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报纸正经受着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报纸间的竞争硝烟滚滚;广播电视的新一轮改革以及网络媒体的兴起,给报纸更是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鉴于电子媒体目前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具有即时性,而开掘不深的情况,搞好深度报道便成为报纸与新兴电子媒体竞争的一个制高点。写好深度报道就要下功夫写别人眼睛“看不到”和“看不透”的东西。 所谓写“看不到”的东西是指,除了写现场所见所闻外,还得写记者在现场未能目睹的或是别的媒体记者尚未发现的一些东西。这就要依赖记者的发现力了,即善于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开展新闻追击,跟踪采访调查,获…  相似文献   

2.
雷明德 《新闻知识》2000,(12):24-25
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品的优劣。新闻记者水平的高低.与其新闻采写能力有关,更与思维能力和方法有关,懒于或不善于思维的“低能儿”写不出高水平的作品。我很羡慕会思维、点子多的记者.别人写出来平平淡淡的事物,在他们的笔下却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是记者思维的基本方法,它贯穿于新闻采写的全过程,使记者能迅速发现新闻和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写出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鲜活新闻来。对于新闻采写中的思维方法,这些年来我曾作过用心实践和研究.这里提出如下一些见解。一、追踪…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一位记者对我们说,他天天报道会议,写的都是“八股文”,一年下来,连参加好新闻评选的作品也推不出,对会议新闻越来越提不起精神了。据了解,在从事时政新闻报道的记者中,持有这一观点的还大有人在。其实,只要用心,会议新闻同样可以写出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4.
“新春走基层”活动开展九年多来,全国新闻战线的记者纷纷深入改革发展现场,深入生产生活一线,听民情、访民生,体味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心坎上。这一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锻炼了新闻队伍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更对传统的报道视角构成有力冲击。  相似文献   

5.
刘慧 《新闻天地》2003,(6):51-52
一些机关单位的新闻宣传专干总是埋怨本单位没有好的新闻素材,写不出好的新闻。其实,新闻素材各个单位都不缺,缺少的是宣传专干从新闻素材中挖掘出好的新闻。新闻专干要想写出好新闻,必须培养自己的新闻发现意识。 "发现"乃新闻之母。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说过,"新闻记者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发现,是事实转化为新闻的关键一步,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而且这种发现要独具慧眼,要领先一步,要略胜一筹。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认为:"发现"是一种力量,记者的生命力其实就是发现力。优秀新闻作品大多始于记者的发现。法西斯灭亡十多年  相似文献   

6.
新闻圈里往往有这样两类记者:一类是有着用不完的线索、写不完的新闻,善于从常人司空见惯的事情中发现好新闻的“富记者”;另一类是经常为找不到线索、题材而发愁,甚至“身在宝山不识宝”,还抱怨自己所跑的区域和口子不出新闻的“穷记者”。他们之间的“贫富差别”其实就在于“新闻敏感”的强弱。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简单谈谈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7.
铁国 《军事记者》2005,(6):67-67
初为战士报道员,常为“没有新闻可写”而写不出新闻来,这是由于新闻敏感不强、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那么,战士报道员如何尽快提高新闻采写的业务水平呢?  相似文献   

8.
面对复杂的新闻舆论环境,主流媒体的新闻舆论工作遇到诸多困难,提升新闻舆论“四力”迫在眉睫。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构也为主流媒体开展舆论生产工作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技术的支撑。基于媒体融合的背景,本文以中国新闻奖创意互动及融合创新类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作品本身、作品传播渠道以及作品来源等角度剖析蕴藏在作品中的新闻舆论“四力”,并通过对作品局限之处的分析,对融媒语境下主流媒体如何借助新闻产品提升新闻舆论“四力”作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抓新闻难,写社会新闻更难,难就难在没有新鲜的“活鱼”,只要捕捉到好的社会新闻线索,写社会听闻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培养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就是记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记者只有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具备了较强的新闻敏感的洞察力和分析力,才能获取好的社会新闻。  相似文献   

10.
当今,报刊林立,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作为科技报,如何抢发独家科技新闻?尽快提高记者的科技新闻敏感性尤为重要。科技新闻是新闻中的晚字辈,入门不难,熟练也不易。你虽然写成了新闻,但没有科技内容,不是科技新闻无法发表在科技报上。因此说,写科技新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的记者不喜欢写科技新闻,所以写不出多少科技新闻,有的记者想写科技新闻,又因为把握不住科技新闻的本源,新闻敏感性不强,抓不住科技新闻线索,也写不出科技新闻来,即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四种叙述视角 新闻的叙述视角.是新闻作品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叙述视角一经确定,就决定了哪些素材被选择采用、被思考如何采用.哪些被放弃掉;也就决定了新闻作品“写什么”和“怎么写”。视角不同,所见所闻不同,新闻作品传递的信息数量与内容都会有所不同,读者据此得出的关于新闻的判断也将不一样。所以,新闻作品的视角妥当与否,独特与否,是关系到新闻作品质量、关系到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题好一半文     
在新闻作品中,标题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读者或听众最先接触的就是新闻作品的标题。所以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让受众“上钩”的“诱饵”。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写好新闻作品的标题,对于增强新闻作品的表达能力,增强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恩格斯曾经说过,“标题越简单,越不费解,便越好”。制作标题实际上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胡乔木曾经说过:“有的时候想一个好标题等于写一篇文章所用精力的三分之一”。标题应该虚实结合,不拘一格,要讲究文采,才能吸引读者。比如同时反映一件新闻事件,标题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请看,反映一家企业如何创建精神文明,有的媒体的标题是“文明出效益”,有的是“发掘潜能出效益”,而有的媒体记者在标题上下了一定的工夫,标题是“奇迹出在软件上”,这给人的感觉就很新异。现在一些媒体的新闻熟悉的词  相似文献   

13.
一位互联网“记者”被多家新闻媒体授予“年度关注人物”、“年度知道分子”的称号.这些媒体认为他深入实地报道了利比亚的战况.可是,当一些有心人顺藤摸瓜,仔细地跟踪调查这些新闻报道出笼的经过后,他们才发现,这位“记者”不是在制作新闻作品,而是在“写小说”.  相似文献   

14.
“删繁就简三秋树”,这是郑板桥关于写文章的一句诗,意思是作文不能主次不分,枝蔓芜杂,而应删繁就简,像“三秋树”那样主干突出,洗炼精当。写一般文章是这样,写新闻作品更应该这样。胡乔木同志在《短些、再短些》一文中说:“任何作品,特别是新闻作品,段落要短,句子要短。”这实际上是对新闻作品德语言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媒体融合为校园新闻带来了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但是也同样将校园新闻作品推向了一个更宽泛的对比空间。校园新闻作品价值在融媒空间下显露无疑,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劣质作品埋没深潭。如何提高校园新闻的采写质量,成为所有校园媒体当前最关注的研究课题。为此,以既往优秀校园新闻作品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媒体融合后校园新闻泛化归因,从“新鲜事”“新主角”“新平台”三个层面论证了校园新闻融媒转型的采写机制,提出了创设“协同联动”的内容素材宣传,铺设“校园温度”的人文情感涟漪,建设“文化特色”的校园品牌流量等建议。致力于提升校园新闻出品质量,助力校园媒体转型,以顺应媒介融合趋势,增强校园媒体新闻作品的表达力、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朱友好 《新闻实践》2012,(11):41-43
新闻工作者具备新闻发现力、表现力和影响力(简称“三力”),是出新闻好作品、好版面。提升报纸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县市报要提升新闻影响,增强其区域竞争力,必须把新闻人“三力”的培养作为报社的重要抓手。本文以瑞安日报新闻“三力”的探索和实践,来阐述县市报如何做好新闻“三力”培养的理念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对导语在新闻写作中的地位,都有一个基本认识,那就是导语在新闻作品中最重要、最精彩,是文章的精华、路标和“广告”。导语写得精彩。就能紧紧抓住读者,使其穿门入户,通阅全文;导语写“砸”了,整个文章也就没戏了。正因为如此,许多名记大腕对导语的写作极为讲究。  相似文献   

18.
全国好新闻评选已进行了九届。从这次评选活动来看,不论是获奖作品或落选作品,都有个强化好新闻意识的问题。那么,如阿才能采写出好新闻作品呢?实践告诉我们,关键有三条: 一要抓题材。抓不到重大题材,就写不出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好新闻作品。有人曾经反对这种看法,说这是“题材决定论。”对文学创作来说,也许“题材决定论”是错的;但对新闻来说,则必须坚持这一条,因为新闻是客观事实新近变动的反映,没有重大题材,则写不出有份量的报道。这一条虽已被大  相似文献   

19.
没有新闻敏感的记写不出好新闻,而没有新闻;敏感的编辑,不但编不出好新闻,还会葬送好新闻。  相似文献   

20.
军事新闻写作大有学问。要写出深受读喜爱的好新闻,除了新闻学所强调的“新、实、深、短、快”等基本要素外,能不能写“活”,也很重要。从新闻写作的角度看,一件好的军事新闻作品,需要满足3条标准:第一是经得起“看”,内容鲜活;第二是经得起“品”,语言优美;第三是能给人“打烙印”.形式新颖。而要达到上述要求把军事新闻写活,不妨从以下3个方面做些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