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学作品要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要塑造各种各样的典型形象,要写好人必须首先熟悉人。这些都是必要的前提,但并不等于说只要有此条件,人物形象就自然而然地跃然纸上了。我们要写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须注意运用一切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由于文学样式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也不相同。就拿以塑造人物形象见长的两个主要文学样式——小说和剧本来说,话剧主要是靠对话;电影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写好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红楼梦》语言最特殊、最成功的地方首推人物语言方面。作者运用对话、独白,诗词曲赋等多样化的艺术手段,把每个人物复杂多样的性格特征描绘得分寸适宜.《红楼梦》语言艺术的成功运用,使人物形象更为生动,更具有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家》是巴金前期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作品成功地运用了中外文学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塑造了一系列富有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处理、叙事艺术、语言特点等方面具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瞿秋白的文学描写艺术集中体现在他笔下人物形象上。作者娴熟运用各种人物描写方法和艺术技巧,主要刻画了革命者、独裁者、普通民众及作者自我等四类人物形象,其中"以形显神法""效应烘托法""特征勾勒法"和"内视角法"等描写技法运用得极为成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审美效果。这些描写技法充分展示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在人物形象身上折射出时代特征和社会背景;从独特的文化视角展现人物群像;审美描写与审美情感、审美判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长于简笔,善用讽刺。  相似文献   

5.
《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革命文学家矛盾先生的代表作,一面被誉为30年代左翼文学的丰碑,而小说的主人公吴荪甫则被誉为30年代最成功的艺术形象。面对如此大作,如此高的评价,笔者一开始并不敢有所怀疑.但读来读去却发现,评价与人物形象的实际情况并不吻合。我认为,《子夜》并非艺术上很成功之作,而这不成功主要在于吴荪甫这一人物形象的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主义文学人物形象的反传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以传统文学的人物形象作为参照和比较,论证了现代主义文学人物形象的三种发展趋向——非英雄化趋向、人性恶趋向、“类象征”趋向;四种性格特征——异化的人、荒诞的人、孤独的人、病态的人。阐明了他们迥然不同于传统文学人物形象的思想特征与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艺创作中,艺术构思至关重要,因为它要解决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生活背景、矛盾冲突、情节安排等一系列问题。构思涉及到作品的成败,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寓言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8.
一定的思想内容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对同时作为思想大师和文学巨匠的鲁迅先生的作品形象分析我们决不能忽略这一点。他在《呐喊》、《彷徨》中建立了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物形象体系,让这些人物在特定的生活情景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幅近代中国社会意识状况的图景。其创作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他对本世纪初中国社会思想状况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更取决于他为这些认识的表现找到了适当的艺术传达方式,这集中体现在其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方法方面。  相似文献   

9.
吴素姿 《成才之路》2011,(29):38-39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它的空间艺术主要体现在作者对环境的描写与运用上。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环境描写中景如何为情服务的问题。首先,景到好处情更浓,人物形象更立体,这样更能准确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其次,环境让意境更具诗意;此外,景语是为情语服务的,写文章一定要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文学作品是借助语言这一工具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作品的成败。因此,要写出好的作品,便不能不在语言上下一番功夫,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词语的  相似文献   

11.
<正>《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后人盛称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诗》(也称"木兰辞")为"乐府双璧"。它的艺术成就是成功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这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除了采用个性化的对话、抒情性的穿插、渲染衬托等方  相似文献   

12.
古诗词比别类文学更谨严,更纯粹,更精致,但因其受字数的限制,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很难像散文、小说和戏曲等其它文学样式那样进行展开描述,而多是通过捕捉某一典型细节,用极其俭省的笔墨将丰富的意蕴和驰骋的想象融铸在凝练的语言中,以获取最强的艺术效果。古诗词中,惟妙惟肖的形神描摹、别出机杼的动作描写、独具匠心的心理刻画等非同寻常的细节描写技法,为我们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个不朽的古典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3.
人物形象历来是文学创作者精心构思、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作品的成败。澳大利亚女作家泰格特的短篇小说《窗》,虽只有1200余字,但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尤其是人物形象所体现的人性美丑更令人回味和思索。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黑洞》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 ,尤其是对主人公刘振汉的塑造成功 :作者在典型环境中把他置于情与法、荣与辱、权和法、生命和信仰、亲情与道义等多重矛盾的交点上进行塑造 ,充分运用这一典型人物的言行心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从而强有力地突出了剧作的反腐思想主题。探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特点 ,对于理解剧作的思想主题 ,探讨当代反腐文学发展的社会生活基础 ,更加深刻地认识当代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凡是成功的文学作品,莫不因为人物形象的生动、丰满具有独特的个性。这些人物形象以永久的艺术魅力使人们目夺神移,潜移默化,或喜爱他们,或憎恶他们,总的说来忘不了他们。人物形象的诞生,是作家生活思想、艺术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杨松柠 《现代语文》2010,(2):139-140
医古文人物传记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了梦境及传奇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丰富了人物形象。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是出于塑造人物形象和主题中心的需要,也是文学艺术特有的表现方法。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区别文史传记与小说等艺术形式的异同,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戏剧表演艺术是演员在剧作家所创造出来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在创造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舞台人物形象的艺术.而这种舞台人物形象,是由演员在扮演角色时创造出舞台行动的过程来完成的.这种舞台人物形象的创造是否能够称之为艺术,不仅在于他(她)应该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更主要的还取决于演员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是否具有审美价值.因为演员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的目的不是为创造而创造,而是要通过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舞台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评价生活;尽可能地去揭示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哲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观众从中领会生活的真谛;并且它还应该以优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话剧表演艺术让观众从演员所创造出来的舞台人物形象中获得对于人生有益的启示,在艺术修养上有所提高,最终能获得审美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18.
《陈奂生上城》得以成功的内部原因是人物形象的独创性与填补性,即陈奂生这一人物形象在纵的文学史层面对农民形象刻画的独特贡献,在横向的新时期初文学场域中对人物形象多样性的填补。外部原因是国家政策在文本中的渗透以及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可以看到,是作品内部的文学魅力和作品外围的附加意义的一次同谋,使《陈奂生上城》获得了成功。但这种同谋是与高晓声本人的创作内核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19.
《阿Q正传》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主人公阿Q是一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学典型之一。阿Q的精神胜利法则是这个人物形象本质特征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阿Q正传》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主人公阿Q是一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学典型之一。阿Q的精神胜利法则是这个人物形象本质特征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