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羽(约161-220),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追随刘备聚众起兵,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心腹将领之一.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皇家推崇和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奉为“关公”,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羽不仅受到中国传统儒家的崇祀,同时又受到道家以及佛家的膜拜,是横贯儒家、道家、佛家三大中国教派的神祗.考述分析关羽个人形象经典化的过程,有助于加强人们对这个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2.
郑毅 《今传媒》2011,19(1):62-66
作为曾经"代表封建奴隶制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孔子如今完全恢复为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处在这样一个娱乐化的时代,孔子的形象传播也注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错杂。从备受争议的于丹《论语》心得,到奥运会开幕式上三千儒生齐颂《论语》;从打着圣贤招牌收费不菲的国学班,到有官方背景的大规模祭孔……孔子的形象与功能不断变化并被改造。本文根据对孔子形象的认知与梳理,思考娱乐时代我们为什么需要孔子,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孔子。  相似文献   

3.
陈春保 《兰台世界》2016,(16):159-160
"国老"作为春秋时代人们赋予孔子的一种形象认定,表现了时人对孔子的尊敬。"国老"具有一定的制度内涵,而对孔子的称呼则又赋予其道德意义。儒家大体持有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对理解孔子形象至关重要。对于孔子,只有从全景式语境出发,尽可能全面地考察其人生的各个方面,才会对其形象有真实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从对孔子生前言行的生动文字记载,对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进行较为丰满的阐述。首先,阐述孔子高尚的生平,"有教无类"有其渊源;其次,对"有教无类"中的"类"字的一般解读,得知我们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民主教育思想的概念和实践;最后,诠释孔子对"有教无类"中师生人格平等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在"游"说中具有各自的哲理特点,庄子提出"游物说",孔子提出"游艺说";庄子的游是逍遥的游,而孔子的游是规定的游;孟子的游是有心的游,而庄子的游却是无心的游;孔子的游有时空限定,而庄子的游却无时空限制;庄子的游是不言道德而自然合乎道德的超道德的自由"游",而孔子的游却是游于人间艺术中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水准的规范"游".  相似文献   

6.
郑毅 《报刊之友》2011,(1):62-66
作为曾经“代表封建奴隶制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孔子如今完全恢复为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处在这样一个娱乐化的时代,孔子的形象传播也注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错杂。从备受争议的于丹《论语》心得,到奥运会开幕式上三千儒生齐颂《论语》:从打着圣贤招牌收费不菲的国学班,到有官方背景的大规模祭孔……孔子的形象与功能不断变化并被改造。本文根据对孔子形象的认知与梳理,恩考娱乐时代我们为什么需要孔子,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孔子。  相似文献   

7.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孟子传》,是一部以小说形式艺术地展现“亚圣”孟子一生事迹及其思想发展轨迹的文学作品。 读罢小说,使人感受最深的,是它极形象地向人们展现了儒家思想传承的过程。千百年来人们都视孟子为“亚圣”、为继承孔子学说的正宗,孟子在世时,也以孔子的直接继承人自居,但孟子师承孔子的具体情形到底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在孔子死后,其创立的儒家学派纷呈的情况下,孟子一派能够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呢?小说通过对一个个饶有兴味的情节的描述,形象地向我  相似文献   

8.
改变你的心     
这世界什么最宝贵?是心。这世界什么最困难?就是改变人心。孔子用儒家体系的正心诚意入世,先求改变自己,再求改变别人。老子用道家的清静无为过滤人类心中的杂音,以期与自然永恒。释家呢?什么是禅?就是  相似文献   

9.
以水为师     
老子作为道家之鼻祖众人皆知,这位大思想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曾经占据汉代以前统治阶级政治哲学之大要。有人这样评价儒道两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是正常之眼、正常之思;老子是一种超常之眼、超常之思。孔子抓住的是人情,老子得到的是智慧。因此,孔子面对衰乱之世是恋人式的无奈和悲剧意识,老子面对衰乱之世是智者的冷静和会心微笑。显而易见,老子的思想以超世、理智、计算、辩证为特征,是一种被悠长的历史和无情的社会铸得冷酷了的智慧之心。但是,很少有人理解老子究竟得益于哪位高人点拨从而拥有这么一颗冷静而又智慧的心,这也许就在于他的老…  相似文献   

10.
以大众文化手段进行孔子符号化的视觉形象消费,在传受关系上发生了变化,由“要我认同”变成“我要认同”,受众的认知经验凌驾于传统符号意义的内涵,孔子的精神化因素,统一归纳在消费的符号生产机制之中,消费时代带来了符号化的视觉转向,视觉形象的生产与消费也由单一转向多元,由集体被动转向了个体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