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战后英国社会的变化及其工人阶级状况,英国新左派的理论家们着力探讨了"工人阶级文化"、"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消费文化"以及阶级、种族、性别等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文化实践"、"文化生产"和"文化政治"等一系列新概念,旨在揭示历史发展的结构性、多元性、重叠性、矛盾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他们力行"文化研究"是为了克服"经济决定论"的僵局,以确立一种总体化的"文化的马克思主义".通过跨学科的"文化研究",他们.试图建立起一种"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范式,以求解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问题.本文是对这种"文化研究"的理论路线及其基本观点的梳理,同时也是对这种"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评析.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格局中,文化愈发凸现出其固有的基础性作用.尤其是在文化进入大众消费时代之后,文化更是普遍地渗透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活动之中.如何正确地定义"文化"?如何认识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把握文化在当代社会变革中的能动作用?如何理解大众文化与政治实践的现实意义?这些都是摆在始终关注现实变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面前的重要理论课题.于是乎,怎样去建构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就成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本文将通过具体探讨英国新左派理论家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对于这种旨在调整和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意义进行一番梳理."文化唯物主义"不仅回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宽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3.
英国“新左派”史学是20世纪后半期英国学术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后起之秀。它的衰落既有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动因,亦有阻碍其自身发展的客观因素,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如此,英国“新左派”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自身的特色和成就推动着英国20世纪学术文化的发展进程,给英国学术文化与社会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相似文献   

4.
作为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威廉斯对“文化”一词进行了重新阐释,提出了“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的新文化观,并把它作为建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借助于这种新文化观,威廉斯进一步完善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公式,并克服了当时英国文化研究中的机械论倾向;威廉斯的文化研究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通过对利维斯主义的批判,威廉斯指出:工人阶级文化并不是他们贬低的“文明”,而是一种非常出色的创造性文化。  相似文献   

5.
特里·伊格尔顿是英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他所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深受英国文化研究的创始人威廉斯的影响,他把"文化"放在历史和政治的视野中加以思考,对共同文化、文化观念的演变、文化的价值以及文化与历史和意识形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伊格尔顿十分关注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问题,并对之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中肯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英国新左派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所创立的实践哲学的基本思想和观点,从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等不同视角和层面切入,具体探讨了马克思的技术实践论、文化实践论和政治实践论等思想体系,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本质内涵,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论的基本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本体论、生存论和价值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34—)是英国“新左派”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他出生在英国兰开夏郡萨尔福特一个爱尔兰血统的工人家庭,其父是社会主义者。他早年就读于教会学校,中学时代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后进剑桥大学深造,师从英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李维斯,在学习后期和毕业以后,又得到老一辈评论家雷蒙德·威廉斯的指点。此后任剑桥大学耶稣学院研究员、牛津大学瓦德姆学院英语研究员和讲师。1983年曾应邀来我国讲学。伊格尔顿是英国“新左派”中第二代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8.
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学部主任李毅教授。李毅,1963年出生,哲学博士,是目前天津市高校“两课”教师中最年轻的教授,是今年全国三位入选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中最年轻的培养对象。他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十几年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钟爱的教学工作中。为提高教学水平,他从科学理论研究这一“源头活水”上下功夫。多年来,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化思潮、当代文化建设等课题的研究。1994年2月他撰写的28万字的专著——《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出版,并获  相似文献   

9.
拉尔夫·密里本德是英国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家,他的国家理论在欧美被称为工具主义的国家理论.密里本德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了独立的研究与阐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左派政治学——与苏联等东方式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不一样的、具有密里本德自己特色的政治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通过文化研究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中,文化观是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架构文化理论以及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点。英国新马克思主义以“生活方式”为切入点诠释文化概念,打破社会结构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文化与非文化的界限,强调社会的有机整体性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从文化视角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受学历主义和工具理性的驱逐,成人教育异化为人文式微的样态,结果是成人教育“成人”目的被架空,即人这一主体的旁落与自我困顿.从生成视角探索成人教育的意义衍生,使人成为“人”,成为他自己,生成人的存在意义,是成人教育价值的新取向,是成人教育伦理使命的升华与文化范式的变革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 ,本刊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学部主任李毅教授。李毅 ,1963年出生 ,哲学博士 ,是目前天津市高校“两课”教师中最年轻的教授 ,是今年全国三位入选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中最年轻的培养对象。他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十几年来 ,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钟爱的教学工作中。为提高教学水平 ,他从科学理论研究这一“源头活水”上下功夫。多年来 ,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化思潮、当代文化建设等课…  相似文献   

13.
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理论建立在他对政治文化分析的基础之上,探讨的核心主题是“什么样的政治文化有利于维持民主制的稳定”。阿尔蒙德通过对意大利、墨西哥、德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政治文化的实证研究,认为公民文化是一种混合文化、平衡文化和参与者文化,它能够促进民主政治的良好运行。他的公民文化理论对于政治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一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汤普森与安德森分别是第一代与第二代英国新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之间的理论论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汤普森将安德森的方法论指认为经济还原论与历史一元论.安德森则认为,汤普森不能从社会总体把握社会部分,可以归因于经验主义方法论的局限.在第二次理论论争中,汤普森认为,英国第二代新左派以阿尔都塞结构主义为方法论,在研究英国历史中只能得到抽象理论而非历史事实.安德森围绕历史学三个关键问题,对汤普森的批判进行回应,把汤普森所强调的客观经验吸纳为文化霸权方法的一个逻辑环节.第一次论争形成了针锋相对的态势,其原因在于彼时英国乃至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形势非常有利,为路线差别奠定基础的方法论就成为了根本问题.第二次争论处于1979年以后革命前景并不乐观的历史语境中,为社会主义运动寻求新的方法论,整合新左派内部的理论分歧就成为唯一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作为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威廉斯对"文化"一词进行了重新阐释,提出了"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的新文化观,并把它作为建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借助于这种新文化观,威廉斯进一步完善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公式,并克服了当时英国文化研究中的机械论倾向;威廉斯的文化研究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通过对利维斯主义的批判,威廉斯指出:工人阶级文化并不是他们贬低的"文明",而是一种非常出色的创造性文化.  相似文献   

16.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是美国当代积极从事文化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 ,他的理论著作呈现出明显的比较视角。他不但关注不同地域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形态的差异 ,而且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其不同之处进行了研究。他视美国文学为“个人神话”而称中国文学为“民族寓言”,并指出了其历史根源 ;同时 ,他比较了第一世界文化中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当代文化的弊端进行了批评。杰姆逊提醒美国的理论家们要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待不同的文化 ,并对第三世界文化的特性进行了强调 ,以便为其“全球化”理想的实现创造条件。杰姆逊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 ,但他对“西方中心论”的反对则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杜维明、余英时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政治文化总体倾向的分析,揭示了新儒家在政治文化选择中从德治论转向法治论的艰难性.本文认为,由于新儒家不能处理好对待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持与变、守与革的关系.不能解决好“内圣”与“外王”、“返本”与“开新”、“体、用”与“本、末”三个基本问题,因而难以对传统儒家政治文化作出质的超越,其振兴儒学的努力难以取得真正的作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的“三种生产”(人口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与“三种文化”(人口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理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论点。人类社会从事“三大生产”的历史,同时也是创造“三大文化”的历史。无论从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还是从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看,构建“三种生产”和“三种文化”的网络系统,都是学界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E.P.汤普森是当代英国最著名的并享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伯明翰学派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成名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既是一部杰出的社会文化史著作,也是英国文化研究的开山之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汤普森采用了真正意义上的“从下向上看”的历史研究视角,重构并拯救了一段被“官方”话语长期遗忘的历史,对当代众多的正统观点提出了重大的挑战,进一步开启了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志视角对阶级关系和通俗文化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总揽当代成人教育发展史,即可至言,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总是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如影随形.在“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繁荣发展”的契合与互动中,不仅屹立了中国成人教育跨越发展的里程碑,更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倾入了新的动源与活力.在此意义上,本文试图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视域下,清朗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文化脉络、文化动因、文化诉求,追索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文化蕴义、文化价值、文化路径,为当下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提供益实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