉积技术进行研究,在简单了解基本原理后,详细分析该技术的具体应用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碳纳米管(CNTs)是管状纳米级石墨晶体,为单层或多层的石墨烯层围绕中心轴按一定的螺旋角卷曲而成的无缝纳米级管状结构。由日本科学家于1991年发现。常用的碳纳米管制备方法主要有电弧放电法、激光烧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碳氢气体热解法)、固相热解法、辉光放电法、气体燃烧法以及聚合反应合成法等。其原子排布与键合方式、尺度及拓扑学因素等,赋予了其极为独特的结构和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15.
技术市场     
《发明与创新》2013,(3):42-43
一种碳化硅纳米纤维/炭纤维复合毡体的制备方法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纳米纤维/炭纤维复合毡体的制备方法,将针刺整体炭毡进行去胶处理或不去胶,再将过渡族钴或镍中的一种以细颗粒状方式,采用电镀或化学镀的方法吸附在炭毡纤维的表面上,干燥后在化学气相沉积炉中沉积碳化硅,控制沉积气源三氯甲基硅烷,载气氢气和稀释氩气的流量,在沉积温度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针对碳纳米管的制备工艺的相关专利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碳纳米管工艺发展方向的研究现状的观点。在碳纳米管材料制备行业起到指引作用。碳纳米管属于一种一维纳米材料,其可以被认为是由石墨烯片层卷曲而成,单层石墨烯可以卷曲形成单壁碳纳米管,多层石墨烯可以卷曲形成多壁碳纳米管;根据碳纳米管导电性的不同,碳纳米管可以呈现金属性或半导体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直流热阴极化学气相沉积(DC-PACVD)方法,以NH3+CH4+H2混合气体作为气源,通过改变氨气浓度,在单晶硅基片上沉积金刚石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分析了不同氨气浓度下制备的金刚石膜。结果表明:随着氨气浓度的增大,金刚石膜中晶粒的平均粒度减小,能实现纳米级别,在一定范围内氨气浓度增加,有助于提高金刚石膜生长结构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闫彬  梁丽娜 《科技风》2014,(17):119-119
本文以"柠檬酸法"制备的Mo1Fe10催化剂,以无水乙醇为碳源的化学气相沉积法(ACCVD)制备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实验采用温度和气流分布更为均匀,更易放大的流化床反应器。本实验考查了在相同的催化剂Mo1Fe10下,载气Ar气的流量为150ml/min,无水乙醇为碳源,不同温度下对制备单壁碳纳米管的影响。实验表明:在950℃时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具有管径均匀,不定型碳含量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钛薄膜材料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舒 《中国科技信息》2007,(17):68-68,70
TiO2薄膜材料由于其具有颜料特性及高的催化活性和光稳定性而应用广泛。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主要对制备TiO2薄膜的常用方法,如溶胶-凝胶法,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进行了综述,以及对TiO2薄膜的制备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增强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ECR-PEMOCVD)技术,采用三甲基镓(TMGa)和氮气(N2)作为实验反应源,改变不同的沉积温度,在自支持金刚石衬底上沉积制备了高择优取向的GaN薄膜。利用高能电子衍射(RHEED)、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测试方式,研究了沉积温度的变化对GaN薄膜的结晶性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