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一孔之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处在思想活跃最前端的当代大学生,受其影响其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一些人认为,大学生的道德滑坡了,行为不检点了,是“道德危机”。一些人认为,大学生道德顺应社会体制的变化,适合新时期对道德的新要求,是“道德进步”了。本文就想从社会发展的大局,从市场经济需要的角度,实事求是的分析、论述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现状和见解,以商榷。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分离与协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分离与协调○杨芷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道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道德建设的任务更为迫切和艰巨。目前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分离现象,使得道德教育的目标难以到位,这已成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邹连方 《教书育人》2005,(10):11-12
一、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道德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在道德观念上越来越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冲击,而主要依靠灌输的道德教育方式,在面临社会实践的挑战时又显得苍白无力.当代大学生在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上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异常表现,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道德理想是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的统一,是大学生对理想人格的认知、评判与追求,也是建构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心理基础。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理想及其价值观,是正确评价他们道德素质现状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一、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道德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在道德观念上越来越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冲击,而主要依靠灌输的道德教育方式,在面临社会实践的挑战时又显得苍白无力。当代大学生在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上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异常表现,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当前的不少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表现出极度的自私和庸俗。有的大学生表现出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浮躁心态,他们对…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表现,论述了他们“知行不一”产生的客观和主观原因,提出了高校在协调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不一致时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学生道德内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分析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一些大学生的行为和道德认识相背离,因此,大学生道德内化是一个应该重视的问题。要不断完善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寻求道德内化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道德信念是坚定的道德认知,它是在已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概念的基础的上产生的,同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密切联系的一种道德认知。它是“情”和“理”的合金。当一个人坚信自己的道德观念正确,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伴随着内心体验成为自己的行为指南时,就产生了道德信念。它是一个人认为自己必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大学生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涉及他人和社会利害关系,具有善恶意义的行为。大学生道德行为是衡量大学生道德状况实际水平的客观标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处在思想活跃最前端的当代大学生,其道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表现,论述了他们“知行不一“产生的客观和主观原因,提出了高校在协调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不一致时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寇鑫 《辽宁高职学报》2002,4(5):120-124
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冲击下的中国社会,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社会变革中最积极、最活跃力量的大学生,他们和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也深受其影响,呈现出许多特点。本列举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相分离的表现,分析了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相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如何使思想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协调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特点及原因方面的分析,认为:中国的传统道德是建立在自然经济为主的基础上,随着经济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很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新的道德观念又未深入人心,道德“空档”的出现及多种道德观念的并存成为一种必然现象,所以,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重视诚信研修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呈现出三个基本特点,即道德观念的多元性,道德行为的冲突性,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矛盾性,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一是改革《思想道德修养》课,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完善德育机制,优化德育功能;三是加强道德实践,实现知行转化。  相似文献   

14.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道德行为的教育华光耀道德行为,它是人们按照某种规范对事物采取的实际行动。如果说道德观念是大学生对人对事物的主观态度,那么道德行为就是大学生对人对事物作出的行为反应。因此,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的性质及其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面临的形势;阐述了高校青年教师道德观念的困惑问题,认为市场经济带来了人们道德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探讨了市场经济下高校青年教师道德观念困惑的根源和市场经济下高校青年教师道德观念的时代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高校青年教师道德行为规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的现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特别是了解大学生道德实践状况,2003年下半年我们在南京四所高校开展了调查。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796份。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实践领域的共性问题,尽量避开因地区和专业不同而在思想道德实践领域呈现的特质与差异,主要调查大学生在道德实践范畴(道德认知、道德关系、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情况,试图揭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实践的基本状况,了解认知对实践的影响,环境对实践的影响。通过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情感、意志特别是道德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变迁,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以及由此形成的从社会结构到社会行为,从社会体制到社会观念的各个层面的深刻的变化。 结束“文革”十年的禁锢不久,我国旋即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的极度变化,社会内部机制的一次次大的调整,促成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突破原有的道德规范体系,个体道德新旧观念的矛盾、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矛盾以及个体道德观念与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矛盾等等,使社会道德的紊乱状态成为社会变迁时期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面对这一状态,在理论界产生了“道德滑坡论”、“道德重建论”等不同的认知。我们认为,重要的不在于如何阐释变迁时期的道德变异,更为重要的在于我们必须看到:重视与强化社会变迁时期的道德建设,是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发展必须予以认真对待与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就我国社会变迁时期的道德建设的一些问题,发表个人浅见,就教方家。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给当代道德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道德建设相应地也将发生并且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道德建设应立足于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和发展,着重处理好以下“三大”关系:一是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的关系;二是道德自律和道德他律的关系;三是道德要求和道德追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启动和运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一些人认为市场经济应该倡导“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道德标准,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没有搞清楚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性质问题。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不能改变,其基础或者本质特征依然是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给当代道德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道德建设相应地也将发生并且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道德建设应立足于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和发展,着重处理好以下“三大”关系:一是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的关系;二是道德自律和道德他律的关系;三是道德要求和道德追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