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学习数学,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变单纯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但是,现在一些教师只是在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上贴上探究学习的“标签”,学生的探究学习只有形式,没有实效,这是违背提出课程标准的初衷的。为了真正实现探究教学,教师要善于把握开展探究学习的“基点”。  相似文献   

3.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它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践探究,使数学知识更加具体、形象,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探究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再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确定圆的条件”为例,阐述如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顾晓君 《甘肃教育》2007,(11X):48-48
新课改要求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会数学认识活动的一般方法,从而掌握认识数学的一般方法。而“主动探究”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5.
当前,数学探究教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已经不在于理论层面的“应然”性探讨,而在于课堂教学行为中的“实然”性操作.尝试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逐渐成为现实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普遍追求.然而,如何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境“量身定做”,设计出恰当有效的探究活动?学生探究的层次和尺度又如何把握?等诸多问题也成为困扰一线教师的根本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探究教学实践的推进.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探究活动设计的一则实际案例的考察,分析数学探究教学设计的层次及其原则,以期对现实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设计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寇宗颖 《甘肃教育》2004,(10):42-43
习题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修养.为此,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思考,诚如波利亚所言,“一个数学教师如果把分配给他的时间塞满例行运算来训练学生,他就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当然采取“放”的方法,有时会带来无法“收”的场面,而此时也正是进行探究教学的时机.  相似文献   

7.
“微探究”是指教师仔细研究课本内容,将教学要点转化为一个个“微探究”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与讨论中主动探究。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微探究”模式,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探究活动是数学课堂的重要内容,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形成数学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让数学探究浸润课堂.数学中的“杨辉三角”是一个特殊的数阵,里面有有趣的数理法则,也有丰富的数学思想.以“杨辉三角的性质”为例,结合四个方面,对课堂上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自主探究”地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深刻认识“主动探究”在学习数学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一、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探究氛围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没有问题的教学,在学生脑海里不会留下多少痕迹,也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创设问题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教育 改革理念进行改革,教师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们 有展现自己的机会。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学不能只让学生们 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 中获得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以三角形全等判 定为基础对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自主探究”地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那么,如何让研究性学习真正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再创造.做数学,说数学、用数学”,从体验中获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科学教育领域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和尝试数学探究教学.但却往往过于关注数学探究教学的“形”,而忽视数学探究教学的“神”.其实数学探究教学的形式很多,但实质内涵却只是针对传统接受式教学而言的,它主要是作为一种思想或理念,指导或渗透于教学生活中.无论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行为,都不要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知识、技能和策略这些现成的结论直接传递给学生.相反,教师要尽力创造一种良好的探究环境,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尽可能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掌握数学技能,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数学情感.而非仅仅停留于在短时间内追求尽可能多的知识点的观念而采用探究教学表面形式的程序.为了尝试形神兼备的探究教学,我们课题组基于行动研究,深入中学数学教学一线听课、评课与研究.下面一节数学课的探究过程的叙事及评析,也许会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蔡虹 《教育导刊》2004,(19):47-48
“做几何”是数学课程改革中“做数学”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一个体现,是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变换过程,使他们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中体验探究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这也就是让学生在动态中“发现几何”,发现几何知识的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围绕数学课程标准和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数学“实验”激发学生探究.可以通过借鉴“生活”数学,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创设一个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等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堂数学探究课的教学,谈教学体会和对数学探究课的认识,通过案例分析阐述数学探究课实施的过程。设置问题提出、探究、拓展、延伸四流程展示探究的一个模式,让学生感悟数学探究,学会探究,通过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思维能力,教学中体会到数学探究课要定位好教学主线,把握好探究的尺度,处理好各种关系,搞好探究评价。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自主探究模式,可以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依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优化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建构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现阶段有关自主探究模式的研究多局限在理论层面,而对该模式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丰富相关研究内容。文章基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自主探究模式的意义,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应用自主探究模式的策略,以期促进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程度的要求,这种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更应该注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本文将着重讨论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实践探究活动,会让学生充分利用多种感受参与学习过程,进而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数学教学中实践探究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推导能力、加强学生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锻炼学生合作能力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下知识固然重要,但能力的培养是关键。这就决定了农村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为重要目标,对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式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从传统教学中影响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因素入手,对症下药,打造一个全能的课堂,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