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科研项目、获奖成果、学术论文等是评价高校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办学水平,许多高校制定了激励措施,教师科研积极性不断提高,取得了许多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这种形势下,科技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了。高校科技档案是指经过归档保存的教师在科技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文件材料。它是高校科技活动的真实记录,记载了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智慧结晶,体现了教师的劳动价值。高校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是高校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高校综合档案室如何把握这一动向,有计划地开展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进而把分散于不同人员、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存贮的科技档案信息通过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起来,实现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二、高校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内涵高校科技档案数字化,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校园网络系统为依托,实现高校科技档案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高校科技档案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种虚拟档案。其特点如下:1、可望实现科技档案传输和利用网络化运用数字化技术,通过校园网络,直接或间接地与Inte...  相似文献   

2.
庄茜 《陕西档案》2023,(4):37-38
<正>本文试论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相关问题,无疑会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给以有益的参考与助推作用,值得同行业者给予关注档案数字化作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需要厘清几个基本问题:什么是档案数字化?档案怎样数字化?档案如何数字化?要弄清上述问题,需要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角度,研究、探讨和处理档案数字化的基础性课题,以促进档案数字化工程在系统性管理、规模化增长以及动态化循环等方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档案优秀科技成果奖励工作从2005年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至今已进行了三次。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励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档案优秀科技成果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个等次。申报材料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项科技成果能否获奖以及获奖等级。评审专家通过审查申报材料的相关内容,结合该成果在国内外的发展水平对其进行综合评审,最终确定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科技档案数字化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并对科技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方法。期望通过文章的研究,为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5.
纸质科技档案数字化是档案数字化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纸质科技档案转换为数字化的方法,数字图像、数字文本及音、视频文件等文件的处理.存储及数据挂接的分析.提出了一个较为实用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地质科技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为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发展矿业中的作用,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地质科技档案数字化、馆藏机构标准化、社会服务网络化”的要求,并制定了在“十五”期间完成重要地质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力争早日达到建成数字化地质档案馆的目标。广西地质档案馆十分重视,已启动该项目。笔在参与此项目运作过程中结合工作实践对地质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进行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与研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越来越成为判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与企业科技成果的积累密不可分,企业科技成果的积累又来源于企业的科技档案.因此,企业科技档案管理服务于企业自主创新,而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又丰富了企业科技档案的内容,提升了企业科技档案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今社会正处于大数据时代,以数字媒体网络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日益改变着人类生活和工作模式,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有利于实现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的现代化,对高校档案信息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本文试从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涵、意义、原则、现状以及策略几方面进行剖析,以期更好促进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目前生物保护档案的管理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不利于档案信息的最大化利用。本文从生物保护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紧迫性,并着重分析了数字化建设的内容以及对生物保护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档案与建设》2005,(12):55-55
江苏省首次档案优秀科技成果评奖会于11月9~10日举行。这是江苏省档案局按照《江苏省档案优秀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启动的首次省级档案科技成果评奖。来自市县档案部门、省级企事业单位的28个项目参加了评奖。省档案局副局长齐丽华主持会议,局长韩杰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